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以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为主逐步转移到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为重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在各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主要部分,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于提升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由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发展而来,它成为分析国际问题的视角之一。中国援助非洲的政策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诚"和"信"、革命文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平等思想、改革文化的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理念和经济先行的国家发展哲学等六个文化软实力因素。这些因素是中国在非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精髓,对于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非洲国家和中国的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学术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和大学行政文化等的总和,在大学日常管理、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无时不存、无处不在,"视而难见"却又"处处可察"。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态、文化样态、师生心态、校园生态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大学才能真正夯实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内政外交决策更加理性和民主的背景下,中国知识界在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本文介绍中国外交特别是对美国外交重要思想库的机制和人员概况,分析了中国外交思想库在关注国际政治现实的大背景下扮演的五类角色:(1)为外交决策服务的政策建议者(智囊)角色;(2)担当信息管道、信息使者和外交谈判参与者角色;(3)凭籍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人脉关系扮演的外交"纳谏者"的角色;(4)政策主张宣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5)政策指导者、审议者和评判者的角色.结合中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流动的实际情况,本文还探讨了外交思想库之间在协调和协商方面的不足以及中国思想库人员面临的种种实际困难.同时,结合对美国思想库的观察和思考,作者提出了改革中国思想库的五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和谐思想的国际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人与自身都存在其合理性;国际社会对和谐思想存在着主观误解与偏见,其传播主要受到意识形态、霸权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提出了软实力发展战略、加强软实力建设,提高和谐思想的国际认同,并澄清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性质是为了世界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邓小平的软实力思想为加快国内的建设事业以及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急剧变革的国际环境,不断发展的国内环境以及邓小平的个人经历和人格品质成为了邓小平软实力思想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化态势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动中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捍卫祖国统一;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有利于在国际社会日益凸显政权合法性中保持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全球化竞争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着西方国家延续冷战思维、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我国硬实力支撑力量相对薄弱带来的挑战.全球化视野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要求的文化发展方向;创新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世界认同感;积极主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化态势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动中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捍卫祖国统一;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有利于在国际社会日益凸显政权合法性中保持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全球化竞争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着西方国家延续冷战思维、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我国硬实力支撑力量相对薄弱带来的挑战.全球化视野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要求的文化发展方向;创新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世界认同感;积极主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以合作政治和利益互赖为基础的当代国际关系格局中,国家软实力的文化权重不断上升。随着21世纪趋向信息主义、人文主义、民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发展势能转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人权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人权软实力建设正面临国内国外双重文化挑战。基于全球人权软实力两极多元的文化竞争格局,我国人权软实力建设的文化战略资源可从人权意识形态、人权思维、人权理论和人权心理四大类别展开。随着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迈向新征程,我国人权软实力建设的文化战略路径可从人权文化安全策略、人权文化创新策略、人权文化培育策略、人权文化外交策略和人权文化传播策略五个方面系统筹划。在当今人权反全球化的局部势头下,人权工具主义是影响全球人权软实力健康发展的最大危险和威胁。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研究:国外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软实力的基础,是体现软实力说服作用、渗透作用和吸引力的手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的趋势下,文化的竞争强调效率和活力,有效率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发展的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的国家战略,对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应该包括: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等.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讲,"软实力"是20世纪末西方学者为应对世界各民族国家进入全球性竞争时期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中国战国时代产生的"文化"概念,早就具有"软实力"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人文化成"的角度,对"文化"具有"化入人心"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软实力,它是植根于长期的办学理念之上,熔铸在高校的凝聚力、创造力、感召力和内聚力之中,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重要力量。大学的硬实力反映的是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现状,那么,基于环境育人的大学文化软实力展现的则是学校的追求和理想,是大学精神。大学是社会建设精英的集中地,大学文化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未来建设者的思想和品德。因此,打造大学文化软实力,提升大学创造力和竞争力,是全球性竞争环境下大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各国将战略竞争的重点不断聚焦到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人文交流不仅是提升、扩大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杠杆、影响国际关系秩序走向的重要变量和化解国际社会矛盾争端的“润滑剂”。新时期,扎实推进人文交流,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外交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科技创新中大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学与城市社区的关系须臾不可分离。大学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城市发展,城市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公共空间和服务平台。杨浦区内高校众多,科技园区集聚,上海市政府为此提出了"三区联动"战略,即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不断推动校区发展与城区发展走向融合,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以复旦大学为例,区校双方可以在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四个方面合作,打造"科技杨浦、教育杨浦、文化杨浦、健康杨浦"的新形象,从而提升杨浦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校联动,双方密切合作,有利于高校学科发展和杨浦区由工业城区向后工业城区的转型,最终实现两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胡新谱 《南都学坛》2010,30(5):107-108
大学软实力是大学内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有力体现,有效的文化管理策略对于塑造大学精神文化、提升大学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应做到:营造民主自由崇尚科学的学术学风;确立独具一格的办学理念;塑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高校品牌;建立以人为本宽严适中的制度规范;倡导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培育积极乐观热情开放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大学软实力的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累积的过程,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大学精神、管理风格、社会资本;从大学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软实力的主要功能是确立大学凝聚力的内核、优化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大学的综合竞争力;与之相应,大学软实力的培育途径包括凝练大学文化、创新大学制度、塑造大学声望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领域从不同视角发展的企业软实力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企业文化意识"、"品牌情结"和"和谐观"。软实力理论的这一发展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重视软性资源的"资源观",以及软实力理论本身与资源基础理论相契合的结果,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8.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软实力理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借鉴了西方"软力量"理论,继承了国内"文化力"和"文化生产力"等理论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从话语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理论主要实现了话语体系、话语主体和话语内容的创新。文化软实力理论实现了从西方"软力量"话语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话语的转换,明确了文化软实力的话语主体,实现了话语内容的中国化。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流行话语之一,引领着时代话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以驾驭当今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从而确保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独特内涵,重塑我国在全球背景中的文化身份;坚持文化创新原则,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使文化具备辐射力与感染力;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不仅要与外会通,积极发展,博采众长,还要正视我国多民族、多习俗的现实,整合内部资源;坚持人本原则,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主体原则,即要以人为主体,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软实力的理论特征进行了抽象概括,提出了其"非契约性交换"的特征以及国家间软实力的相对论关系,并通过对某些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指出提升对"人"的认知程度在构筑国际形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论证日本软实力的发展主要来起源于日本战后经济复兴,笔者建议中国仍需要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同时强调了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制度化建设的战略在中国提升软实力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