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盛世修志。自八十年代我省开始修志工作至今已硕果累累,出版了一批省志专志和州、县志。笔者有幸研读了我省的十余部县志,对《化隆县志》印象颇深。化隆县虽建置久远,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留下一部县志。新编《化隆县志》于1994年5月出版发行,该志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给人第一观感任重大方、精致、美观。全志85万字,首列概述、大事记,次列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七编,末设附录,共10部分,彩照50幅,彩图2幅。该志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记述了化隆县的过去和现在,客观地反映了化隆县的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2.
记载明代广西壮族地区地理的志书,最早为《大明志》,此志于洪武三年敕修,今已失传。尔后,陈循等人又于景泰七年(1456年)纂编成《寰宇通志》,凡119卷。志中卷107至110为广西部分,分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势、风俗、土产诸门,较全面地记载了壮族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至明英宗时,又命李贤等人修《大明一统志》。此书成于天顺五年(146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民族志》是《黑龙江省志》的一个分志。依据黑龙江省志编审委员会的指示精神,结合我省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的编修方案。 一、编写民族志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边疆省份。全省主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十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60余万。少数民族在我省的历史悠久,从很早以前就劳动生息繁衍在黑龙江的广大地区,但在旧的志书中从来没有专  相似文献   

4.
志书是记载一个地区内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在一个地区内记述一个方面内容的志书,称之为专业志,它是记录某一类事物历史和现状的著作。《甘南藏医志》是一本全面记述甘南藏区藏医药历史和现状的专业性志书。据不完全了解,它是中华藏医志书中,率先以专志形式单独问世的著作。然而,它自1993年7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至今在藏学界和方志学界仍鲜为人  相似文献   

5.
历来研究西藏史地者无不以西藏地方史志缺乏为憾。惟其缺乏,最大限度地发掘、整理、利用也就显得更加必要。这里介绍的《三藏志略》便是仅有的几部西藏早期志书中十分稀见的一种。以搜罗宏富著称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其它一些地方志目录均未著录此书,足见此书流布未广,尚未能为藏学研究者充分利用.有见于此,笔者拟将该书作一简介,以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 炎陵碑刻与炎陵志,特别是新编的《炎帝陵》,是湖南酃县炎帝陵保存下来的一笔极其宝贵的档案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炎陵志中记载的炎陵碑刻有67块(其中宋碑3块、明碑17块、清碑47块);有关记载炎陵的志书(包括州、县志中的专章)有23种(明代2种、清代21种)。研究这些炎陵碑刻与炎陵志,特别是考察现存的四块清碑,不仅对修复炎帝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凭证,而且对于促进当前档案工作的建设与研究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史专家吴永明教授主笔编纂的《湖北省志·民族卷》即将付梓问世.这是湖北民族工作部门的一件大事,在民族工作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北省志·民族卷》是一部记述20多年来湖北民族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巨大成就,以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变化的专门志书,也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的《江河源》牌矿泉水,出自于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一股清泉。泉源处在四季白雪皑皑的山顶。该泉被发现利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人体必要的14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书讯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芈一之先生新著《撒拉族史》,于近日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芈一之先生继《撒拉族政治社会史》(1996年黄河文化出版社出版,20余万字)之后,又一部撒拉族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撒拉族的民族来源、历史发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军事斗争、社会性质等诸多方面,是一部研究撒拉族历史的权威著作。全书共32.6万字。《青海省志·民主党派志》,于近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4万字。该志是青海省志组成部分,芈一之教授为该书全书篡修。书讯@贾伟  相似文献   

10.
民俗志基于民俗田野调查,是民俗研究的一把利器,属于民俗研究的重要环节和结果呈现.民俗志书写不应只是一种资料汇集式的民俗记录,它应具有一定的理论追求,允许民俗学者的个性化诗性与美学书写.民俗志书写,更应贴近民俗主体的现实民俗生活,关注其民生与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志·民族志》是《黑龙江省志》的一个专志。为了便于工作,一九八五年二月,正式成立了黑龙江省民族志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省民族志办公室成立后,召开了两次编修工作会议。 1985年3月28日至29日,召开了《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编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传达了陈雷省长和省志办主任胡堤同志在全省修志工作总结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制定并通过了《黑  相似文献   

12.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多民族的地区,也是多语种、多文种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交汇之地,至是新疆多民族语言文字的荟萃之处,世界六大语系中有三有语系的语言在这里汇集。《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记述了新疆数千年来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治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认真员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府和语言文字政策,奠重各民族使用本民…  相似文献   

13.
《西夏志略》一书,见于近人编的几种西夏书目。如清道光中瞿世瑛撰《清吟阁书目》,载有《西夏志略》,但不记卷数,亦不著作者名氏。孙殿起《贩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部卷五载:“《西夏志略》四卷,载记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旧钞本,后有何元锡印梦华馆印各一方。”在邓衍林编的《中国边疆图籍录》中,有与《贩书偶记》大体相同的记载。今所见《西夏志略》皆为传抄本,国内如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民族文化宫、南京大学等图书馆都藏有传抄本,其所分卷者与各书目所载  相似文献   

14.
名称保安族的名称是由地名而来。据青海的《循化志》、甘肃的《河州志》和《甘宁青史略》中的记载,大约是明初,当时的封建王朝为了镇压少数民族,在今青海省同仁县境内设立了保安站、堡(操守所),以后建筑了保安城。到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就在保安城设立了“陕西河州镇镇属保安营”。据《循化志》雍正七年(1729年)记载:“保安城土城一座,  相似文献   

15.
《云南志略》(简称《云南志》,又名《乌撒志略》)是元代建立云南行省后的第一部云南省志。该书虽然流传至今者已残缺不全,但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云南史地情况的基本史料之一,尤其在研究元代地方民族史以及南诏、大理国史方面,这部著作更是不可或阙的重要史籍。该书保存最为完好的《诸夷风俗》篇,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不啻是一篇很好的“元代云南民族志”。  相似文献   

16.
编辑月志     
编辑月志神奇地合于大自然的律动,共和国在秋天诞生,在秋天成熟。面对一个丰盈的季节,我们听到天空与大地在说些什么?《我与共和国同成长》撷自那些共和国同龄人的心声,他们难忘的人生履历忠实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坎坷与奋进。纵览45年悠悠岁月,共和国始终不渝地致...  相似文献   

17.
成飞 《中国藏学》2023,(3):83-90+213-214
四川因与西藏接壤,在历代中央政府治藏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其相较于内地,了解西藏、认识西藏也更早、更全面。清代四川3部省志,康熙《四川总志》设“西番”目,雍正《四川通志》设“西域志”一卷,嘉庆《四川通志》设“西域志”六卷,专目专卷记载川西高原地区和相邻的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清代四川省志书写西藏和行省修藩志的特色。此与川相邻的地缘格局,清朝不断调整完善的治藏政策,四川省在边疆经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清代从上至下对修志的重视密不可分。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及川西高原地区,经历从西番之地、四川之西域到国家一统下的西藏书写视角的发展,展现出有清以降内地人们从对“氐羌地外”之“吐蕃区域”模糊认识,到以宁静山为行政区划的初步认识,再到大一统疆域观下西藏的成熟认识,反映了清代大一统疆域观中内地时人对西藏认识变化的过程。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的资料,也从延续明代的地方性文献,逐渐发展为基于中央政府贮存的史志修纂,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局限,展现出四川省官署从“经世致用”的地方志修纂思路转变为对标中央政府权威史志编纂思路上,对之后西藏地方志修纂产生了影响,昭示了“一统无外之盛”的大一统政治文化,是清代...  相似文献   

18.
编辑月志     
编辑月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照亮五千年古国跨入21世纪。其中,《邓小平的民族观》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民族理论,给我国55个少数民族带来极大生机与活力──海南省制定了适合自己民族地区情况的政策,从而《进一步做好海南省民族宗教工...  相似文献   

19.
自1950年代至今,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学术史上出现了几次关于田野作业的大型讨论,2006年12月在京召开的"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便是其最新进展。主持人刘铁梁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民俗文化志》的首批成果,对于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目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如何撰写当前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所期待的民俗志?"——做了回答。本文将《中国民俗文化志》所依赖的概念("标志性文化")与写作模式("标志性文化统领式")加以批评,重启它所蕴含的可能性,以促使当前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有关田野作业的讨论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祈越 《西藏研究》2023,(5):97-104+162
李梦皋自称《拉萨厅志》成书于道光二十五年。事实上,该书主要抄撮自光绪三十四年刊行之日本人山县初男所编撰《西藏通览》,时间当在1908年以后。《拉萨厅志》全文共11目,其中9目都与《西藏通览》有密切联系;其抄录以内容截取为主,难以自成体系;又因编纂粗疏,文字讹夺衍倒现象较为严重,文献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