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理据。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幽默语义的理解和幽默言语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认知语境制约着幽默言语的理解,同时幽默言语的解读也依赖于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2.
从关联论和空间复合论的角度探析了语言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通过对语言幽默语义形态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理解语言幽默的过程中,当新信息与已知语境假设发生冲突时,人们需要舍弃原有的语境假设,寻求新的、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并将它与新信息进行概念复合,以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对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是理解幽默效果和语义跃迁过程的重要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语用推理是交际者以构成语言的词语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出语言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含义的思维过程。幽默是一种从不和谐到和谐,最终产生特殊语境效果的表达形式。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情景幽默是由于场景本身或人们对场景的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言语幽默是由于人们对特定语境中语言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表达形式包括某种不和谐、不合逻辑、荒谬、出乎意外、可笑的关系,听众或读者必须首先理解这种关系,觉察出这种不和谐因素中的意义,然后再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并理解发话者通过幽默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作者揭示了幽默话语是借助语用推理来表达和理解话语本意之外的各种含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境和合作原则分析了幽默话语生成和阐释的语用推理机制。并讨论了幽默话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成功交际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言语交际是遵循会话原则进行的,但也有例外,出现“语不达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解话语的语用含义,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语境与歧义、词义及幽默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消除歧义、确定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幽默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言语交际是遵循会话原则进行的,但也有例外,出现"语不达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话语意义进行推导,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语境与歧义、词义及幽默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消除歧义、确定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幽默。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其关于话语理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等主要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声幽默言语是一种特殊的最佳关联性话语,对其的深入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的层层递进,同时也是一个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英语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言语幽默的理解首先取决于对话语/文字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其次需要理解语境,最后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推断出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含义,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涉及对会话含义的理解。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已有的幽默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含义,指示语,前提以及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大量英语幽默故事详细地分析了英语幽默产生的原因,对揭示英语言语幽默的深层结构,即幽默的内在制笑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EFL英语语音可理解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0名受试学生的英语录音进行语音可理解度实验,发现EFL英语语音的可理解度对语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零语境条件下的语音可理解度不到0.6.进一步研究发现有8类语音"错误"在低语境务件下影响语音可理解度.结合声学分析来看,这些错误均涉及音段的质变,而语音"偏误"由于对音段没有质的改变,在一定语境的作用下,没有发现其对可理解度产生直接影响.语调、节奏、停顿等超音段因素的某些次标准特征有时容易对听者产生误导,使其在理解时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若是在有一定的语境和允许听3遍的实验奈件下,并不至于导致理解失败.  相似文献   

9.
再论幽默与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宏现语境(个人的主观因素、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及微观语境(结构、语义等)对幽默的影响,探讨了幽默与语境间存在的一些内在规律,以便从语境的视角更好地认识、理解、使用幽默,提高人们交流特别是跨文化交流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幽默语言是理解层面上的模糊语言,它同模糊语言学中所讨论的既有原型、又有边缘情况的模糊语言是不同的,其模糊性更多地体现在语境的模糊上,语义解释也强烈依赖语境的暗示.而模糊语言学中的模糊语言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思维的模糊或事物本体的模糊,其实质是概念的不确定性,由词语的语义模糊体现,该模糊性是不能在语境中消除的.模糊语言在语义上的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幽默语言.  相似文献   

11.
在脱口秀幽默翻译中,语言幽默更多来自于双关的修辞手法,文化幽默更多来自于反语的修辞手法,而普通幽默则主要来自于反语和突降两类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语言幽默主要采用加注策略,文化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加注的翻译策略,普通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语言修饰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小说中不仅穿插着具有非洲民间特色的传统幽默,给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更多是带有美国黑色幽默特征的现代幽默变式,给人一种苦笑后的沉重感。本文将分述两种幽默在文中的表现途径,分析幽默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最后探究作者采用幽默作为表现手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幽默是诙谐与机智的结合体。幽默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也成为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是国际性艺术,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幽默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在幽默翻译的过程中,幽默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丢失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幽默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在实践中出现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在新实践美学范畴体系里,幽默和滑稽属于实践不自由的形象显现的范畴,阳丑则属于反自由形象显现的范畴,它们同属喜剧性维度,喜剧性的本质在于它的滑稽和幽默,所显现的是人在矛盾倒错、荒谬乖讹之中的不自由境况。在喜剧性作品中,喜剧性是通过不自由状态的幽默滑稽与阳丑的三种反自由的形象来相互转化表现的。  相似文献   

15.
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鲜明的特点、泼辣的语言和淋漓尽致的嘲讽堪称是"黑色幽默"的经典性作品。在海勒的这部作品中,世界的荒诞集中体现在社会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矛盾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分析来展现黑色幽默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幽默在广告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不仅能够使消费者玩味生活中的俏皮幽默,还能有效完成广告诉求。幽默广告逐渐成为一种深受广告人喜欢的现代广告形式。本文重点从语言的歧义、Grice的"合作原则"、修辞手段等方面分析书面广告语中幽默产生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往学者们大多将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几乎没人关注幽默的神经心理加工过程。现代脑成像技术给学者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方式,有助于揭开幽默大脑加工的神秘面纱。尽管幽默的认知神经心理机制的研究已经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对人类幽默理解的系统认识,但目前还有很多可扩展的方向:首先,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都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外部效度存在问题,仅有个别研究着眼于儿童和老年人的幽默理解认知机制,应该开展针对其他年龄段的研究,从人类生命周期的角度整合不同年龄段的幽默理解神经心理加工机制发展变化的特点。其次,应着重结合汉语的特点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汉语幽默认知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对幽默的探讨与创建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他一方面把幽默放到话语产生与转换的结构域场中予以宏观阐释,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的层面上展开对幽默的具体解读。冷静、超脱与睿智,这是他幽默的基础。超越于知识分子道德与名誉的功利欲求之外,这是他敢于幽默的原因。“两脚踏东西文化”,这是他幽默与众不同的地方。鲁迅与左翼文艺工作者对林语堂的幽默观及其《论语》的批判,有明显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从模糊理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了幽默的模糊根源、模糊机制、常用的模糊手段和所起的语用功能,旨在阐明模糊性是幽默话语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王春燕 《东方论坛》2005,1(2):58-63
梁实秋散文的幽默特色表现为一种学者加绅士的雅隽风格和高贵品位.这种高品位幽默是一种与"俗幽默"相对的"雅幽默",与"市民幽默"相对的"贵族幽默".其散文的"雅幽默"与西方超现实幽默均表现为一种主体性精神和超越性品格的高雅品位与高贵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