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俊范(1958-),博士,辽宁省首届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兼辽宁省和农业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科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保护专业带头人,辽宁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民族科普协会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2.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出台迫在眉睫。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模型构建方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延迟退休会给辽宁省劳动力就业带来的改变。将辽宁省的人口情况和危机全面呈现,体现延迟退休改革对辽宁省劳动力就业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辽宁省积极应对延迟退休改革做好支撑工作。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如何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以及国际竞争分析,认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在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其竞争力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辽宁省招商外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我国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的排头兵,提高引资质量成为目前辽宁省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梳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近十年辽宁省引进外资概况,指出其特点和问题,据此构建辽宁省招商引资质量评价体系。对2002—2011年辽宁省引资质量进行核算,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实现辽宁省招商引资工作的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对辽宁省吸收利用FDI以及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辽宁省FDI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实证探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结论:从对各个产业建立的计量模型上看,FDI对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从建立的滞后回归模型上看,FDI对辽宁省三次产业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FDI有助于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效果显著;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据此,提出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旨为辽宁省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6.
岳喜庆(1966-),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历任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研室主任、食品学院副院长,现任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市优秀专家,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百人层次,HACCP国家审核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辽宁省奶业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食文化研究会、辽宁省食品学会、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学会及辽宁省畜产品加工学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奶业协会乳品加工专家组组长,辽宁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质量监督系统奥运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鉴定专家,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专家,辽宁省食品工业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指出辽宁省城镇化基础较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从总体上看,辽宁省城镇化发展还存在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农村土地制度制约、户籍制度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滞后、城市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通过数据分析,阐明了辽宁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障碍因素,并针对辽宁省城镇化发展状况提出了推进辽宁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佰清(1966-),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现任食品学院副院长,辽宁省食品科技学会理事、辽宁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公共营养师协会理事等职务。  相似文献   

9.
纪明山(1966-),博士,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4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5年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2007年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现兼任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农药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理事。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并结合数学模型法分析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把分析结果和全国均值进行比较,分析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状况,得出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低于国家均值,水质承载力和水量承载力是辽宁省水环境状况的制约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改善水环境状况的建议,使辽宁省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分析辽宁省农民工特点及市民化现状,探讨辽宁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辽宁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蓝色贸易壁垒是新出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之一,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辽宁省企业并未对其内容充分重视。在对蓝色贸易壁垒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辽宁省出口产品的影响,针对蓝色贸易壁垒提高了发达国家市场准入标准和削弱了辽宁省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辽宁省应该加强宣传,建立统一审核和认证机构;鼓励辽宁省出口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积极发展辽宁省加工贸易的来料加工业务;发展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曹敏建(1952-),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先后在19本北海道大学、冈山大学、千叶大学、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并进行合作研究。1994年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第一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2000年被评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农学专业带头人,1998~2011年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辽宁省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作物学报》《玉米科学》《新农业》和《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委,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花生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主任,辽宁省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顾问组专家,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辽宁省利用外资的现状、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利用1989—2005年辽宁省相关数据,研究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同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及进出口总额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利用外资对辽宁省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辽宁省工业部门的确存在着技术外溢效应,即引入外资每增加1%,会促进工业部门产出增加2.75%。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利用外资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朴在林(1955~),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重点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学院院长,辽宁省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业电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是我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剧。本研究在梳理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老龄化对辽宁省劳动力市场、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充分开发老龄劳动力资源、完善农村医疗机制和养老保险保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育和鼓励发展老龄产业等应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传播辽宁的海洋文化,让世界对辽宁的海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强辽宁省在国际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首要的任务是对当前的辽宁省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有所了解。从而针对目前辽宁省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发展策略,进而促进辽宁省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进一步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8~2010年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98~2010年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收益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对辽宁省花生的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和收益均是逐年递增的。其中化肥、机械作业和人工三个成本项目的大幅度上涨是导致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花生市场价格的上涨,则是辽宁省花生生产收益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轨迹及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9年辽宁省土地变更数据,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了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轨迹,研究发现辽宁省农用地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呈上升趋势,其中耕地和牧草地下降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起驱动作用的社会经济因子主要有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化因素。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推动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94—2010年辽宁省相关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入世前后辽宁省外贸依存度的变动情况,得出入世促进了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但辽宁省对外贸易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发展滞后,其贸易结构有待优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围绕对外贸易结构的4种表现形式分别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挖掘出辽宁省外贸依存度背后深层次的贸易结构问题,并探求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