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毛南族地区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卓有成效,人口增长速度逐渐降低,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得到缓解.但与此同时,人口控制的一些负面影响接踵而至,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失衡所引发的矛盾逐渐显现并将在未来更加突出.人口文化素质低、就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也将使毛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障碍.及早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毛南族地区的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是毛南族的最大的聚居地,三者连成一片,素有“毛南山乡”之称。“毛南山乡”地处云贵高原东麓的余脉之间,境内群峰连绵、层峦叠蟑。建国前,毛南族虽以农业为主,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大石山的还兼以采集和狩猎,生产力水平低下。与这种低下的生产水平相适应,在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保留着较多的原始自然宗教的残余。毛南族相信与人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界是有灵的,并崇拜这些自然现象。他们对某些动物、植物的崇拜,保留着许多图骤崇拜的  相似文献   

4.
大石山区是南昌毛南族赖以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作业空间。这里资源稀缺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解放以来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导入对南昌毛南族农民收入及生态保护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980年土地承包制使农民收入首次出现了快速增长。但当前南昌农民收入尚处在较低的水平。提高当地土地单位面积产量、鼓励山区人口向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流动、鼓励山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资源与生态的永续利用及山区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毛南族人口三万八千多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区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河池、南丹和都安等县(自治县) 境内,其中百分之七十左右聚居在环江县西部的上南、下南二乡。这里群山耸峙,河谷深切,自古以来,毛南族人民“硗确不独苦”,生息于斯,劳作于斯,世世代代,硬是用自己的汗水将那“高山地瘠”的不毛之地浇灌成了富饶的“毛南山乡”。  相似文献   

6.
毛南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毛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性别比高、生态脆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诸多现实难题.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的现实困难,探寻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毛南族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生活质量,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毛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毛南族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的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主要集中在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两个领域,成为建构毛南族生态保护意识的文化基础.基于毛南族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形成的现代与传统的伦理思维差距,需要从产业、消费、农村等多个角度进行毛南族生态伦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牧区和山区的牧业经济,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计划地逐步地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结构和人民的食物构成”的战略方针和“提高草食牲畜在畜牧业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这对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南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总人口71968人(1990年,下同),主要居住在广西境内(共70732人,占毛南族总人口的98.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和下南乡是毛南族主要聚居地,还有一些散居在县内务乡及河池、南丹、都安等县,形成大聚居、小分散的分布特点。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毛南族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集祭祀、娱乐为一体的分龙节。它充分展现了毛南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1.
移民文化变迁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课题。毛南族20多年来大量生态移民使多数传统社区逐渐瓦解,越来越多的移民社区成为毛南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单元。通过研究S屯个案透视其生态移民文化变迁及适应情况,对研究毛南族文化乃至移民文化变迁机制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慧 《民族论坛》2003,(12):45-45
执政为民是促进县域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具体讲,麻阳县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立足本地实际,牢固确立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扩大再就业三大目标。在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继续抓好招商引资,企业改革,农村城镇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养殖业等能够促进地方财政增长的项目;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就业机制,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二、瞄准发展趋势,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业结构调整三个重点。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消费结构的优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其中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结构优化的主要指标.近五十年来,广西环江下南乡南昌屯毛南族农民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生活资料的消费量有了较大的增加,物质资料的消费由自给性消费逐渐向商品性消费过度,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有了较明显的下降.但与环江县及广西乃至全国农民平均消费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消费结构尚未完成由贫困型向温饱型的转变,小康目标实现程度较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实现途径主要是提高种养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组织劳务输出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文化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作为毛南族原始舞蹈遗存下来的舞蹈文化,傩舞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这一美称,由于傩舞依旧保存着先祖最传统的原生态肢体语言,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弘扬这一传统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同时也将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傩舞的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毛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叙述"求花还愿"仪式的表现形式,追溯其起因及其还愿礼俗中的新旧交替现象,展现毛南族传统文化的宗教陈迹,显示具有崭新内涵的社会风俗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正>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扩展,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农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下降,农业比较效益下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毛南族的“名从幼称”系统与同属汉藏语系的其它民族的“亲从子称”和“亲从孩称”有诸多不同.该系统的基准是“最幼儿”而不一定是“子”或“孩”,即非但中老年可采用“从幼称”,而且青少年也遵循“从幼称”的原则.传统上要求毛南人必须一生中多次改名,以适应这个称谓系统.故该文化特性的功能是确保毛南族群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8.
京族和毛南族是广西的两个特有民族 ,其中京族是我国唯一从事海洋产业的少数民族 ,而毛南族则是南方山地民族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 ,这两个民族的人口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口数量有计划地增长 ,人口素质大为提高 ,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建国以来 ,一些人口学研究人员深入京族、毛南族聚居地区 ,对这两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从人口学角度对这两个民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未见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央吉教授主持撰著、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较落后地区,农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外,还有其特有的制约因素:受教育程度及双语水平低;从事行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城市融入性差;劳动力转移模式单一;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技能培训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等。因此,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强几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层次。  相似文献   

20.
实施“退人还山”是落后国家向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国家转轨的必然选择。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转轨,都有一个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比重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都较高。英国为了实现非农化,从15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采取了用暴力驱赶小农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强制性地驱使劳动力向以毛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转移。在大量农业人口转向毛纺织业的同时,大批耕地就地转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