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分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基本公共教育体系建设的现状: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城乡教育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但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并在探索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教育供给结构、贯彻教育机会均等原则、鼓励职业教育发展。〖BP(〗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对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绩效评估能够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强化,从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和水平,而目前我国基于目标考核的教育均等化评估方式,在剖析的系统逻辑、公众价值的体现、引导和强化作用方面存在缺陷。可以借鉴和改造平衡计分卡,立足于绩效观的教育均等化评估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框架,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纵深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教育服务是现代国家的基本任务,各国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公共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我国在2012年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第三章专门对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重点任务、基本内容和保障工程;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又把"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面临着主体空心化、服务形式化、价值认同弱化等问题,而重构空间与优化服务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基于场景理论视角,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为案例,探索场景理论三个主观维度和15个子维度整合式的空间重构思路。在空间重构过程中,通过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团队,以空间为载体开展服务实践,不断优化空间的服务路径。从合法性、戏剧性和真实性三个维度相应提出规范化服务策略、主动参与式服务策略、文化内核共塑策略,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品质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为发达国家文化行政改革和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各国在公共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尤以“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分权化模式”最为典型.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文化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的借鉴,可以更好地促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政府绩效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在政府绩效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主流理论如何发展,各个国家的绩效管理实践模式始终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通过引入世界体系分析框架来考察公共价值的促生、传播和冲突,对于政府绩效和绩效管理模式的影响,从而为政府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在各国的差异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界对公共健康伦理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公共健康伦理的元理论研究,包括公共健康伦理的内涵、学科定位和研究目的;二是对公共健康实践的伦理反思,包括公共健康领域中的伦理冲突、公共健康伦理原则和实践途径;三是对具体公共健康问题的伦理检视,包括对艾滋病等疾病防控、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以及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伦理研究等内容.我国的公共健康伦理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互补、多学科交叉研究等特点,并呈现出学科建构、实践对策研究及全球公共健康伦理研究等三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在理论基础和概念理解上有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界定,而且在政策实践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建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我国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都受到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极大影响,在理论建构和价值取向上尚未有充分的自觉。因此,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实际出发,建构与当前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价值观,是建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代陶行知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以生活教育为中心,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探索,加强了国内与国外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历史研究与现实借鉴、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有机结合、互补共进的新局面。建国后,人们一直在争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的关注热点。现在学术界展开热烈讨论的问题主要有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反思型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思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教育已被世界各国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广泛接受.因此,发展合理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对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笔者从国际视角对反思型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公共理论与个人实践理论的对比入手,深入探讨了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的要素构成,以及个人实践理论的来源与运用,以期达到全面认识和理解反思型教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用实地考察、制度分析、理论建构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进程中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实运行中存在公共体育服务法规文本不完善、体育供给有限、体育组织不健全、体育需求多元化得不到满足等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影响成都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因素在于:专业性与专门性的公共体育服务法规文本出台跟进不力;体育供给与需求匹配不足;政府与体育社团组织功能双向发挥不到位.研究建议:明确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激活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财政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2.
[提要]为研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揭示其变迁历程、表现特征、作用机制和驱动因素等方面的演进逻辑,本文借鉴“间断-均衡”理论,构建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民族地区2006-2020年基本公共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细致梳理。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过程经历了逐步覆盖阶段(2006-2010年)、适度调整阶段(2011-2013年)、稳步提升阶段(2014-2017年)和2017年以后的优质发展阶段。政策变迁体现出“间断—均衡”与延续性并存、地方政策耦合协同中央政策、注意力驱动政策选择等逻辑规律,体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在此基础上,对“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对增强“间断—均衡”理论解释力以及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加以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及其产品属性问题是现代教育研究与实践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活动的观点不仅揭示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本质,而且阐明了教育实现的条件、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教育的社会服务性体现了教育的产品属性。从教育产品或服务内容看,不同的教育产品既可能是公共产品也可能是私人产品,而且,公共产品的类型各异,可分为纯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和公共池塘资源三种类型。因此,教育是混合产品。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建设和运行中的诸多问题。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责任和标准、政府责任划分方式、财政投入方式、筹资方式及财政保障评估等五个方面出发,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和瑞典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中的经验,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狭义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广义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与公共池塘资源三大类.萨缪尔森、布坎南和奥斯特罗姆等指出了广义公共物品面临的典型问题,如搭便车问题、排他成本问题、公地悲剧问题、融资与分配问题,并基于不同的物品分类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如纯公共物品理论、俱乐部理论和公共池塘资源理论.近期广义公共物品的研究重心转向了供给问题,政府供给、私人供给、自愿供给与联合供给及各供给方式的匹配与融合是广义公共物品的基本供给方式.研究表明,生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学科与公共物品理论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公共物品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教育问题的发现,主要有实践归纳、文献综述和理论演绎等基本途径;教育问题的提出,有"科学式"、"价值性"、"发散性"和质疑式"等。  相似文献   

17.
行政权概念新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权是行政法学的基本范畴。它关系到行政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等相关重大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行政权就是主体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依法直接、主动、连续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意识就是用中国思维来研究中国的民族精神问题,凸显真正的中国精神;实践意识就是学术研究既要为实践服务,也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更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示范、培育民族精神;当下意识就是民族精神如何关照当下问题,以及如何获得当下样态。在全球化趋势下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关键在以三种意识为基本价值标准、基本实现路径和基本目标定位,构建文化知识、思想理论的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中国经验传承与普世价值发掘相结合,民族学术话语形式与西方现代学术工具相结合,学术研究与社会普及相结合,公共文化体系保障与市场经营机制相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个人自由表达与大众互动参与相结合的,覆盖全社会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权是行政法学的基本范畴。它关系到行政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等相关重大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行政权就是主体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依法直接、主动、连续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公共物品理论认为 ,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调节而只能由政府提供 ,但政府提供的大量公共物品却导致了不断膨胀的财政支出 ,财政负担的加重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 ,探讨公共物品的市场化 ,把公共物品 (至少是一部分 )推向市场 ,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分析林达尔均衡、产权理论、期货合同理论、俱乐部假说等公共物品市场化理论 ,阐述了公共物品市场化的条件、内容 ,目的在于为公共物品市场化 ,减少国家不必要的财政负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