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旭光 《统计研究》2003,20(12):46-5
《统计研究》2 0 0 2年第 3期发表的《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质疑》(以下简称《杨文》)一文 ,从多个角度研究EDP的核算思路 ,综合分析了EDP核算研究中较多出现的几个理论问题。该文提出的几点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理论研究者的一些不同观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统计研究》2 0 0 2年第 9期发表的《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思考》(以下简称《刘文》)。读了这两篇文章以后 ,笔者觉得《刘文》对《杨文》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做出了一些有益的修正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与此同时 ,对于《刘文》中的一些观点以及《刘文》对《杨文》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3,(12):51-54
刘树、许秋起两位学者在《统计研究》(2 0 0 2年第 9期 )发表的题为《关于EDP核算思路若干思考》(以下简称《刘文》)的文章 ,就笔者拙文《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质疑》(《统计研究》2 0 0 2年第 3期 ,以下简称《质疑》)一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和商榷。应该承认 ,该文不乏有闪光之点 ,所提的观点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对于深入研究绿色GDP核算框架不无有启迪之处。但从全文的立论和论证看 ,存在着不少值得推敲和商榷的地方 ,现提出不同看法 ,希望能与刘树、许秋收二学者共同探讨。  一、GDP是否包含了资源耗减价值 ?笔者在《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分析了有关文献中出现的三种EDP核算思路,指出了资源价值核算的一些问题,并且讨论了EDP核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源属性具有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现有的EDP核算将生产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损耗和退化从GDP的生产净值中扣除是不能全面体现资源的功能特征的.通过对资源本身属性及其多样化特征的分析,建立在GDP框架下的包括核算资源损耗、退化内容和体现资源增值功能的EDP核算,才是完善的EDP核算体系.所以必须要理顺EDP与GDP之间的关系,编制在GDP框架下全面体现经济活动与资源互动性的E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1993年在其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1993年SNA)中以附属账户的形式颁布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简称SEEA)之后,我国核算专家就该框架的标志性指标一生态国内产出EDP(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net domestic product)的核算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但是,正如有很多科学问题是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的一样,EDP核算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在统计学界,关于EDP核算问题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本文就EDP核算中的一个较为基础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这里先给出EDP的核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6.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GDP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这容易诱导不计环境成本的经济发展。因此人们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EDP)的概念。本文在分析现有核算体系缺陷的基础上,讨论了EDP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SNA框架内的GDP和EDP核算疑难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灿 《统计研究》2004,21(7):15-6
一、问题的由来 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核心指标GDP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而有关可持续发展统计、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及相应的EDP、广义国民财富核算的话题也曾经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是1992年正式公布的。在这之后,1993年联合国又正式发市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虽然在研制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借鉴和参考了联合国对1968年SNA进行修订的中期意见稿(即1991年在我国内部发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修订草稿》),但由于1993年联合国秘书处最终确定下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在1991年修订草稿的基础上又作了较大的改动,这就使得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较大的出入。为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尽快与…  相似文献   

9.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许宪春1992年1月,国务院组织论证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同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对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
增加值不等于增值额与宋廷山同志商榷华东交通大学彭鹏翔《中国统计》1996年第3期刊登了宋廷山《增加值与增值税统一论》一文。该文提出,可依据增值税和增值额来推算增加值。应该承认,这种设想对简化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推进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统一的确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核算中的环保活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力崎 《统计研究》2001,18(5):23-24
传统的GDP指标体系测度的是人类活动对经济产生的总影响 ,包括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这一致命的缺陷使得GDP指标体系无法用来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福利状况 ,而NDP指标体系也存在这一问题 ,NDP① 忽略了人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以及由于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 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设计了环境和经济核算体系(SEEA) ,在NDP指标基础上 ,扣除自然资源投入和生产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质量恶化损失 ,得到生态产出EDP② ,通过EDP比较正确的测度了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净福利变动情况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敏雪  谷泓 《统计研究》1998,15(3):22-24
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高敏雪谷泓ABSTRACTAdaptedtotherequirement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theaccount-ingofenvironmentaleconomyhasbeco...  相似文献   

13.
Colours and Cocktails: Compositional Data Analysis 2013 Lancaster Lec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ifferent constituents of physical mixtures such as coloured paint, cocktails, geological and other samples can be represented by d‐dimensional vectors called compositions with non‐negative components that sum to one. Data in which the observations are compositions are called compositional data.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bout and consequently analysing compositional data. The log‐ratio methods proposed by Aitchison in the 1980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methods in the field. One reason for th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tive arguments converting the properties of log‐ratio methods to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r Principles for any method of analysis to satisfy. We discuss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bout compositional data and interpr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nciples in terms of these different viewpoints. We illustrate the properties on which the Principles are based, focussing particularly on the key subcompositional coherence property. We show that this Principle is based on implicit assumptions and beliefs that do not always hold. Moreover, it is applied selectively because it is not actually satisfied by the log‐ratio methods it is intended to justify. This implies that a more open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compositional data analysis should be adopted.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其祥  郑明 《统计研究》1997,14(5):21-23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研究何其祥郑明ABSTRACTInthispaper,webuildaneconometricsmodelbasedontherealdataandinves-tigatethecomprehensiverelationsbet...  相似文献   

15.
贾怀勤 《统计研究》2012,29(5):10-15
 本文指出面对全球化挑战,国际贸易统计方法亟待改进,而增加值贸易核算是其中的重大议题。进而提出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全面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会计不确定性的来源、成因和计量方法的分析,指出了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处理会计不确定性问题的一些不足,指出在处理会计不确定性时应采用一些更为科学的估计和判断方法,主要有:对不确定性程度更详细地分类,制定更合理的不确定性事项的会计准则,注重附注、表外披露等。  相似文献   

17.
国民时间资产和闲暇活动核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琪延 《统计研究》2000,17(11):29-33
一、问题的提出2 0世纪 60年代 ,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们开始重视生活质量 ,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仅用GNP(GDP)不能反映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例如 ,拥有很高的人均GNP ,但是没有闲暇时间的生活 ,并不认为是高质量的生活。另外 ,2 0世纪中叶 ,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人们开始注意到家务劳动的价值 ,因此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社会指标的问题 ,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家务劳动核算的问题。生活时间分配研究不仅可以从平均的角度反映国民个人的生活时间分配状况和生活方式 ,也可以从…  相似文献   

18.
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借鉴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明礼 《统计研究》1998,15(1):51-52
1992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推广和1993年会计制度的改革几乎同时并举,使宏观统计核算和微观会计核算有了进一步交流和相互借鉴的可能。 近几年来,统计学界对统计核算借鉴会计方法讨论的比较多,如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如循环账户中的复式记账法……,无疑使统计核算方法得到了完善。但这也给人们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统计核算方法日益与会计方法靠拢,是否会失去“统计”的特性,实际上这种忧虑大可不必。长期以来,会计方法就借鉴了大量的统计方法,只不过很少有人把会计所借鉴的统计方法系统地总结,使人忽略了统计方法对会计方法的重要支持。本文侧重从统计方法在会计领域的广泛运用谈起,一是说明统计方法自身的重要性和应用性不可低估,二是说明会计和统计虽是两类不同层次的核算体系,但是它们之间通过相互借鉴。加强交流,既不影响它们独自的特性,而且还会促进两个领域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