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青年常常为“我是一个上海人”而自豪,外地青年也对上海青年刮目相看,认为上海青年聪明、灵巧。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因此,人们总以为当今上海青年也就自然是出类拨萃、素质超众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象,或者是一种身在庐山的自我陶醉。请问:在上海青年中有几位是全国知名的政治家、理论家?上海青年改革家的队伍能否与上海的经济状况同步一致地走在全国前列?上海青年的“海派”文学队伍能否与“湘军”、“皖军”、“中央军”相媲美?结论是:现实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导向为契机,通过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并实现城市发展的内生转型,将贯穿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目标的关键过程,并使得上海的城市功能面临扩展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开放方式与开放界面变化的前提下,识别它给上海构建全球城市带来的主要机遇,提出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扩展城市功能的内涵与路径,包括:依托要素流动的战略通道,推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城市功能升级;通过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分工通道,加快上海科创中心的功能建设;凭借全球治理模式变革的制度通道,充实和扩展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与外交功能。  相似文献   

3.
与上海外滩一步之遥,有一条方浜路,邻近老城隍庙的一段,已被习惯地称为"上海老街"。曾经风靡大上海的一代女星周璇便是老街上最受欢迎的明星。若要回眸往昔,探究旧上海,"上海老街"将带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 00年前老上海的繁华。直到现在,你还能在老街两边的商店里看到录有周璇歌曲和百乐门爵士乐的CD,聆听着老唱片,仿佛置身于二三十年代梦中摇曳的上海滩。繁华时尚的上海大都市,如衣着光鲜的女子,惊  相似文献   

4.
陈勇鸣 《科学发展》2011,(10):99-105
从“六普”数据看,上海人口状况与全国有较大不同,全国人口增速减缓,上海人口增长加快;全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上海常住人1:2的老龄化下降,户籍老龄化上升;上海“少子化”比全国更突出;上海比全国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全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上海人口向城郊结合部和郊区流动;上海劳动人1:7高峰年龄段提前全国5—10年,一方面给上海带来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使上海比全国更早进入退休高峰期,社会保障面临更大压力。大量外来劳动力进入上海,给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契机。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加快老龄事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5.
刘中起 《城市观察》2013,(6):145-152
近年来,大量来沪人员进入上海,一方面延缓了上海老龄化进程,推动了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来沪人员的持续快速涌入也使得上海公共资源的投入始终跟不上人口迅速膨胀的需求。特别是来沪人员聚集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紧张、城市管理压力巨大、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以及群体性矛盾风险积聚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影响上海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隐患。由此,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上海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应对"新二元结构"带来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已成为上海新时期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任一鸣 《科学发展》2009,(6):102-112
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国际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既是构成国际大都市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连接城市与世界的桥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是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上海正致力于建设国际大都市,而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之一,是上海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本文试图就国际文化交流这一国际大都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在上海与纽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上海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具体建议,为上海的国际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上海家庭结构总体呈现:夫妇核心家庭、一人户家庭明显上升;标准核心家庭明显下降;三代直系家庭维持稳定。但是,从上海户籍细分来看,外来人口家庭结构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海的家庭结构模式,并在一人户家庭、夫妇核心家庭、标准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等家庭结构方面与上海户籍家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外来人口家庭已成为上海家庭结构中的重要单元,面对外来人口家庭结构年轻化的特点,对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要未雨绸缪;上海户籍家庭的晚婚晚育与低生育率显著,合理的生育政策将有助于家庭间的代际扶持;上海户籍三代直系家庭比例保持稳定,政府应鼓励这种代际扶持。  相似文献   

8.
徐峰 《科学发展》2021,(3):62-70
长三角航运政策一体化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通过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借助港口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议事协调机制,有利于凸显上海的差异化优势,避免无谓内耗与无序竞争,提升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城市发展与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上海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城市发展定位在经历了7次修订,城市发展的可能性边界不断得到拓展。而在上海1978年以来的每一次关键跃升背后,始终有着战略研究与规划的先期铺垫与有力支撑。上海的一轮一轮战略研究,囊括了党和国家领导部门、上海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国际国内专家、乃至上海社会各阶层的智慧,战略研究的眼界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扩展、方法不断更新、内容不断深化。重视战略研究、依托战略研究、运用战略研究,已然成为上海持续提升城市发展定位、准确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0.
李薇辉 《科学发展》2009,(2):91-101
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是一片充满生机勃勃的就业热土,近年来已成为全国各地毕业研究生择业的首选之地。虽然上海海纳百川,但是毕竟区域就业容量有限,况且国际金融危机也带来就业冲击。笔者以为目前上海高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而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顶尖人才依然短缺。本文对研究生在上海就业的态势进行了扫描与透视,分析了近年来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并对上海高端劳动力市场作了预测和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随着上海在国内外地位的日益提升,上海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加快与国际接轨,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全面崛起,上海的内外贸易如日中天,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海工商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却难以互动共振,难以同日而语,难以对相辉映。据前不久世界公布的全球著名品牌100项排行榜显示,首次有MADE IN CHINA的品牌跻身进入,它是排名第97位的中国/海尔电器,而上海却仍交白卷,无任何品牌问津。这对曾经是中国品牌产品集聚和输出首位基地的上海,无疑倍感压力。(二)纵观上海目前品牌建设现状,简而言之:昨日名牌多半记忆中断,传统老牌被视为落伍…  相似文献   

12.
陈琪  刘卫 《科学发展》2014,(2):43-50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不是着眼于一城市、一区域的发展,而是力图通过开放转变政府角色、推动制度创新,突破金融领域的改革难点,从而带来"制度红利",充分运用市场调配资源的高效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上海要实现建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宏伟目标,必须从自贸试验区开始,从根本上摒除要素流动的障碍,协调好与经济腹地,与香港、深圳前海等区域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服务业产业集聚,推动上海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更上一个能级,辐射长江流域甚至更广阔的地域。  相似文献   

13.
2050年,中国经济能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与中国内陆未来30年能否崛起一座世界级的全球城市相关.为此,建议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促进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和率先崛起:一是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促进国内外资本流动,巩固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地位.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助力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四是着力于信息产业发展,构建上海科创中心地位.五是依托城市群协同发展,实现“大上海”和全球城市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流动并不天然伴随社会融合。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参加了某知名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关于上海青年人择偶观念的讨论。深刻地体验到"本地人"与"外地人"这堵无形的巨墙,俨然真实地横亘在上海人与新上海人之间,形塑着两个群体不相交汇的择偶策略轨迹。  相似文献   

15.
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必须清醒地认识后世博阶段上海人口与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上海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因此,重点分析后世博阶段上海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对后世博阶段促进上海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大上海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汝熹 《城市》2004,(3):14-18
一、大上海都市圈 大上海都市圈的概念,其内涵及其实践意义不同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或者两省一市的称呼.提出这个概念的原由有以下几点:1.具有国际可比性.大都市圈是一个经济体概念,如大东京都市圈、大纽约都市区(圈)和大巴黎都市圈(地区),而且都是以所在的中心城市命名,所以称作大上海都市圈与国际称呼一致.  相似文献   

17.
吴瑞芹 《城市》2012,(9):68-70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是上海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是上海沟通江浙两省的西南门户,交通十分便捷,在振兴上海和促进江浙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松江区真正的大规模建设是在2000年全面展开的,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九镇"的郊区发展战略,其中的"一城"就是松江新城。"十一五"期间,上海提出了"1966"四级城镇体系规划,松江新城成为9个新城中重点推进建设的3个新城之一。如今的松江新城已粗具规模。一、松江新城的人口与居住空间状况(一)人口数量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8.
上海30年来的改革开放是一段经济、社会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辉煌历程。本文总结归纳了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成绩以及主要经验,并围绕"构建全球城市"这一战略要求,分析了上海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同时,本文以构建全球城市为主线,提出了上海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目标与突破口,以及相关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在深水航道和集装箱枢纽港等硬件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的任务也更为紧迫,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际物流的效率或绩效的提高。鉴此,就上海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国际物流绩效从六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相应提出改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物流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上海文学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青年作家对上海没能将文学青年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在全国争一席地位而深感失望.尤其是一大批有相当创作能力和作品数量而尚未进入作协的青年作者,更是痛惜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把他们骤拢在一起以结束那种自生自灭的不利境遇,担心上海文学青年事业与上海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