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社会福利》2010,(4):61-62
2010年3月24-26日,福建省民政厅在漳州东山召开全省救助管理站长工作座谈会。省民政厅救助管理总站杨铁军站长主持会议,并着重阐述了三个问题:第一,救助管理工作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4,(9):12-41
在全国民政系统高扬"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旗帜,社会救助事业蓬勃兴旺,建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探索方兴未艾的形势下,民政部于2004年9月8日至10日在青岛隆重召开了全国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长杨衍银作了重要讲话,山东省民政厅等18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59个单位提交了书面经验交流材料。无论是典型发言,还是书面材料,都浓缩了全国民政战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新经验、新思想、新做法。本刊特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综合议题及城市低保、农村社会救助、扶贫超市以及捐助等单项议题,凝聚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以慈善救助、礼会互助为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当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多呈现救助手段单一、救助内容单一、救助形式单一,一般都停留在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质救助上,没有考虑不同救助对象之间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4.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3,(2):59-62
全国10个救助管理机构:倡议做好严寒天气及春节期间救助工作2013年2月5日,长春市救助管理站等10个救助管理机构发出倡议书,倡议全国救助管理站及广大同仁坚持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继续做好严寒天气及春节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节、过冬;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通过宣传春节期间救助服务、设立"救助站开放日"等方式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为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科学发  相似文献   

5.
许三春 《社科纵横》2013,(6):141-143
传统中国的医疗救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社会、国家与宗教组织。不同时期医疗救助的主体不同。不断发展的道教、佛教等宗教组织成为最初的医疗提供者。唐宋之际,政府主导了医疗救助事业的发展,而明清时期,地方精英取代政府成为医疗救助的主体。这些医疗救助的特点是:都没有摆脱传统的慈善救助的形象;救助的对象是被动参与的,缺乏积极主动的医疗;不同的救助主体的动机与目的有异。这些有限的医疗救助并不能解决民众的医疗问题,他们仍然依靠土方、验方、信神和巫术来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救助的外延,则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和其他针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扶助措施。  相似文献   

7.
3月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古今中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所以,政府和社会对这部分困难群众进行救助,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陈娜 《社会福利》2010,(9):59-59
为拓展社会救助资金募集渠道,南川区积极推进乡镇稻草援助中心建设,形成了稻草援助中心与慈善组织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慈善救助网络,初步建立了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相结合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2,(11):28-30
构建“五位”一体救助体系 推进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 针对过去社会救助工作覆盖面窄、救助力量分散、制度不完善、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本着多层面、全覆盖、高效率、求实效的原则,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对各类救助资源进行了整合创新,建立并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的“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波 《社会福利》2008,(10):11-11
党的十七大提出"着力进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为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救助管理工作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1.
刘凤  于丹 《学术交流》2015,(4):155-159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非政府组织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公共事务中,业已成为国家在困境儿童救助领域的有力补充。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领域,虽然非政府组织的救助范围广泛、救助形式多元化,救助工作人员趋于年轻化和高素质化,但总体上,依然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衡、管理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面临着独立性与自治性缺失、资金匮乏与公民慈善意识、教育观念落后等制约着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的因素。基于此,欲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提高困境儿童的救助效能,非政府组织要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构建困境儿童救助预防机制;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健全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金娜 《社会福利》2011,(7):56-56
社区救助是建立在社区层面的社会救助,是社区为履行国家和社会责任,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运行于社区之中的社会救助制度。通常是指社区内的居民成员在享受了国家和单位及社团的保障待遇同时,因各种原因造成临时或长期的特殊困难,影响本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社区给予的一种补充的救助。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8月1日开始实行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这是一次针对城市流浪乞讨管理体制的大改革,一改强制性收容为关爱性救助,它的改革和变更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反映政府了对人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各地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及时规范工作方式,国务院委托民政部派出工作组赴各省进行调研。2003年8月16日至24日,工作组对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昌图县,吉林省的长春市、四平市、扶余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海林县等三省九地的省会城市、社会救助任务较重的地级市、与外省(地)毗邻的交通要道县城进行了考察、调研,摸清东北三省一个月来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为今后的救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形成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结对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等十大救助体系,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印度占世界人口总数约40%,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流浪儿童数量都很庞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流浪儿童基本情况、政府救助、非政府救助等情况,借鉴印度的一些救助措施、救助理念,推动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占世界人口总数约40%,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流浪儿童数量都很庞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流浪儿童基本情况、政府救助、非政府救助等情况,借鉴印度的一些救助措施、救助理念,推动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山西省得以逐渐完善,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但终因社会救助缺乏统一的救助法规、现有政策法规出自不同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多重部门操作等原因,目前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本文立足于山西省社会救助现状,针对目前山西省社会救助立法、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建立山西省新型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张达 《社会工作》2011,(9):81-83
享有社会救助是农民工的一项权利。国家和社会正在共同解决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要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必须走法治之路,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救助的责任和能力,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民工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农民工在得到社会救助之前和之后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张达 《社会工作》2011,(18):81-83
享有社会救助是农民工的一项权利。国家和社会正在共同解决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要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必须走法治之路,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救助的责任和能力,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民工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农民工在得到社会救助之前和之后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