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理论依据,即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市场非均衡理论、分税制理论、效率原则理论、公平原则理论。分析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的目的是揭示这一制度追求社会公平的根据目标,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是与财政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的,它既要努力实现财政均等化,又要照顾在原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这也就决定了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必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运行良好的转移支付制度,能够促进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平衡各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推进中央政策的施行.从我国开始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至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入手,分析我国财政体制目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构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地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对其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在发挥积极政策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务院已经明确了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河北省按照国务院要求,结合省情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平抑地区财政收支能力差异通常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财政努力是地区财政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内建立了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中国财政实践。本文发现,以税收返还和总量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对刺激地方财政努力总体上来说并不成功,它抑制了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同时,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努力行为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的财政努力程度低于贫穷地区,这导致了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财政转移支付效果被弱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建中 《决策》2006,(12):57-58
近十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重心主要向中两部地区倾斜,2004年全部转移支付中,中两部占用86%,东部占1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西部占91%,专项转移支付中西部占82%。2004年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47.5%,含税收返还等在内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1.3%,实施财力性转移支付后,中西部地区财力比重由41.3%提高到48.5%,上升了7.2个百分点。由于中央财政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较多,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了53.7%。实践证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调节和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于我国财政支付制度的现状做出分析与探讨,并充分说明现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转移支付制度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确保我国各项财政工作得以高效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区财力差异很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财力极不均衡且差额较大。转移支付是减小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办法之一。通过比较韩德两国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异同给我国今后的转移支付制度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财政间的竞争在协同发展的引导下最终走向财政协作,协同发展理当成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态势。应在鼓励和保护地方政府间开展有序财政竞争的同时,构建科学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障经济区域的协同发展。基于此,笔者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京津冀政府间构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和非规范性。并且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造成的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研究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缩小地区差距,然而学者们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差距中的目标定位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表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短期内可以缩小政府间的财力差距,在长期内能够通过影响各地的公共支出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及县区的财政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详细分析了浙江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了一个按“因素法”设计的转移支付模型来解决浙江省目前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转移支付所需的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分税和转移支付是联结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两个重要纽带,本文研究当上级政府的目标是均衡地区经济和民生发展时,分税会如何影响转移支付的结构。理论研究表明:从上级政府角度看,当税收分成上升后,如果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会让发达地区的发展积极性比欠发达地区降低得更多,这可称之为"消极均衡策略";如果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会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积极性比发达地区提高得更多,这可称之为"积极均衡策略"。因此,上级政府为均衡地区发展,倾向采取积极均衡策略,即提高专项转移支付占比。利用县级和省级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上述研究发现从财政分权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专项转移支付占比居高不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敏 《决策》2014,(10):1-1
作为分税制改革的次生产物,这20年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种合成谬误。 从微观来看,转移支付甚至是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专项转移支付,有其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良好的制度设计初衷;从宏观来看,近2万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却在一种不安全、不透明、欠公平、低效率的链条上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16.
李璐 《决策与信息》2009,(11):114-115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政策,转移支付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考察了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测算了1995——2007年,30个省(直辖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检验,结论是: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绝对收敛,加入转移支付后,也不存在奈件收敛,转移支付不仅没有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反而加剧了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引用了《中国财政年鉴》1996年至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做实证分析解析其原因、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并给出关于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力增强,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规模也有较大提高,对平衡地区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专项转移支付作为转移支付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最为迅速,也存在很多问题,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较为转移支付制度对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八省,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使民族地区在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的同时,获得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用历史与实证的方法,结合区域统筹发展模式,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制度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当前我国主要是财政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对于我国的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工作和财政资金的监督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是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