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但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是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从我国现实来看,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为1.32亿,占非农业人口总数的43%,美国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人口达1.55亿,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达75%,这说明我国小城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成为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吸纳农村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主要载体。从国外经验看,小城镇的蓬勃发展是城镇化协调发展和日益成熟的必然表现。如英国在二战后的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制定了新镇开发法律,建立了38个新镇,疏导了大城市20%以上的人口,这不仅对英国生…  相似文献   

2.
程商政 《决策探索》2014,(20):66-6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6%,预计2020年将达到60%。为保障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政府需要对居民住房、医疗、教育和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量巨大。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将转移农村人口约1.2亿,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所耗费的城市建设费用为5万-6万元,在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的情况下,每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平均生活成本约为2.5万元,则至2020年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为6万亿-7万亿元,城镇化转移人口的生活成本总额约为3万亿元,城镇化建设总资金需求量为9万亿~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倪嘉 《决策探索》2011,(4):42-43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就业人口比重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转换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3):27-27
正130个重点城市行政辖区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地均GDP分别为5037人/平方公里和2.95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和2.27倍。17个重点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但节约集约用地动2态趋势向好。2009年-2011年,30个重点城市的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为12.7%,总体上快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9.8%),增长弹性系数达1.29,高于全国0.74的平均水平;有17个城市增长弹性系数大于1,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数据     
《领导文萃》2010,(13):11-11
大学生村官将达120万,工程腐败砸倒57名厅官,我国城市人口10年净增2.2亿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我国13亿人口,约有1.3余亿是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数10%左右,在这10%的老龄人中,只有25%是城镇户口,75%以上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面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去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人口系统灰色特征,分析如何合理应用灰色系统方法进行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实证演算,得出如下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3 47亿,其中男性人口为6.92亿,占总人口的51.37%,女性人口为6.55亿,占总人口的48.63%;城镇人口增至6.91亿,农村人口将减少到6.92亿,届时我国农村和城镇人口将首次持平.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8,(25):26-2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55个,城市城区人口3.4亿人,暂住人口0.35亿人,城区建成区面积3.5万平方公里。2007年,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6422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8%,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7%。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年增幅高达85万,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将达17.39%。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就业人口比重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转换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  相似文献   

12.
王宇燕 《决策探索》2014,(18):15-16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济源是中原经济区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013年城镇化率超过54%,目前正在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但济源城镇39万常住人口中,仍有12万左右统计为“城镇人口”的进城农民,并未真正获得城镇居民的户籍身份,也难以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领域享受到市民同等待遇,实现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生活。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41):13-13
不久前,国土督察武汉局会同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中心,对湖北、湖南和贵州三省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土地利用存在四大问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呈“摊大饼”式发展趋势;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土地产出率相对较低;城镇体系断层,“一支独大”现象明显;“重城轻乡”,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的特点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不断拉大近几年,河北省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城镇化率已由2000年的26.33%上升到2011年的45.5%,这意味着7240.5万人中有近4000万人仍是农村人口。同时,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该省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5.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1000万比一比看一看11月15日,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在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上说,未来20到25年我国每年城镇化增长率在1%以上,每每年农村人口进城  相似文献   

16.
数字舆情     
正农民进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预计2030年前我国有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以此粗略计算,市民化所需公共成本约51万亿元。另据测算,我国东、中、西部城镇人均  相似文献   

17.
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级政府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和制定合适的公共政策。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城市化伴随工业化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启动期到发展期、再到稳定期的历史过程。所谓稳定期,就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人口基本停止了向城市的趋势性迁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近日在《农民日报》撰文指出,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一、加速化发展 未来20多年,中国城市人口和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人左右,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届时,中国将形成9大城市带、33个大城市群、1000个左右城市。  相似文献   

19.
程光 《决策》2014,(12):6-6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迅速完成了"量"的积累,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化率显著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78年至2011年,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1.3%,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但是,"土地城镇化"远高于"人口城镇化"。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91年的1.4万平方公里扩张到2011年的4.4万平方公里,增长了214%,而城镇人口同期只增长了123%,表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是"粗放"的。  相似文献   

20.
徐奥 《决策探索》2014,(8):39-40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