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生  张宏  张文 《经营管理者》2009,(15):180-180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较高的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想要促进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能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尹侠云 《经营管理者》2009,(23):163-16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较高的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想要促进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能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随湖北省县级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赴香港学习半月。作为一名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干部,我时刻在考虑如何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本地发展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区位优势、交通环境,还是经济基础;无论是城市的规模、基础设施的配套,还是人们的思维观念,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尤为突出,但这并不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营城市方面难有作为。相反,只要立足实际,把准脉搏,扬长避短,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阶段与现状的经营方略,就一定能够做好做活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5.
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渐趋拉大与经济整体的高速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本文基于结构转变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实证性地讨论了中国31个省份1978 ̄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结果显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 ̄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 ̄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导致上述变化的是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程度的同步性有所变化;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步性,是引致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关键性因素;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解释力要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这些理解如果成立,则对中国政府近来重点强调的地区协调发展问题就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起来,就得从重视人才、留住高端人才做起。本文根据高端人才的特点和需要,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端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并对如何为人才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留住高端人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化,环境问题屡屡发生。如何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该文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的一些不利干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当地的环境管理效率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荣枢 《科学咨询》2007,(23):30-30
本文以清远市为例,从人才资塬短缺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剖析了清远市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矛盾及原因.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人才合作中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薄弱的"洼地"。如何促进苏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已成为当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苏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与苏中、苏南地区的差距,剖析了苏北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推动苏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一、河北省流动人口的特征1.由较贫困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河北省耕地面积小,农村人口数量大,土地产出低,许多农民处于隐形失业状态,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总体上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流出地与流入地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大,这也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一种城市管理的新兴服务产业,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居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现代物业服务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着改革发展的新局面。然而,从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物业管理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且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以现代物业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现代物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力图依据物业管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现代物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以促进现代物业服务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晓巍  李欣 《管理科学》2003,16(6):81-86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邮政企业的经营现状,分析了这类地区邮政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现存的战略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分别从企业文化、业务结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入手,制定了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邮政企业核心战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欠发达县域经济正面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三农"经济,仍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三农"经济发展旺盛的信贷需求相比,银行业信贷投放不足,已经成为掣肘其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这里,我们对欠发达地区县域  相似文献   

14.
周婷  董文胜 《决策探索》2010,(19):48-49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方案正在积极编制。与此同时,多个省区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方层面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区域规划的衔接,哪些区域规划能够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接受采访的官员、学者指出,"十二五"区域规划将以缩小地区差距为主要目标,向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目前广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区域规划可能是热门"候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吸引人才入手,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现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很多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很多省份都有类似山区、革命老区、欠发达的区域,如何转变政策思路,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现实要求。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目前,各省区积极谋划省内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着力缩小省内不同地区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类发展指标和大部分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差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是经济发展差距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显著增大,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挑战。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本届政府的重要发展思路和施政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璐 《决策与信息》2009,(11):114-115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政策,转移支付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考察了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测算了1995——2007年,30个省(直辖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检验,结论是: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绝对收敛,加入转移支付后,也不存在奈件收敛,转移支付不仅没有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反而加剧了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问题无疑是关键性因素。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与当地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民族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高邮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高郾湖畔,隶属于扬州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离不开区域范围内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推动.本文通过对高邮城南经济新区如何规划设计,产业升级,以快步跟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步伐的国家战略,进行相关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