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某一个要素问题,而是要素间综合作用的合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系统问题,是有形系统与无形系统间相运作的问题。要想让中国文学早日走出去,就要注重整个战略系统的建构:不仅要对有形系统中的原作、翻译、传播、接受环节进行着力打造,同时要注意对无形系统进行建造。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区学派的突出特色是以“社区”作为具体载体来透视“社会”或“国家”,通过“小地方洞察大社会”的方法论,希冀从“有形村落”认识“无形中国”.研究社区、超越社区,“有形”过渡到“无形”的社区研究路径,既是学术场域的内在传承动力所致,又是中国学人的学术责任和国家情怀使然.中国社区研究可以通过渐进式的三个步骤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逐步认识“无形”中国.文章通过对中国社区研究史的回顾,试图回答社区研究从有形社区到无形国家之间的学术追求究竟是如何成为可能的,以及当前学人何以可为,并反思“有形”过渡到“无形”,究竟是“学人宿命”还是科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周智涛在《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1期撰文指出,技术与服务谁更重要?也许,服务创新可给你一个答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从三个特征来理解服务业:服务和产品同时被消费;服务不可存储;服务是无形。如果IT业属于服务业,它有时就可存储,同时它有时也是有形的产品。大工业化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际的性质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交际可以包括不是纯语言的能传达某种信息的有形或无形的任何方面,与语言交际比较,非交际语言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它可以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有时甚至可能与语言相悖。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非语言交际的手段和方法,以利全方位地提高交际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内部德育环境主要由高校内部的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构成。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其关键是要加强德育工作的无形环境建设。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无形环境,一要塑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完美人格,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资源;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课堂;三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验式消费已经来临。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结合的新兴产业,它的发展与繁荣与体验式营销息息相关。认真研究和把握体验经济的特点与优势,了解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倾向,通过更好的体验服务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与需求,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兴盛,也是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媒体经营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个角度出发,对无形资本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实现进行研究,发现无形资本并不参与价值创造,但是自身价值量较大,所凝结的剩余价值量较高,而且无形资本可以增强有形产品的垄断性和差异性,增强企业市场定价权,从而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游人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五台山要想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必须提高旅游品位和文化层次,应重点发展文殊文化旅游,以文殊智慧体现时代精神为依托打造旅游品牌,将无形的文殊智慧以有形的旅游产品为载体来象征和展示,促进五台山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0,(20)
一本叫《生活中的经济学》的书,10多年来一直很畅销。其中讲了一个道理——我们时时要审视和控制一下生活的成本。其实生活成本可以分为两类——有形的和无形的。房产钱财等是有形的,对于这种可以物化的消费,人们有比较丰富的常识和经验;但无形成本的消耗,你也许还没算过这笔账。  相似文献   

10.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和“无”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有形”、“有名”,“无形”、“无名”;另一种是“实有”、“存在”,“虚无”、“不存在”。在《老予》中“有”或“无”到底在哪种意义上成立并不很清晰,但其基本倾向是“有形”、“无形”。之后的《庄子》一书明确用“无形”、“无名”来解读“无”。早期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何晏和王弼将“无”虚无化,以“无”释“道”,主张“责无”、“贱有”。之后的裴领、郭象等人提出“无不生有”。再后来,北宋张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人则从气一元论的学说出发,将有或无都看作是气的不同状态。无论在怎样的意义上对“有”或“无”进行阐释,中国古代的哲人们都试图要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区别仅仅在于是“无”统一于“有”,还是“有”统一于“无”。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目前对无形资产的理论认识尚不能够像有形资产那样充分全面,因此对无形资产实施审计也需要一个认识、探讨的过程。文章分析了无形资产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哲学不创新、不发展,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就只能是没有灵魂的创新和发展。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创新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文化就是符号化、心灵化,也是符号的现实化。心、文化符号,这都是存在,都是物质。物质至少是两样性的,一样是自然物质,一样是人文物质或精神物质。物质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无形的物质既是文化符号,又是精神的意识的。由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鸿沟被填平了,神也成为精神的物质被解放了,这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 ,其教育的效果作用是不同的 ,当显性教育的效果不大明显时 ,如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往往会收到奇效。因此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隐性教育的特征、作用。利用互联网、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等隐性教育的功能 ,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语篇的显性与隐性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性衔接是语言表层的、形式上的连接,构成语篇的有形网络;隐性衔接属于语言深层的、意义上的连接,形成语篇的无形网络。语篇的连贯既可以通过显性衔接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语义关联即隐性衔接机制来完成。深刻认识语篇衔接的显明性和隐含性特征及其实现机制,对学生阅读理解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以森林资源为主要开发与利用对象的微观经济组织,森林资源型企业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木材原料等有形资源。然而,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除了有形资源以外,无形资源也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资源。无形资源的不足,不但会影响到企业对木材等有形资源的生产与利用程度,而且还会阻碍企业的成长.森林资源型企业成长的无形资源障碍主要有软技术、组织一管理与社会关系资源等三个方面,要克服成长瓶颈,企业应该围绕关键技术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加强组织与管理,提升组织能力;正确把握社会关系资源,培育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梁建国 《南都学坛》2010,30(3):28-33
都市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形的空间、无形的制度与活动的市民伴生互动的过程。对于身在东京的士人而言,其活动的内容与方式难免要受到城市环境的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宋徽宗时代的东京开封,是历史上开封最为辉煌的一段历程,在开封城市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使得市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东京士人在夜晚的活动不再受限制,也能够更加自由地出入酒肆等商业娱乐消费场所。然而,与宋徽宗时代东京的市井繁荣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时的士人交游圈没有了此前的热闹活跃,呈现出一派沉寂冷清的景象。之所以出现这一矛盾现象,既有徽宗时期人才匮乏的原因,也与当时的政治高压有关。  相似文献   

17.
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商业活动中的广告创意也呈现新的趋势:传统广告比较重"实",如产品的实有属性、性能、外观等;而现代广告在此基础上,注意在"实"与"虚"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都城文化。但由于都城文化认同感的匮乏,以及社会秩序尚不稳固,重庆的都城文化始终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因此,战时重庆是一个灰色的社会空间,其中充满了中间性。通过挖掘文学想象所包含的心理和精神维度,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将展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都城文化。但由于都城文化认同感的匮乏,以及社会秩序尚不稳固,重庆的都城文化始终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因此,战时重庆是一个灰色的社会空间,其中充满了中间性。通过挖掘文学想象所包含的心理和精神维度,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将展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一流大学的传统、本科生科研和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指出:作为一种精神因素,一流大学的传统对人才的培养比有形的硬件更为重要;本科生参与科研不仅可以获得运用原理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创新的种子;而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是影响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