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喜     
今年以来妻子随份子的事越来越多,起初她只是参加朋友的婚宴,但是到了后来不管哪位朋友的小狗小猫生了崽,也会向她发出贺喜之约。一天妻子对我说:“这样下去亏损太严重了,我得出个题目也让她们来给咱贺喜。”我说:“办婚宴咱们没得想,迁新居时机不成熟,想养个小狗小猫你又……”此时妻子一拍大腿说:“有了,你不是养着一条银龙鱼吗?就让它生崽好了。”我哈哈大笑说:“那可是条雄性鱼,怎么可能会生出小崽?”妻子说:“你认为她们能认出公母?你就等着瞧好吧!”  相似文献   

2.
竞选村长     
说心里话,我压根儿就没想过当村长。可是,县上搞农村体制改革,拿我们村做试点,搞村长竞选。就这,我仍没有产生当村长的念头。谁知,村长候选人只确定了两名,一名是老村长王志强,人们背地里称他“大老虎”,近几年以权谋私,把村里许多资金侵吞了,家里盖起楼房,成了万元户。一名是刘迁学,偷鸡摸狗严重,男女关系混乱,人称“地老鼠”。我想如果让这两个人当村长,村里的工作还能搞好吗?分明是给乡亲头上安两个阎罗王,乡亲能不遭欺侮吗?于是,我出于气愤,对丈夫说:“我要报名竞选村长。”丈夫一惊:“你行吗?”我说:“我当了村长,至少比王志强和刘迁学强,不贪污,不谋私,不干坏事。”丈夫说:“这也不  相似文献   

3.
女友相聚,谈论丈夫孩子是永恒的话题。这不,又说上了,这个讲如何将丈夫制得服服贴贴,那个谈怎样与丈夫斗智斗勇。我独笑而不语,她们急了,嚷着让我发表高见。叫我说呀,咱们“女子汉”也发扬发扬风格,来个好女不和男斗。丈夫爱跳舞,咱没那雅兴,随他跳去,咱在家打毛衣看电视听录音机爱干什么干什么,多自在。即使回来晚些,一进门你也不要杏眼圆睁,醋缸打破,作河东狮吼:“半夜三更还回来干啥?还不搂着相好的跳到天亮。”得,他本来进门时那点歉意也让你吼跑了。没准儿心里还会想,唉,回来陪着这俗气女人倒真不如多跳会儿的好。  相似文献   

4.
童顺顺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自己的丈夫还活着。自从几天前有人说,在城里见到了她的丈夫,她的思想就在剧烈地翻腾,丈夫死而复活,是喜是悲她说不上,总之她记得: 她与在某部当兵的同乡张忠于1959年结婚,至1970年已有三个孩子,1970年部队来信说,张忠犯下反革命罪行,已被收监,望她与丈夫划清界限。“划啥子界限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我等着他”。1971年,部队又给童顺顺所在公社来信,告知  相似文献   

5.
约翰和贝思结婚年了,小两口思恩爱爱。但约翰总觉得美满的生活中似乎还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我给贝思一个拥抱或热吻的时候,她总是认为这是我对她提出性要求的表示,赶紧不冷不热地闪开。其实呢?我只是想表达一下爱意而已,接下来的几天我只好对她敬而远之,但她又反过来抱怨我不够体贴。”他为此有点苦恼。许多妻子误解了丈夫的意图,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丈夫往往羞于启齿自己的性秘密,似乎一旦启齿就意味着自己缺乏男子汉的轻力。但是这些秘密如果不说出来,即使是最恩爱的夫妻也会产生隔阂。以下就是丈夫羞于启齿,而希望…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被当今社会视为不光采的角色——“第三者”,但是,是否所有的“第三者”都是可耻的角色,都属洪水猛兽?如果这样地简单划分,那么,生活的哲理,道德的标准,岂不被唯心主义的意念所随意扭曲了吗?因为“第三者”的出现和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主张婚姻双方都有约束,因为婚姻是融合,而不是凑合;婚姻要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我所插入的家庭是一个貌合神离、名存实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第一者”在结婚不久就背叛了爱情,她不听丈夫、组织的帮助,因为丈夫的真诚劝导唤不醒她的良知,他们没有感情,更谈不上理想、追求一致,但是她不需要离异,因为她需要的是“丈夫”而不是爱人,她需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在苏北一个偏僻的小村里发生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个作风正派、性格温柔的新娘在她婚后第三天便服毒自杀了。新娘自杀,引起了世人对她的丈夫王晓春的义愤。新娘的父亲怒不可遏,一把揪住新郎的头发说:“我一个好端端的女儿过门才三天,你就把她害死了,你还我的女儿……”然而新郎并未杀害新娘呀,他蒙受着不白之冤却又有口难  相似文献   

8.
“求真”,对于文明社会的人永远,是一块质朴与理性相交融的园地。文明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着人们的需求,提高着人们对“真”的理喻,而人在文明的进化之中又不断打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大门,使“真”闪烁出“理性之美”——“生命之美”。在这个意义上,与“真”吻合代表了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境界。假如我说,“求真”是现代女性一份极平常的生活,又是一份“奢侈”的梦,你是否会认为我搅混了一个简单的命题? 说它是一份极平常的生活,是因为历史的车轮已驶到了廿世纪向廿一世纪过渡的交替岁月。同一个地球上相当数量的妇女已获得了与男子基本相同的社会权利,而在中国享受男女平等权利的女士们已自豪地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这难道还不足以使现代妇女(这里主要是指城市职业妇女)去赢得一份属于自己真实愿望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9.
一天,一位女士焦虑地对我说:“大夫,我都快崩溃了,你一定给我好好看看!”仔细一问才知道,在当地进行妇科检查时,医生给她做了支原体和衣原体化验,结果是阳性,说是性病。两口子为此紧张得不得了,还互相猜疑。输液、打针已经花了好几千块元钱,本以为好了,没想到复查结果仍是阳性。这次她和丈夫一起千里迢迢专程来北京看病,他们问:“支原体和衣原体很可怕吗?”支原体和衣原体的行踪支原体、衣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  相似文献   

10.
王帆 《东西南北》2014,(1):42-43
格拉萨·福斯特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件小玩意儿,一件是一个油井的模型,另一个是甲壳虫乐队的塑料雕像。她说:“我丈夫柯林·福斯特是英国人,所以我是甲壳虫乐队的粉丝。”  相似文献   

11.
洛丁 《社会福利》2006,(1):54-55
今年年初从家乡回来,出北京西客站时,遇到一位年轻妇女挡住去路,说自己丢了钱财,没钱回家。我问她家在哪里,车票需要多少钱?她说是吉林人,最多需要63元车票钱。见她衣着整洁。语气诚恳而羞怯,真像遇到不幸的游客。第一个想法是春节没回成家,真可怜!略一算计,100  相似文献   

12.
坚强的心     
颜静燕 《社会工作》2009,(23):61-61
从事社会工作五年了,家人从不对我的工作任何评论。然而,有一天,丈夫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好好干,社工是一份积德的活。”就是这么一句温暖的话语,鼓舞着我奔波在社区帮教的一线。  相似文献   

13.
在遥远的国度有一个无名小镇,一个产妇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她刚刚忍受了分娩的剧痛把婴孩带到人世。她把婴孩的嘴唇紧压到自己的胸脯上,婴孩却一动不动。“他死了呀!”接生婆说。“没有,”产妇说,“我觉着他在吸奶呢。”她的谎言像是一个魔咒——这个已经死去的婴儿睁开他紧闭的眼睛,踢着他僵直的双腿。  相似文献   

14.
戎华 《东西南北》2009,(5):33-33
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市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的夫人总在我这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户,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格。”她的先生很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就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相似文献   

15.
海外传真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漂浮着一艘小船,庄重的画外音解说到:“这个世界曾何时以你为中心?”每当看到这里,我和丈夫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指着我们的女儿喊到“我们家什么时候不以你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我是原D杂志记者,1981年5月至1982年11月曾在该杂志社工作。我到编辑部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了解“疯女”狄××的事。1981年5月,由老记者C负责安排我工作。在编辑部里,他把一位叫狄××的中年妇女介绍给我,还交给我由她提供的一大堆材料。C说狄曾到《人民日报》去申诉丈夫杜×迫害她的情况,该报驻沪记者林×与我刊联系,希望我们调查处理。C要我根据她的申诉  相似文献   

17.
1 上海一份D杂志今年第一期在“道德法庭”专栏里刊登了一篇《二十年“疯女”之谜》的文章。接着,第二、三、四期上又发表了题为《田珍珠是疯女吗?》的座谈纪要,以及一组为“疯女”田珍珠呼吁和强烈谴责她的丈夫屠勇的稿件。这一件事情引起了全国许多读者的关注。这些文章都说明了田珍珠(作者按:真名应是狄××)这个善良的妇女受她的丈夫屠勇(作者按:真名是杜×)骇人听闻的虐待。二十二年前,杜×为了达到调进上海的目的,硬逼狄装成精神病,以后又百般地折磨她,虐待她,把她打成真的精神病人,使这个身心本来健康的妇女戴上了二十年“疯女”的帽子,三次被关进精神病院……。D杂志是持主持公道替这位“疯女”伸冤的态度的。广大读者读了这些文章也是心情激动,翻腾不已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怎么发生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真是公理何在,国法难容!人们谈论着,等待着有关方面作出真正的判决,渴望那个失去了人性的丈夫受  相似文献   

18.
尹鸣 《东西南北》2009,(1):22-22
房间里,烛光摇曳,哀乐悠扬,布满鲜花的祭坛前,卜相珠宣读自己的遗嘱,哽咽不已,“真不敢相信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老公,今天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天,我想对你说,对不起,我常常只想到自己,也不是个体贴的妻子。爸爸妈妈,想到你们,我只想哭,我爱你们。”说到这儿,她已泣不成声,哭倒在地。接着,她被扶进棺材躺下,等着“下葬”。  相似文献   

19.
有些东西,无法辜负、无法背叛、无法割舍。一天,和一位朋友吃饭,她的情绪很不好,她怀疑丈夫有了外遇。当然,这只是她的一种直觉,她没有任何丈夫出轨的证据。"我不知道,哪一天清晨醒来,我就会失去他。"朋友幽怨地望着我,像是在问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给她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一个听上去有点玄妙的故事:一碗鸡蛋蕃茄面,挽救了一份岌岌可危的婚姻……  相似文献   

20.
她说:“现在我傍上大款了,梦寐以求啊,激动得我一夜都没有睡好觉。”我笑了,心想:真是个庸脂俗粉的女子,找个有钱的就如此幸福?她给我发来一连串的笑脸说:“他很爱我,可美中不足的是他已经46岁了,比我大一轮还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