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度自信心理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心理,对金融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期货市场的特征,建立了过度自信心理影响期货价格的数理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自信投机者和套利者合约交易量的增加,投机者和套利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会影响期货均衡价格的走向,同时,过度自信会平抑由噪声交易造成的价格波动。最后,本文利用模拟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过度自信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经纪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最优委托-代理合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和经纪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可观测时,金融机构将提供一个能被该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该合同随着经纪人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廉价,随着经纪人保留预期效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昂贵.当经纪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不可观测时,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只能被过度自信经纪人接受;如果金融机构认为经纪人过度自信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能够同时被理性和过度自信经纪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过度自信是一种认知偏差,是指人们的一种过高估计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行为。国外对于过度自信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我国对于过度自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实证研究甚少,这是因为测量过度自信的指标存的一定的困难。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过度自信的测量的方法,并且对其方法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企业的领导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者的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特征中的过度自信作为研究重点,对过度自信理论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一、管理层过度自信理论及其度量方式  相似文献   

5.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研究,抛弃了传统债务融资理论的理性管理者假设,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决策。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债务融资的因素以后,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债务期限结构也显著正相关。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债务融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2)同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行为不仅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3)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随股权融资数量的减少而上升。(4)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放宽了传统的公司多元化动机理论的决策者理性假设,从行为金融学和自由现金流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0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于上市公司多元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丰富的自由现金流对上市公司多元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公司自由现金流充裕时,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公司相比,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的多元化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Bayes法则建立模型研究合伙公司中合伙人过度自信水平的衰减速度问题.研究表明,合伙公司中过度自信合伙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将随时间递减;合伙人的过度自信水平衰减速度不仅与其自身过度自信水平有关,还与其他合伙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和合伙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有关.这是合伙人过度自信水平的一种总体的平均变化趋势,在实际应用中,合伙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将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可以由现金流代理假说解释,也可以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解释,本文以企业的成长性、现金流特征为划分指标对企业进行分组,并以此来区分与检验两种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低成长—高现金流企业,将会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同样,过度自信问题较为严重的高成长—高现金流企业,也将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实证研究结果即支持了自由现金流代理假说,也支持了过度自信假说。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过度自信的合伙人合作均衡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其安  杨秀苔 《管理评论》2005,17(10):34-39,28
本文以心理学相关理论为依据.研究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合伙人合作均衡模型以及过度自信对合伙公司和合伙人预期效用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理性条件下,每个合伙人的均衡努力水平远远达不到使合伙人和合伙公司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程度;在部分或全部合伙人过度自信的条件下,如果合伙人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或具有正的外部性,那么合伙公司中一个合伙人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大会提高所有合伙人的均衡努力水平,但其对合伙公司和每个合伙人效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是不同的,其他合伙人总是能够从该合伙人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中受益,而对该合伙人自身和合伙公司来说,只有当该合伙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不是太高时,他们的预期效用才会随其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感知风险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标准风险测度理论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感知风险进行量化,进而从微观层面构建个人投资者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感知与决策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尝试引入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偏差来探究其对投资者感知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过度自信投资者更相信私人信号,低估私人信号中噪声的方差,进而影响其对结构性理财产品标的资产到期价格分布的估计,过度自信可导致投资者高估结构性产品获得较好情境收益的概率,并随着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高估概率程度加剧,最终导致投资者感知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政府对PPP项目补偿决策的困境,引入一种单期补偿契约,同时考虑到私人投资者在政府补偿下会存在过度自信倾向,通过“均值-方差”描述而引入私人过度自信系数,建立私人投资的期望效用函数,从而运用主从博弈方法分析私人过度投资行为以及对政府最优补偿契约的影响,进而在私人过度自信不可观察情形下,讨论政府最优补偿契约的设计与选择。研究表明:虽然私人过度投资行为并不一定有助于项目预期社会效益改善,但政府总可通过相应地调整契约参数来设计适应私人不同过度自信行为的最优补偿契约,并当私人过度投资不可观测时,可根据其过度自信的概率分布情况来选择使项目预期社会效益比较大的最优补偿契约。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政府的补偿决策,也为PPP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陈其安  林武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521-526
利用Bayes法则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衰减速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代理人开始时是过度自信的,那么从平均来说,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将长期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而且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衰减速度与其过度自信水平本身的高低有关,当伐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很高或很低时,代理人向着理性收敛的速度接近于0;而当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从0上升到最大可能值时,代理人向着理性的收敛速度将先增加、后减小,并在其间的某个中间值达到最大.但这只是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一种总体的平均变化趋势,在实际应用中,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将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过度自信作为一种典型的决策者非理性行为特征,会对交叉持股供应链成员的决策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存在过度自信的交叉持股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供应链成员的过度自信特征,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完全理性、仅制造商过度自信、仅零售商过度自信以及二者均过度自信的四种模式下,本文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交叉持股的供应链模型,运用了Stackelberg博弈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讨论了过度自信及交叉持股比例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市场环境较好时,交叉持股的任何一方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会使自身利润下降,而使另一方利润提高;当市场环境较差时,制造商过度自信会使双方的收益都受损,而零售商过度自信会使自身利润提升,使制造商收益下降;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调整交叉的持股比例来调节过度自信对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的基本假说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大股东、债权人与政府的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倾向;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一方面来自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削弱,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缓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政府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却显著地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间接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双边过度自信下孵化器管理者和创业者合作的纳什和斯坦克尔伯格均衡模型,以及过度自信对双方努力水平和效用的影响,并比较2种均衡下过度自信和财政政策对双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纳什和斯坦克尔伯格2种均衡以及过度自信下,孵化器管理者和创业者均衡努力水平分别大于理性条件下双方均衡努力水平;双方过度自信程度越大,过度自信下孵化器管理者和创业者的均衡努力水平也越大;孵化器管理者和创业者之间相互作用对创业企业成功率影响越大,理性条件下和过度自信下双方的努力水平都越大;双方过度自信下,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下的创业者努力水平较纳什均衡下高。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07~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CEO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CEO过度自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任职期限长以及与董事长两职合一的CEO倾向于过度自信;所处行业风险大的上市公司CEO容易过度自信;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的CEO易于表现出过度自信;董事会规模、最终控制人和公司的资产规模三者与CEO的过度自信存在负相关关系。CEO个人特征对CEO的过度自信水平没有影响,这说明年龄、学历、文化程度等个人特征并非是影响CEO过度自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CEO的影响很早就出现在IT绩效文献中,然而先前的研究并没有回答,什么样的CEO,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对IT投资绩效更为有利。以我国2007~2013年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构建一个整合的CIPE模型来解释CEO过度自信对IT投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以及CEO过度自信对IT投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CEO过度自信对IT投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特别是在高信息强度、高技术波动和高竞争强度的环境中,CEO过度自信对IT投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为积极;但CEO过度自信对IT投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有利影响同样存在边界,在低信息强度的环境或是低技术波动的环境中,这种有利影响变得消极。本文拓展了当前的IT绩效文献和过度自信文献。  相似文献   

19.
CEO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EO过度自信的层面上研究CEO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经理人持股比例变化作为衡量CEO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全样本和CEO过度自信匹配样本两个样本组,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用 2007 年和 2008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两个样本组分别做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CEO过度自信的前提下,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有助于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而在CEO非过度自信时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两职分离能够纠正由于CEO过度自信而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行为,有利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不论CEO是否过度自信,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都没有显著影响.针对CEO过度自信衡量方法和样本容量的稳健性检验都表明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过度自信的交易量驱动因素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信息模型框架引入过度自信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在考虑信息结构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状态依赖过度自信模型,从信息流动机制和微观机理的角度分析市场历史收益和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理论结果提出了私人信息冲击对交易量具有正向作用以及历史收益和交易量呈正相关的两个假说,随后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理论假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