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纠正性反馈已经成为二语习得互动研究中的热点。纠正性反馈是指当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出现非目标语产出时,交际同伴所给予的任何反应。纠正性反馈的作用在二语习得的理论中得到有力的支持,之后,实证研究层出不穷。研究包括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重述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与二语发展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总体上表明,纠正性反馈对二语习得有积极意义,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重铸纠错反馈是一种重要课堂纠错方式。Nicholas等人认为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只要学习者能意识到重铸反馈是对其错误话语的纠正,它就能促进二语习得。基于Nicholas等人的观点,以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二语课堂中学习者自身因素对重铸反馈注意的影响以及教师的不同重铸反馈模式与学生对重铸反馈理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在二语纠错反馈领域进行了观察和实证研究。尽管总体发现纠错反馈对二语/外语习得有益,对二语/外语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启示,并为二语/外语研究者确认了研究方向。但是由于不同的聚焦,对纠错反馈类型划分的标准不一,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造成的研究结果往往差别很大。作者在对国外纠错反馈的十年研究汇总中尝试从理论发展、类型划分、效果研究、最新发展等几个方面梳理脉络,理清研究思路,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二语课堂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反馈研究能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二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提供一个理想的视角.国外有关二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问题的探讨,尤其是重铸式反馈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外语课堂教师反馈的质与量的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本研究拟就国外二语交互性课堂中,有关教师重铸式反馈的分布频率及其有效性的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成果做一综合的介绍,旨在引起国内外语课堂过程研究者们的兴趣和关注,并为他们进一步探究中国环境下的外语课堂教师认知反馈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L2研究中重述定义质疑——从"隐性负面反馈"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者普遍认为重述的定义是隐性负面反馈.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很难根据该定义确定反馈是否属于重述.重述定义中强调纠错性和隐蔽性,但是根据研究中的具体实例可以发现,重述定义过于狭窄是重述研究中分类混乱的原因.对重述采用宽泛的定义,可以为今后的重述研究厘清道路.  相似文献   

6.
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证研究证明,纠正反馈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积极的、正面的作用。此外,研究者们将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分成了明确的纠正反馈语和暗含的纠正反馈语;Lyster和Ranta进一步将教师的课堂纠正反馈语分成了六个类型。研究者们还发现,要使纠正反馈语更有效,教师在使用纠正反馈语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错误和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纠正反馈语,还要尽量使用为学生提供自我纠错机会的纠正反馈语,且长度要适中。  相似文献   

7.
错误分析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主题之一。教师在CET作文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改进目前作文评改中一些不良纠错策略,逐渐提高学生对被评改后的作文的反馈意识,使教师的纠错和其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纠错在CET作文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力争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重述(recast)是对话者对学习者不正确的言语表述做必要的修改,意义保持不变。重述对语言学习起积极作用的理论包括"直接对照假设"理论,"注意假设"理论以及"正面证据和负面证据输入的假设"理论,影响L2中重述效果的因素包括反馈话步数量、对原有信息改变的程度、重述话语的长度等,重述研究中应该统一重述的操作性定义,进一步评估重述在不同语言形式学习中的效果,阐述重述在语言习得中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者普遍认为重述的定义是隐性负面反馈。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很难根据该定义确定反馈是否属于重述。重述定义中强调纠错性和隐蔽性,但是根据研究中的具体实例可以发现,重述定义过于狭窄是重述研究中分类混乱的原因。对重述采用宽泛的定义,可以为今后的重述研究厘清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6):128-130,144
语言错误在外语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回避的.回顾二语习得领域中对错误的研究历程,剖析错误产生的根源;同时根据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教学实践,结合二语习得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提出英语教学中的纠错原则--情感原则、效率原则、适时性原则和恰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对重铸反馈的研究兴趣逐渐兴起,经过二十年发展,重铸研究现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其重点探究重铸反馈的效果,但国内相关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重铸促进学习者二语发展的效果、影响重铸效果的学习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角度出发,梳理国外重铸研究,并讨论国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麦克基尔大学潘诺娃和莱斯特的一项研究的数据库包括10个小时的录像互动,互动的内容是根据莱斯特和冉塔(1997)提出的纠错对话模式进行编制的。其结果表明,研究者对改换和翻译这一类含蓄性的重述反馈情有独钟,而对鼓励学生自我纠错的其他反馈形式则束之高阁。这将导致学生领会和即时纠正错误的几率很低。文章基于下面的假设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从纠正错误和产出过程中获益非浅,而当他们作为单一的听力对象时则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重铸: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效反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明了重铸的概念、性质、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背景,并从重铸与接纳的关系、学习者个人因素、语境、目标语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重铸等方面分析了重铸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重铸对我国二语教学和学习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对重铸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进行,研究者经常用重铸的使用频率,学习者对重铸的接纳和修正后输出及学习者在重铸实验前后测和任务型诊断训练中的表现来作为判断重铸有效性的依据。然而,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的观点出现了分歧。在对重铸有效性的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并探讨完善重铸有效性研究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厘清道路。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学习者外部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认识和语言的共性等一系列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和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等学习者内部因素以及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学习者个体差异,构筑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框架结构,确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独立的学科地位,并对中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认知心理理论由于其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所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早已在该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新兴的以社会文化为研究视角的二语习得研究在挑战主流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也逐渐地站稳了脚跟。简要梳理两大研究学术流派的基本理论内涵,并通过比较述评两者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以期能启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