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思想极为丰富。进一步学习、探讨并进而正确贯彻列宁的这一思想理论,这对于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国家行政管理,这是列宁的一贯思想。列宁说:“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
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它由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企业管理思想、民主管理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列宁的这一思想不仅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为国民经济管理学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的建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中,从当时国内外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列宁关于这些基本原则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研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行政管理的原则,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列宁社会主义管理思想探微王子昌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受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设想的影响,提出了直接管理的设想,即每个劳动者都参与未来社会的管理,并一度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实施。但是由于条件不具备,列宁很快就放弃了直接管理的做法,提出了间接管理,即由...  相似文献   

5.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一战”期间或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以及列宁始终坚持“同时胜利”论 ,否认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 ,都没有准确反映列宁的思想。实际上 ,列宁最终也未提出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国内战争结束以后 ,列宁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基础 ,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思想 ,对“社会主义”和“社会革命”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民老师的地位,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主要任务是农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机关和共产党员的文化建设,是解决苏维埃俄国全部经济任务的关键。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也作了重大探索和发展。但因历史的局限,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偏差。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就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并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开创性的经济法制建设实践。列宁的经济法制思想及苏俄经济法制建设实践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法制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的根本依据;经济法制是进行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经济法制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9.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凝聚着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心血和汗水,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从分析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入手,概述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件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和论述了列宁关于生产性质“社会化”的思想,认为这一思想的内容是通过实行计算和监督,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改变旧的生产性质,达到生产性质的“社会化”,实现社会主义;它的特点一是力图从生产过程入手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二是主张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它同列宁关于国有化的思想之间是主导与服从的关系,同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之间是核心与一般的关系。认识和掌握这一思想,是正确地认识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考察了列宁关于新生苏维埃政权内部官僚腐败实情的认识和批判,认定这是他产生形成社会主义监督机制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进而,从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是搞好监督检查工作的前提、有效的党内监督是搞好苏堆埃政权监督的基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列宁有关社会主义时期监督机制的思想主张。文章认为,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开展的以反腐倡廉为主要内容的“鱼水工程”仍有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后列宁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与实践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践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必要性问题十月革命前,以被压迫民族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基本要求的民族自决权,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反对民族压迫,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纲领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适时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紧密的联盟,并在此  相似文献   

14.
列宁提出要创立新法制、严格守法执法、完善法律监督,开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先河,对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列宁关于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制监督的论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三个代表”思想是列宁法制思想理论在当今中国的创造性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列宁晚期政治文明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晚期的政治文明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同时反映了时代要求和特殊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了包括法制、监督、执政党建设、党政关系和体制改革等内容在内的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列宁晚期的政治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社会主义运动中几次思想大解放作了历史回顾,就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了具体论述。对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启示作了理论总结,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列宁真的提出过"一国建成"思想吗?>一文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认为否定列宁在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思想是错误的,把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混同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列宁关于比较落后国家首先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比较落后的俄国可以首先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又认为俄国可以首先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但是,列宁关于比较落后国家可以改变通常的历史顺序的思想,并不包含否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的意思。他认为,比较落后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要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则需要至少几个先进国家工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实践,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符合我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文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内容和基本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思想 ,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许多法学思想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立法应从实际出发 ,法随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立、改、废 ,加快立法的进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列宁的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