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发生巨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唐代社会以安史之知己为转折点,先治后乱,对比鲜明。本文论述了时代对杜甫的影响,使他得以成为一代杰出的伟大诗人。他写出了大量富有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而被誉为“诗史”,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五十九年的一生中写下了一千四百五十八首极为宝贵的诗篇。它们真实地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残酷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罪行,尽情地抒发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人们推崇杜甫为“诗圣”,称赞他的诗为“诗史”。然而这位诗圣写起诗来却不是“一挥而就”,  相似文献   

3.
说“诗圣”     
诗人杜甫被尊为"诗圣",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宋人是视杜甫为诗圣的,但诗圣成为杜甫的专称则在明代中后期以后。而杜甫的被称为诗圣,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诗艺的高超绝伦,一是指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足以为人师表,为人们所景仰和崇拜。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仁民爱物的博大胸襟,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精妙绝伦的诗歌艺术,仍是我们所应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他"诗圣"的桂冠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并非所有的人都为“诗圣”杜甫的诗叫好,也并非所有的诗论家都对杜诗为“诗史”说投赞成票。杨慎就是显例。其《升菴诗话》卷十一《诗史》条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杨慎将“诗史”说归于宋人的发明,可能是依据宋人所撰《新唐书》,《新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李杜优劣问题作了新的探讨。认为 ,过去的李杜优劣之争没有全面认识李杜的优劣问题 ,更没有揭示出李杜优劣的思想学术原因。杜诗固然有“集大成”和“金声而玉振”的特点 ,但真正使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的 ,还是杜甫深受儒家学术思想薰陶而养成的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圣者情怀和强烈的社会意识。正是这样的圣者情怀 ,使他写出了一系列反映民生疾苦的史诗性的作品。李白则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 ,而有更多的仙风道骨 ,他虽然也有对社会人生的关怀 ,却不如杜甫执著。文章认为 ,辨明李杜的优劣 ,对取法乎上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在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享有盛名的诗人,他们以自己的艺术成就,赢得了人民的热爱,确立了各自的地位。李白,被人们赞为“诗仙”;杜甫,被人们誉为“诗圣”;陆游,被人们尊为“词心”。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诗人。“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柳亚子《七律》)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半个多世纪中,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伟大质朴的领袖风度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时地为序,从纵向方面勾勒了杜甫山水诗6个阶段的不同的内容风格特点:1.泰山豪情;2.慈恩寺塔“百忧”;3.凤凰台自誓;4.成都楼伤感;5.白帝城“血痕”;6.洞庭湖畔眼泪。杜甫山水诗有着巨大的成就,但不受重视,其原因是受“诗圣”、“诗史”等传统研究思想束缚。  相似文献   

8.
杜甫集诗歌艺术之大成,从盛唐走向中唐,成为这个过渡期的重要人物。柳宗元作为中唐文坛的代表,与杜甫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对诗歌主题、情感载体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自觉接受,并且像杜甫一样获“诗圣”、“诗史”之称誉。  相似文献   

9.
蒋琦龄是清咸同年间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展示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心态,较好地贯彻了杜甫以来的诗史精神。其诗歌在当时被视为“诗史”。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少数民族作家中,元代的萨都刺是最知名的诗人之一。在元代诗坛上,他的诗作光彩夺目。以致后来有人推之为“有元一代诗人之冠”。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活动,记录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也记录了元代中后期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被誉为一代“诗史”。按“诗史”之称起于评杜,杜甫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萨都刺诗则记录了元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也有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即拟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考察。至于诗人以诗歌记载自己的生平和行踪,虽然也有“诗史”意义,但由于篇幅有限,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生前,许多进步青年真诚地把他尊为“导师”,也有不少共产党人由衷地把他引为“同志”,在鲁迅身后,不仅他的战友和追随者们又推崇他为“民族魂”,而且那些曾经反对过他的知识界人士也深深地觉悟到:事实证明鲁迅是正确的,而自己则是错了;至于心同鲁迅相通的毛泽东同志,更是明确地指出:鲁迅是一切革命者的“榜样”。的确,伟大的鲁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和光荣,鲁迅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诗史即以诗笔为史笔,反映历史,针贬时弊。这一文史优良传统既见于杜甫诗中,也见于毛泽东诗词中。据此,笔者联想所及,杜甫既被尊为诗史于唐;毛泽东当然可以尊为“词史”于今日(词也是诗)。这都是由于杜、毛二翁诗词特质所决定的。就以诗笔为史笔而论,两位不同时代的伟人,先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灿的明珠,他们的作品有如一面广窥巨镜,生动再现了不同时代的恢宏阔大的社会画面,为中国诗词境界开拓了新天地。杜诗丰涵细腻,感情深沉;毛诗气度超越,情感率真。时代造就了史诗,史诗再现了时代,毛杜二人时隔一千五六百年。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人民革命领袖,杜甫与其可比之处不多。然而从国学大师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出发,从文学艺术为现实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点出发作些比较,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精神文明必须如影随形,得到足够的发展的关键时刻,深信将会给我们以正确的启示和影响。 一 第一个把“诗史”这项桂冠送与杜甫的人是谁?很难确定。 北宋、宋祁修唐史,作“杜甫赞”,内云: 甫又善陈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衰,世号诗史。 又孙仅“序”云: 先生以诗鸣于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转引自《诗人玉屑》) 又魏泰《隐居诗话》云:李光弼代郭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伟大是任谁也不会怀疑的了。尽管一千多年来对他和李白的评价见仁见智,不尽相同,那也不过是在太阳与月亮之间、在两座高峰之间进行比较罢了。然而也许因为我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有着特别丰富深厚的现实主义土壤的缘故,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杜甫的诗歌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所谓“古今注杜诗者号千家,注李诗者曾不一二见” (肖士赟语),似可说明这样一种倾向。在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长河里,在灿若繁星的古代诗人中,杜甫以其杰出而又独特的贡献赢得了“诗史”和“诗圣”的盛  相似文献   

14.
吴敬琏吴敬琏最早举起了“市场经济”的大旗,被人们称为“吴市场”。他曾经指出中国股市是一个“赌场”,他为维护市场经济规则仗义执言,因而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近年来他更无疑是媒体和公众眼中的学术明星。  相似文献   

15.
沃尔特·P·韦布及其西部边疆史观梁茂信沃尔特·P·韦布(1883—1963)是著名的美国西部史学家。他与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同被尊为美国西部史学的“开拓元勋”。一位学者在考察西部史学的演变时写道:“比任何人更真实地塑造西部史学传统的两个人是特纳和...  相似文献   

16.
贾题韬教授生平奇特,被誉为“大学问家”,他为解放西藏,为加强大陆与台湾宗教界的联系,作了一定贡献。钟树粱教授是全国闻名的诗人,著有诗词近三千首,其诗风格“悲天悯人,嫉恶如仇”,具有“当代诗史”的价值,是值得深入发掘的“富矿”。  相似文献   

17.
阿虎 《山西老年》2012,(2):34-34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一生写诗无数,因命运的安排,他还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延清是近代蒙古族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庚子事变时期所写的诗被时人誉为“诗史”,将他和杜甫等量齐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的诗记录了庚子事变这一特定历史事件,从义和团进京、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到战后的议和等各个方面都从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角度,予以全面真实的记录,与史实高度一致,而且更有很多正史所未载的事实,能补正史之不足。他在记史的过程中往往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表达自己忠君爱国报效国家的情愫。他的诗是近代国难文学的代表,是清末诗史。  相似文献   

19.
权利意志论的典型代表德国哲学家尼采被誉为发疯的太阳,这不仅是因为他生命的五分之一是在疯人院度过的,更因为他的哲学的疯狂性。在哲学界尼采哲学的“疯狂”几乎无人能比.探讨尼采疯狂哲学产生的根源、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人产生的疯狂影响,有利于更深入地探讨尼采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李贽是中国明朝末年被其同道者尊为“圣人”而被正统派斥为“异端之尤”的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的天赋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开启了中国启蒙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