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怀疑主义是一种独特而久远的哲学学说 ,人们对它的传统批判使得它蒙上了一层不白之冤。事实上 ,正是怀疑主义哲学家们以其虽苦涩却警醒的论析迫使人们反思 ,从而拓展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 ,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增长。因此它对认识论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并且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合理的怀疑思维具有深刻的现实作用。它既是认识发展的内驱 ,也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更是现代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2.
知性思维是有限的思维方法,它没有能力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辩证思维方法是从对知性思维的超越和批判中建立起来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产生是人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谢晖 《学习与探索》2001,1(5):30-36
通过反思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中关于要不要(科学)方法之争,可以肯定,在探索和寻求法律真理过程中方法不能缺席.诠释法律的方法在人类认识视野中具有多样性、独立性和自在性,在本体视野中是非自治、非独立的,而在实践视野中则具有实用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曾祥耿 《社科纵横》2008,23(2):29-30
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二重性,加上人类对其认识、把握得不够准确和完整,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发展困境,并由此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人类要用合理的尺度来规范实践,才能解决存在的发展困境,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的认识论领域,列宁的哲学遗产的中心论点之一就是:实践乃是认识的基础、目的及动力.然而列宁并未局限于分析实践对获取客观知识的意义.他同时致力于揭示认识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列宁写道:"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对人类有机体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这里谈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苏联哲学界已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著.然而,认识对实践的作用的机制还是目前研究得很不够的哲学问题之一.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确定人类活动的两种形式之间的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刘宗碧 《创新》2021,15(2):17-28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特点,在于把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价值的理论对象并由此建立相应的理论范式,这是对近代西方哲学变革和科学超越的结果.这种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在学理上把价值的对象从客体的"实体"转为实践的"主体",即"现实的人".按照唯物史观,"主体"作为"现实的人"是生产的,即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价值现象产生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中,价值的理论对象只能是指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历史事实发生,它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价值事实,对它的认识需要在逻辑上实现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这个"统一",是马克思通过"主体"内涵的重构和由此建立新的哲学出发点来超越西方传统哲学而实现的.在理论范式上,提出对现实关系的分析就包含了价值关系的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命题是"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因此,"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就是现实关系中的价值向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基于辩证法,从事物内在固有的必然联系的本质规定来看,价值就是人的实践展开出来的未来可能对现实超越(扬弃)的发展关系.唯物史观的各种命题或范畴都是蕴含了价值揭示的理论,它们既在"认识"上揭示了价值的规定,也在实践上规定了人的行动使命.  相似文献   

7.
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它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创造本性,其基本依据是以主客体统一为特征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在这种意义上,超前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实践所包含的需要、价值、理性等基本要素密切相关。首先,超前认识与人的需其直接相关,其目标是为了设计和创造自然和社会中本不存在,但却为人所需要的过程、程序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需要;其次,超前认识与人的价值设计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人的价值设计也就是超前认识,它是主体思维对未来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可能运动过程的设计和反映,它遵循人类实践的规律和主体价值利益原则;再次,超前认识与人的理性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人类活动中理性色彩最强的一个部分乃至被看作是主体合理性行动的典范。基于此,超前认识是主体的一种对象性的创造活动,它集中地体现出人的实践的创造本性。  相似文献   

8.
对称性思想方法刍议张兴近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用理论不断去逼近客观世界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活动逐渐深入到远离人们直观感性经验的领域,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愈来愈隐蔽、愈来愈复杂,理论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它的存在同人类的认识活动一样久远。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比较方法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迄今为止的传统观点仅仅是从形式逻辑的类比意义上把握比较的内涵。笔者认为,此种“比较即是类比”式的认识不仅无助于对比较方法真实底蕴的科学揭示,也有碍于比较方法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其实,比较方法既不同于形式逻辑中的类比方法,也与辩证逻辑中的其它方法相区别。比较方法具体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直接的拟化形式。基…  相似文献   

10.
合理认识怀疑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疑论是一种独特而悠久的哲学学说,它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既有认识为反思对象,以哲学思辩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基础,是一种怀疑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和获得客观真理的可能性的学说。鉴于人们对它的传统批判往往过于简单化,有必要重新认识怀疑论。本文从性质、论题、程度等角度对怀疑论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分层研究,从性质角度看,怀疑论包括“本体论的怀疑主义”、“认识论的怀疑主义”、“方法论的怀疑主义”;就论题而言,怀疑论可分为认知怀疑论、信念怀疑论、行为怀疑论;从程度上说,怀疑论又分为局部怀疑论、全面怀疑论、不完全性怀疑论和完全性怀疑论。文章对怀疑论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怀疑论的两大积极功能,即解构功能和建构功能。文章对我国哲学界关于怀疑论的几种流行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超越怀疑论,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合理的怀疑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而且今后人类的大部分生活将在这样一种虚拟实在中展开.虚拟实在开创了人类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也存在把人类带到与真实世界更远的地方的"危险".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虚拟实在归根到底还是对现实的物理实在的反映,虚拟实在扩大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活动领域,虚拟实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唐魁玉 《学术交流》2003,2(4):99-102
哈贝马斯在关于交往行动的理论中 ,着重探讨了现代社会交往的合理化和公共领域的建构途径问题 ,分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和人类理性实践性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改变生活世界的学术主张。这种现代交往观念有助于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寻求最现实、最合理的社会行动形式 ,并对建立网络公共空间、实现网络行动的合理化、强化网络语言的语用价值以及网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认同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萍  李凌雁 《学术交流》2005,1(4):32-36
康德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启发较为明显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研究上:即弘扬人的理性权威,确立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实践研究上:丰富实践内容、促使实践合理化和推动实践回归现实生活;认识论研究上:认识是在实践观念指导下的以“先验范畴”对经验材料的整理为基础的能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从道德发生机理的视角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斌  黄海 《唐都学刊》2006,22(2):40-43
道德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建立在人自身交往经验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它存在于人与人结成的一定关系的社会之中。传统道德理论所坚持的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的观点,伴随着自然、人类社会和伦理认识的演进而趋于泛化,然而道德主体领域是有限度的。生态环境与理想状态的日益悖反,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往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期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所以,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不是道德直接演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开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自觉,是在对现代历史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它既摒弃了对人类发展虚无主义式的否定,也扬弃了现代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发展主义同以“物”为尺度的异化发展道路,在以人为本、推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中探索构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实现人类存在方式的伟大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使人们明确当代中国究竟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未来图景,而且其历史价值更加深刻地蕴涵在人类应当选择何种存在方式这一思想高度之上。  相似文献   

16.
王衡 《唐都学刊》2012,28(5):85-88
尽管艺术隐喻研究在西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在中国它却是一个新兴学科。直至20世纪90年代,艺术隐喻研究才在中国真正兴起。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者也为之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尽管如此,当前艺术隐喻研究的视野仍然不够宏阔-主要局限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范畴,而且系统性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王炳社先生的《隐喻艺术思维研究》无疑是当前国内艺术隐喻研究取得的一项新成就。《隐喻艺术思维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路清晰,视野宏阔,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备、系统的艺术隐喻思维理论体系。第二,立足艺术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原创性。第三,始终以艺术的诗性精神为着眼点,使艺术隐喻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冯望岳 《唐都学刊》2005,21(1):141-145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最具有现代品格的"真的人"和文学大师.她辉煌而独异的创作历程,表明她不仅平生始终犹如"飞蛾扑火,不死不止"般地执著追求光明与自由世界,而且以非凡的直觉感应力和理性透析力,审视与摒弃一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米文科 《唐都学刊》2013,29(4):25-29
吕柟虽然在理学上以程朱为宗,强调格物穷理、知先行后,但他也继承了张载“躬行礼教、崇尚气节”的关学宗风。不仅如此,在吕柟思想中还体现出更多的张载关学的特质来,其具体表现为:“以明经为重”、“以守经为贵”的重视经学学习和“君子贵行不贵言”的躬行实践之风。把握吕柟思想中的这些关学特质,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明代关学与张载思想之间的联系并更好地总结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邓京力 《求是学刊》2004,31(1):112-116
历史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在诸多方面既有明显差别又客观存在着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说明历史评价在认识中的普遍性,同时也具体展现了事实与价值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复杂的交互运动。在处理认知与评价、事实与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不能简单采取消解矛盾的方法,而要在联系中发现其变化的整体趋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