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别了,武器》中“迷惘一代“的精神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多取材于个人经历,反映了那一时代"迷惘一代"的精神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2.
《永别了,武器》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反讽、暗喻等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以及自然现象的描述,达到了烘托气氛、塑造人物以及深化主题的创作目的。象征手法的反复应用,使小说拥有了多重的思想层次与内涵,让故事除了表层意义外,还拥有深层的内在意义。通过结合《永别了,武器》的故事简介与创作背景,分析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探究小说的象征主义效果,可以更好地明确象征主义所拥有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永别了,武器》这部长篇小说中,通过对男主人公亨利形象的精心塑造,作家借助战争这个放大镜反思了现代世界危机四伏的生存境遇和由此造成的个体无家可归的精神困境,继而深入探讨了现代世界中个体命运及其生存选择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明显表露出《圣经》情结。他把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成了耶稣基督的化身.多次用《圣经》中常见的“尘土”意象作为象征性的背景。他还借男主人公亨利由恶到善的思想转变过程,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罪恶人类注定走向毁灭.只有弃恶从善。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一深刻主题,从而在作品中“复活”了《圣经》一书中对人类“救赎之途”的期望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论述了《永别了,武器》的警世作用: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的社会,只有世界各国共同谋求发展,互利双赢,才是造福于人民的上上之策。  相似文献   

6.
《永别了,武器》被评论家普遍认为体现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最高成就。小说对书中人物复杂的心理作了极为生动形象的描写。除了主角弗雷德里克·亨利外,作者还把不少次要的男性人物塑造为大男子气概的典范。本为通过分析亨利和三个非主角人物,说明非主角对主角以及小说整体情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对林疑今和汤永宽所译的《永别了,武器》一书中的节选片段进行分析列举,并结合文学翻译原理及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进行适当比较。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充分利用了时间和空间艺术。通过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海明威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同时也增强了文学的表现力。本文通过对海明威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时空艺术分析,总结了海明威在创作中的时空观和作品中时空手法的运用,试期对海明威小说的主题达到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永别了,武器》力透纸背的苍凉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无论是战争与死亡描写,还是爱情与性描写,一切都冷静而客观,没有热度和温度,显示出一种切骨的苍凉。形成的原因当然很多,既与作者早年的战争经历有关,也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有关,还与作者的艺术追求有关。苍凉比"迷惘的一代"、"虚无主义"等标签更贴近文本和作者写作时的实际情况,蕴含着极为深刻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有意识地运用了包括以自然季节、雨雪等自然现象以及自然环境对比为核心的一系列自然象征,从反面揭示了战争残酷无情的暴力本质,从而有力深化了小说的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11.
以《永别了,武器》为例,比较国内两个译本对科技术语的处理,并对小说中的科技术语进行试译。在翻译科技术语时,译者不但要对原著意思进行彻底勘查,吃透原著的用法和指意后再进行翻译,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书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确保译文的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创作的整个思想基础都是在“迷惘的一代”时期奠定的。  相似文献   

13.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其五个部分便是莎士比亚“五幕剧”的悲剧形式。为使小说的悲剧气氛更浓,海明威采用了多种策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象征的预示作用,一连串的灾难性象征通过“雨”这个字眼贯穿于小说的始终,预示着主人公一个接一个的悲剧。比如动物形象在海明威的笔下就不仅仅是个烘托气氛、表现思想内容的道具,它们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作者从动物的角度来描写人物性格与心理,使这部小说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动人的美。  相似文献   

14.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所著长篇小说,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为主题,通过对小说中的悲剧人物亨利的描述表达了反战的情绪和对人生的困惑。小说揭示了迷惘的一代的悲剧的必然性。《永别了,武器》也是一战之后美国社会众多反战小说中最为著名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描写的是主人公亨利在悲剧性遭遇中的性格发展和精神升华。书中的战争背景隐喻人类艰难的逆境,亨利抛弃战争得到爱情,爱情最终又归于幻灭。在一系列厄运之中,亨利性格和精神日趋成熟。他逐渐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不再游离在现实之外,他学会了忍受孤独,以淡泊的心境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对付命运的挑战。他在荣耀和挫折之间寻求着新的人生价值,从而摆脱了虚无颓废的困扰,成为海明成式的人物典型。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曾提出存在主义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认为人为了自我存在,就得有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处境.尽管我们无权把海明威列为存在主义作家,但作为一代文学大师,海明威在很大程度上一定受到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一思想在他的小说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创作思想与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三原则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永别了,"小羊羔"!》是19世纪西班牙著名作家克拉林的短篇小说,对其空间形象的解读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根据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故事中的空间可以划分为两个相对的空间,即代表自然的理想空间和代表文明的敌对空间。主人公的悲剧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许多学者喜欢从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入手对其作品进行品评,甚至认为海明威是一位不尊重女性的作家,这实际上是对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误解.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其<永剐了,武器>中的凯瑟琳的形象进行分析,提出这一人物是海明威笔下的现代的被理想化的现代女人.从而认为海明威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这位美国二十世纪的伟大作家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作品《太阳照样升起》重点描绘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青年的迷惘精神,以及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虚无精神以及悲观精神。为了找出导致当时美国社会青年精神处于绝望状态的社会根源,以分析小说中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和女主人公博莱特行为的迷惘为重要内容,剖析小说的意义和价值,得出面对社会的更迭和变化,人的精神意志和价值观的可敬可贵,以及人不应该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了犹未了》主人公齐思逸是精英文化形象的代表,该小说旨在通过他在大众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传播精英文化。齐思逸在精神上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一脉相承,“以天下为己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他以精英文化形象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范导的功能。在表现手法上,主要以梦境和对话来描写其心理。另外,该书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也从侧面说明了齐思逸代表着精英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