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让各民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而"五个认同"中最深层次的就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本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并存而非对立,中华文化认同和各民族文化认同并存而非相悖,要把中华文化认同摆在首位,这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丹 《国际公关》2022,(3):102-104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为构建国际新秩序、解决全球治理难题做出中国贡献.本文将以云南省外宣部门与中国新闻社联合打造的"...  相似文献   

3.
在价值论和存在论的向度内,儒家"一体之仁"观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道德共同体具有统一的本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与主张将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建立包含调节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规范的新型伦理学体系的现代环境伦理学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在儒家"一体之仁"观的意识论向度内,天地自然运行的法则与人事活动行为规范是合二为一的,仁不仅是人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这就决定儒家从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与调节人与人关系相互关联的总体层面,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儒家"一体之仁"观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宗教情怀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长期涵育和中国历史长期形塑的结果,是中华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凝成的关系性存在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大一统"为特征的整体、系统和辩证思维,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和文化理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相映生辉,互动共生,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或曰文化密码.深入研究和传承弘扬这些优质基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力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根之所在,是民族和谐的魂之所系;强根固本,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是民族院校特殊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从苦难到辉煌的重要见证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巩固的黏合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培育的基本历史前提和重要现实语境。因此,新时代站在国家发展的总布局上,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力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时代转型的起点上,重视从文化视角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加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范式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内部发展演变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又蕴含了"一体孕育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逻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思想根源,多元的民族主体创造出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共生的多元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实体之中.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一体中共生的文化因子凝聚多元为目标追求,以多元文化共生、共铸一体为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路径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塑造大家庭意识、共享文化符号、共建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认同意识的维度,深层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学伦理学批评应具有"共同体意识",这主要因为在后现代条件下社会个体认识到"社会正义"实现的历史性,也认识到"生活和谐化"的达成只有以"理想共同体"为展望并在合理协调"团体与个体"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这不仅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智慧",它同时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处理好“四大关系”,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辩证地分析每一对关系,并依据当前中国国情探寻有效实现方式。其基本路径有:正确看待各民族间客观上尚且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性问题,增强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通过劳动的诞生,注定使人成为交往的存在物。"人之为人"的社会性与精神属性赋予人文化生活的存在方式,这必然引导人的社会化过程在交往的实践境域中才成为可能,并决定人的类生命形态以社会交往性学习范式为载体。交往性学习是交往者互为学习对象,以对话与互动为介质,呈现互文性特质来完成人的社会化建构。基于"交往"基质建构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文化的存在,实践着学习型社会的文化关系并构成"人之为人"的现实之维。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实现一种理想的人类生存形态和世界发展状态.这种追求更高生命形态的构想汲取了"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儒家政治思想精华.作为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舞台上的政治话语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世界整体发展维度倡导构建自为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共同体、国家间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具现代意义和实践向度的政治主张,实现了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论升华和实践超越.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强化港澳台侨青年对血缘、地域和历史的共同记忆,发挥历史文化的纽带作用,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稳步推进。有鉴于此,从文化纽带、文化符号、文化情境等多维度探究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认同逻辑与培育路径,使其从历史进程来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既为铸牢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启发,也为推进“一国两制”文化统战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国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安顿、心灵休息之所,是安身立命之道.国学文化中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关于精神安顿、心灵休息的文化价值理念,主要表现为关于和谐的思想、关于个人安身立命的思想、关于仁和礼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安身立命的思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奋斗精神、宽厚待人、"三不朽"精神、"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忠恕之道、大学之道.它们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精神家园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以审视并发展创新.由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要弘扬的中华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优秀文化,其中以近代到五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型文化为重心,而不仅仅是古代文化,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不仅仅是汉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不能片面追求"特有",而是有一个文化价值底线,这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基本理念的认同,对做一个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要求和操守的认同;认同并光大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在精神家园的层面落实中华文化的价值,发展壮大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刻认识包容性文化的内涵特征:赋予选择性的民族生活,赋予开放性的动态系统,赋予引导性的持续发展和赋予融合性的交流能力.要发挥包容性文化的价值:体验民族尊重的快乐,发挥民族差异的价值,承认民族平等的权利和缩小民族偏见的空间.要采取包容性文化策略:养成容忍"异己"的雅量,建构主体间性生活,采取多元文化治理模式,实施建构性对话,以共情扩展视野和共享中华民族文化.这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它从总体上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宇宙人生理想境界的最高追求.本文认为,墨子在继承中华文化重视"和"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冲突的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宇宙论意义表达了"和"是天地万物的本真状态,也是天地万物有序运行的基础.天地宇宙之"天地和"的应有之态、社会人伦之"万民和"的理想愿望、天下世界之"天下和"的最高诉求,构成了墨子"和"哲学的理论架构,社会理想和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身份、语言、题材则是界定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三项基本要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确立经历了学界复杂的论争与阐释过程。在民族身份、语言、题材的限定之下,无论是少数民族人民集体或个人创作的口头诗歌,还是书面诗歌,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共同体的书写和阐释特征。近代以来"民族"被赋予了政治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也在原来传统的血缘、地缘及精神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共同体特征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民族-国家"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等价值,并生成了少数民族诗歌凝聚、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释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以致由此形成的具体生产方式,从不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以致由此形成的市民社会,"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不断进行着空间意义的生产。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异化的分工和劳动,物象化的人的交往(形式)关系所形成的共同体,被马克思恩格斯指认为"虚幻的共同体"。为了消灭异化的空间,无产阶级需要作为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存在实现"个人的联合",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而释放人的自我解放的全部空间意义。透过这一系列隐喻性的空间话语,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展现了从空间生产、空间异化到空间解放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空间辩证法逻辑。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内蕴着个人"自由"与群体"他由"的张力结构,主奴关系的聚合生成了一个划清本体界限、隔绝和疏离个体的文化共同体,它的话语表达保障了"铁屋子"吃人体制的运转。通过"命名",主奴共同体厘定了自我与他者的身份归属,也遮蔽了其权力机制背后的话语本相。为了达到驱逐异类的目的,共同体内部各阶层的区隔被打破,这种身份僭越的合谋导致了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反转。由于国民缺失言说自我痛感与沟通他者之痛的能力,鲁迅试图用"替弱者发声"的方式来抑制共同体的"独声"表达。然而,这种不对位的痛感开掘不仅无法解决"他救"与"自救"的矛盾,而且使启蒙者深陷"说"与"不说"的表达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20.
尽管人们非常熟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但人们往往把卢梭社会契约中人与人结合的动机与霍布斯-洛克式"自我保存"动机混淆起来.其实,卢梭社会契约结合的动机不同于霍布斯-洛克式的"自我保存",它的动机是与卢梭所一直关注的政治哲学问题紧密相关的,即一个政治共同体如何避免一个人的自然性情与外在义务之间的冲突.因此,由这个动机决定的卢梭社会契约结合之目的是试图构建一个政治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一方面能够教化自然人成为一个有美德的公民,另一方面这一共同体能够使人产生一种依恋于它的归属感,从而消除自然性情与外在义务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