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研究社会历史哲学的过程中形成一些片断的想法,先以“断想”的形式整理出来,既求以后系统化,也盼能获得反馈信息,总之是为深入研究作准备。 一、对象。恩格斯在评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时,认为历史哲学是“对历史作总的思考”。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尽管也涉及一些社会的问题,但他关于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法哲学》中阐述的。在人们公认的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那里,也并非只研究社会而不研究历史。如果说他对社会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社会静力学”之中的话,那么他的“社会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广东社会科学》1991,(6)
<正> 在社会历史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方法曾表现出从历史哲学的思辨方法向分析方法的转换以及从历史哲学方法向社会哲学方法的转换.这两次转换在时间先后上是有交叉的.大致地说,十九世纪以前主要表现为历史哲学的思辨方法;十九世纪开始转向社会哲学方法并延续和发展到现在;二十世纪初历史哲学出现“复兴”,但已经主要表现为历史哲学的分析方法了.所以,从现在的情况看,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主要已提出历史哲学的思辨方法、社会哲学的方法及历史哲学的分析方法三种.为了确立社会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个别特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包含在这三种方法中的方法论问题.从方法转换中反映出来的方法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社会系统论与历史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断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公正问题的意义是:(1)不能只是从具体政策的层面上亦即公平和效率两者关系的层面上来分析。因为它表现在基本制度安排和具体政策制定这样两个层面上。对于这两个层面上的公正问题不宜混淆。(2)实现社会公正,不仅对社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就是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状况进而对于社会经济整体的持续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3)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初步获得了平等,但同时却丧失了自由;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人们初步获得了自由,但同时却丧失了平等。而这种畸轻畸重的平等和自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更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所共知,历史学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已远远落后于现实社会需要,从而确实产生了严重危机,如学术著作出版难、大学历史系招生、分配困难等.那么史学怎样才能摆脱“危机”呢?下面试论之.一、历史学发展的深厚根源在于社会需要综观古今中外史学大师,其成功之处莫不在于符合社会需要.他们或是参与当时政治,或是当时文坛佼佼者掌握社会脉博;或掌握当时自然科学知识.总之,莫不与当时社会息息相关.《中国史学家评传》所列的八十二位中国传统史学家中,有百分之八十参加过政治斗争实践.如司马迁为朋友汉大将李陵抱不平,而惨受腐刑.唐朝杜佑著《通典》,是“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进行过文学创作,五分之一有相当贡献.如孔子删《诗》、《书》.王国维、郭沫若、吴晗、翦伯赞在诗歌、戏剧、散文创作上都有突出贡献.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学自然科学出身.《宋书》作者沈约精数学,王国维学物理学、心理学,胡适是学农业的,郭沫若是学医的,吕振羽是学电机工程,李济则懂心理学.国外史学家也是这样,很多大家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史学家,既是史学家又是文学家或哲学家等等.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哲学视角研究社会生产力的力作《社会生产力新论》,余少波著。30万字。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责任编辑:陈亚明。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的研究建国后就开始了,但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60年代初已有同志提出建立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科学的科学”的哲学,是关于探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的学说。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记载表述为历史,也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为哲学思想,并成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把这种人类历史活动表述和总结的哲学思想,名之曰历史哲学。作为历史哲学的萌芽和雏型,应当起始于文明史的开端,而形成于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近代社会。然而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对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物质与精神生产的记载,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历史哲学为指导。历史活动本身也在不自觉地作历史哲学的表达,历史主体的人以思想学说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都作过同那个时代条件相适应的历史哲学的表述,目的是反馈社会,作为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媒介。历史活动、历史记载、历史研究和历史哲学是不可分的。历史研究若不以历史哲学为指导,不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中国学者来说,历史研究——历史哲学——中国历史哲学,应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方向和坐标。 相似文献
7.
8.
经济哲学在我国自 80年代初崭露头角以来 ,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学科大分化、大综合是当今世界知识发展和深化的总趋势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合作成为科学进步的新生长点和突破点 ;而且更是由于中国社会、尤其是经济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与转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浪潮再次将经济学和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显学”的位置。在这种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学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 ,囿于传统经济学的狭隘视域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凸现出来的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只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为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充分挖掘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这种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关系国家的兴旺发达、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改革的性质和目的如何,能把中国引向何处,每个人都不能不予以密切的关注和深深的思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地总结了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为我们思考和理解这次改革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主要根据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历史学发展的一些事实,讨论这一期间西方的社会需要、哲学和历史认识论发展的关系。希望这一探讨,会有助于总结历史认识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在中国很少引起重视.在西方,发生在二十世纪的研究丑闻使得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责任成为研究伦理的核心.伦理规则和道德哲学虽能帮助研究者进行伦理判断,但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是质性研究中,伦理问题常常是意外出现的,因情势而定,研究者常常面临伦理原则的冲突.中国文化的特质性使得研究伦理的应用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基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已经开始入史,但中国现代文学治史者仍有许多困惑,诸如研究对象的称谓——概念问题、研究单元的界定——分期问题、研究对象的性质——现代性问题等,至今无法廓清。梳理学界有关文学史与文学现代性的论争,对现代文学研究进行反思,已是我们面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当务之急。在对研究现象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一个以“五四”文学为内核的文化场的设想,以期在文学本位上解决上述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易道广大,“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推天道以明人事”。周易对于我国哲学、史学、文学、建筑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军事学、政治学等学科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在对人文环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人事变更及对历史发展的认识,进而成为人类文明可共享的一种宝贵资源。周易历史哲学在总结历史盛衰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历史盛衰之哲学基础,并力图透过历史现象,寻求形而上学之依据,将历史哲学之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之精神密切联系,将历史发展之原则融入到时时变易之流,将历史作为个人生命与族群生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奥克肖特评析了历史哲学的类型,拒斥了史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坚持历史知识是由史学家的判断、推论以及重构事件型塑的观念世界,展示为一种独特的经验模式。他认为,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历史的过去",而非迎合利益集团需要的"实践的过去";两者既不属于相同的话语系统,又对历史真实性秉持相异的态度。至于叙述与解释的关系,他考察了历史解释的类型,倡导一种"叙述即解释"的历史叙事观,这一观点触及了"叙述形式"的论题,呼应了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和教学很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这是目前我国哲学界几乎没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如何改革,就有种种不同的认识。哲学改革,不是在不触动现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新观点、新范畴、新材料,而是在体系、内容、形式诸方面都应有所突破,以体现和反映现时代的特点,真正成为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做到了这一点,它就会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变化;既是它的自我发展,又会 相似文献
18.
一大凡能够称得上是哲学家的人,都崇尚一种哲学的批判精神。有人认为,批判的精神,即是哲学的精神,这话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确有一些道理。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体系与学派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取代,都有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与不同的时代精神作底蕴,因为哲学在本质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任何哲学的产生都不是从零出发,都是对先前哲学的批判与扬弃。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高度,对前人的哲学进行分析、批判、扬弃,这通常是哲学思维发展与哲学超越的主要形式。遗憾的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哲学的批判精神,好像是他们手里拿着的一只手电筒,只…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视为有机体并予以理论阐述,这样的工作并非始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圣西门以及他的学生孔德的有关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中,已经包含有社会有机体的思想萌芽。孔德的直接后继者斯宾塞则进一步使之完善和发展,提出并阐述了他的“社会有机论”。在斯宾塞看来,社会如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社会的劳动分工也如同生物机体的劳动分工一样。生物机体中包含了营养、循环(分配)和调剂(神经)三个系统,社会有机体中也必然要有这三个系统。相应于这三个系统,社会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社会与社会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对象范围而言是社会的哲学,她是以社会的人及其思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为对象的,她不研究社会之外与人无关的自然。当代哲学应集中精力研究人的精神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及其运动的最普遍规律,高度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