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合同落空与情势变更是分别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不可抗力制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比之下,英美法中的广义合同落空原则更宜于理解和便于操作。我国在制订统一的合同法时,可考虑在合同效力部分并列规定履约不可行与合同目的落空制度,或并列规定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给付不能和情势变更制度;也可以通过制定完整的不可抗力制度来发挥上述制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各国合同法理论均承认在合同签订后基于一定的特殊原因,当事人可以单方面暂时中止履行甚至废止合同,该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分别称为合同落空规则和情势变更和不可抗力制度。作为目前国际合同统一化运动的最新成果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这两种分属不同法律体系但又密切相关的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合。文章对情势变更制度与合同落空规则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附随义务是随着合同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以诚实信用原则为法理依据的义务.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附随义务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即附随义务之违反能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在附随义务之违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首先,在此种情况下,附随义务与主给付义务之间能够满足发生、存续、履行三方面的牵连性,符合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原理;其次,结合合同目的判断理论,对违反各类型附随义务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各类型附随义务之违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导致合同目的落空.  相似文献   

4.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效力的体现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已经作出的允诺并不是必须遵守的。文章结合英美法系的判例、大陆法系的合同法例以及我国的合同法规定 ,分析了合同履行的条件、合同义务的依赖性以及合同落空和情势变更制度的设立对于债务人履行其允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合同风险制度是买卖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买卖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合同风险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所有权制度、合同落空制度以及货物保险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但它们却是彼此独立的 ,各自有其自身的内涵 ,并同为合同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刘军民  张兆利 《社区》2012,(33):35-35
日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人们往往用合同方式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些合同被法院确认为无效,结果导致预期目的落空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人们往往用合同方式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些合同被法院确认为无效,结果导致预期目的落空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案例一:擅卖共有财产今年初,孙先生通过中介公司从王某手中购买一套商品房,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同时与中介公司签订了居间服务合同。签字当日,孙先生给付中介公司2.6万元居间服务费,另给付王  相似文献   

8.
合同受挫制度涵盖了意外事件导致履行不能、履行不现实和合同目的落空三种情况。其适用必须满足4个要件:寻求救济的当事人对发生的不利事件没有过错、没有承担不利事件的风险、不利事件的不发生是订立合同的基础以及不利事件的发生导致履行不能、不现实或者无意义。在发生受挫之前已经履行的部分义务,当事人可以获得相应的报偿。发生受挫后,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而且受不利事件影响的当事人可以免除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9.
债的担保在改革、开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常常被用于合同之债和侵权行为之债中,特别是常用于民事合同其中包括经济合同中的购销合同、承揽合同、借款合同以及其他有关民事合同之中。保证是债的一种担保形式。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水平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等原因,又由于保证与担保仅只一字之差,二者常常被混在一起出现于包括经济合同在内的民事合同或论著之中,甚至出现于极个别的法规草案之中,例如,将保证合同写成“担保合同”;同时,一些法学文章亦将保证合同的法律性质与保证合同的法律特征混在一起作为保证的法律特征加以论述。本文仅就债的担保的法律特征,保证的法律性质、法律特征,以及债的担保、保证的其他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限购令不具有溯及力,限购令会因合同对外缺乏公示性被轻易规避,导致限购令形同虚设,不仅房价继续非理性上涨,而且使限购令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落空。反之,限购具有溯及力,购房合同当事人基于当时授益性的法律规定,依法享有的合同信赖利益无法实现。为了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合理保护,限购令对其生效前不具有公示性的合同具有溯及力,但限购令溯及既往并非导致合同无效,而是构成合同履行障碍。购房合同履行障碍的破解途径:合同或协议解除,或部分履行,或以后继续履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英美法中规定的可以合同落空原则为由来免除违约者违约责任的几种情况加以分析,以使我国外贸人员在同英美法系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原则,避免本应避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英美法中的合同落空制度和我国民法、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 ,介绍了三者的构成条件 ,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比较 ,分析了两大法系在情事变更问题上的异同 ,进而对未来我国的情事变更制度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第51条的立法本旨是,通过赋予权利人对无权处分合同的追认权和否认权,救济和保护权利人之权利,从而达到保护财产静态安全的目的。于解释论而言,第51条中的处分应包括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即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一体把握。但是,一体把握与我国的交易实际不相符,同时也与我国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以及《物权法》确立的区分原则发生了冲突,结果使得第51条的立法目的落空。  相似文献   

14.
保证是指第三者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与债权人达成的协议。第三者是保证人,俗称保人;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债的双方当事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保证是一种合同。保证人和债权人按照双方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订立的协议称保证合同。保证合同也是一种债,称保证之债。由于先有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然后才产生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合同,所以称前者为主合同,其权利和义务关系称主债,称后者为从合同,其权利和义务关系称从债。主合同的债权人也是保证合同的债权人。保证人是保证合同的债务人,主合同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问题的提出合同这种社会现象,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一方要约,一方承诺,双方信守诺言,由法律保证它的实现。然而,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合同在现代社会中几乎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复杂的合同法律制度。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有一千余条规定契约之债的条文,内容从婚姻契约到债权担保,包罗万象。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民法典、经济法典或各种单行法规中对各种形式的合同作了规定,以确保国家对于各种合同关系的法律调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我国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各种文化事业空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合同这种法律形式同样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被广泛运用到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改革者,不仅要有远大理想、满腔热情,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最美好的理想、目的、任务,都是会落空的;热情、干劲、功夫,也是会浪费的.因此,对思维方式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最高额保证可以不规定保证合同的持续期间,担保法27条中的“保证期间”实际应当是指最高额保证合同的持续期间,担保法在立法技术上有检讨必要。按揭合同中的阶段性保证指出卖人在贷款合同签订之日起到买受人取得房产权属证明与银行办妥抵押登记并将有关凭证交给银行收执之日止,对买受人所欠银行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此规定违反担保法规定也有背社会公平。担保法从实然和应然角度分析,票据保证都不会适用保证期间。  相似文献   

18.
收益分配是影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给出其合作条件;以Shapley值为工具,得出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益分配方案,运用算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Shapley值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分配问题;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利益相关者组成合作联盟,不仅提高了各自的节能收益,而且节能总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阐述无效保证合同的确认的四大要件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无效保证合同的过错责任和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论无效保证合同保证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着重探讨了下述三种·情形下(即(1)保证人不合格导致保证合同无效;(2)主合同当事人过错导致保证合同无效;(3)主合同当事人与保证人双方过错导致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的民事责任问题。认为,保证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保证人的民事责任如何承担是个十分复杂的法律问题。探讨无效保证合同保证人的民事责任问题不仅要从保证民事行为本身进行考察,而且还必须结合主从合同关系及当事人过错诸方面进行综合且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