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蔺桃 《金色年华》2008,(7):31-33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1050万名,而全国普通高校共安排招生计划599万名。这意味着,仍然有451万名考生将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对于这451万人来说,他们同样为高考奋斗了一年甚至多年。曾经的艰辛付出与如今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形成了强烈反差,再加上要背负着无颜面对父母的压力,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刚毕业那阵子,只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稍一不如意立刻炒老板鱿鱼,没到半年,我已换了四五个工作单位了。本来,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了一家儿童读物出版社当编辑。这个出版社人不多,只有4个人。出版社条件很差,租了二间居民住宅充当办公...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0,(6):74-74
哈佛大学曾对100名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向每个人提出了同一个问题:“10年以后,你希望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学生们都说想得到财富、荣誉,希望去经营大公司,或者从事能影响和主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关注2002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昕 《职业》2002,(5):4-6
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总数123万,尽管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但他们已经成为春节以后的热点人物,并且,还要热上一段时间。在近期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上肯定有他们的踪影;在马路上看到的急匆匆赶路的那个男孩,在单位门前徘徊的那个女孩,或许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就是2002届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问题,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国家几大部委联合发文,不仅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甚至亲朋好友,都已经发动,只为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他们,我走进他们中间采访,并且,先后在北京、天津的三所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我还通过面谈、电话交谈等多种方式,对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的大学主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老师进行采访,同时也采访了前来北京求职的河北、云南、黑龙江等地的大学生。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这届大学毕业生及其就业问题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5.
5月13日是小波的生日,一帮朋友在人民大学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纪念活动,下面是我的致辞: 王小波身后出现了一个奇特而略带神秘感的现象,那就是,有不少读者不约而同表达过这样一种感觉: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这些人从别人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同类。我们当然知道,这些人并不是什么圣殿骑士,他们也没有什么关于圣杯的秘密盟誓,那么,这些人所感觉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他们引为同道的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使我陷入沉思。想来想去,想到了下面一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问题的正确谜底:  相似文献   

6.
球迷综合症     
木勺 《女性天地》2014,(8):10-11
时间过去大半个月,世界杯的喧嚣还没有完全沉寂,很多人还沉浸在对这一个月来的美好回忆之中。对很多球迷来说,这是四年一度的狂欢,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在冠军捧起世界杯的同时,他们的身体成了“世界悲”。在地球另一端历时一个月的球赛,到底会给地球这一头的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又会怎样摆弄我们的生物钟呢?  相似文献   

7.
罗利敏 《职业》2017,(2):80-81
"会计"这个词很多人对它都不陌生,但要说清楚会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相信大多数人又不能讲明白.对第一次接触、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中职学生来说,会计是陌生的.他们在真正学习之前,都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好奇心引导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他们以后对会计这门课的兴趣.我们应该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把专业的会计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实实在在有用的知识技能,实现教育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栅栏西街原广德楼这地界儿,近几年有种现象非常奇怪,出了灯子家的胡同往南拐,每天总能看到一些形色匆匆的人在西街和朱家胡同交叉口,一块稍微宽敞点的地方,三五成群地站着,指手画脚地谈着什么事情。胡同里的老户对于这些人瞧不上眼,说他们是神经病,骗子,饭都吃不饱,快“卧倒”了,还动不动就谈几个亿的生意,“什么南水北调了,给长城贴瓷砖,哪儿挨哪儿呀”。赵想去探个究竟,瞅了个机会走到两位谈兴正浓的外地人身边。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中国读者在微信和微博中迅速传播了这一消息,一两天内,就有近10万网民加入讨论,惋惜大师的逝去。 我在微信上也转发了两篇纪念文章,静下来就在想:马尔克斯对我们,对中国文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无边的心灵     
2007年10月7日凌晨时分,四五个醉醺醺的年轻人来到了巴黎奥赛博物馆的旁边,他们打破一扇后门之后,堂而皇之地闯入了馆内。谁也不知道他们想做些什么——要知道,这里珍藏的每一件艺术品都价值不菲,几个人跌跌撞撞,令人胆战心惊,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陈田立 《职业》2013,(10):44-45
职场人都面临过跳槽这一问题,有些企业或行业不喜欢跳槽过多的人,因为这意味着对企业缺少忠诚度;而有一些企业或行业却恰恰喜欢有较多跳槽经历的人,企业认为他们经历得多、见多识广,更具有丰富的经验。有价值的跳槽有助于人才的增值,这就好似资本一样,只有当流动起来的时候才会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应该拒绝跳槽,而应该拒绝没有价值的跳槽。  相似文献   

12.
一盅爱的蛊     
至今,他还清楚记得,爱上她的时候,周遭一片哗然,他们说:原来就是她呀。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们认识她,只是觉得意外,她不过中人之姿,身材一般,眉目里没有夺人心魄的妖娆,怎会成了一位标准钻石王老五掌心里的宝呢?曾有那么多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她的女子哭着喊着要嫁给他呀?可他,就是爱她,爱得披荆斩棘地穿越了家人的阻拦,娶了她。婚后几年,他也曾无数次在深夜里回味别人的问:究竟爱她什么呢?一个没读过大学,喜欢走马路牙子、喜欢在阳台上种西红柿和茄子、不高兴了就会抓着他的手大哭的女子……她不懂喝茶,不会喝咖啡,觉得在西餐厅吃饭的人都假模…  相似文献   

13.
人生之价值     
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利,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这种分别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个问题也各有各的见解。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于他的心灵。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的心脏地带出现了旧中国圣人的雕像,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对于即将迈出校门的毕业生们而言,走出校门,开始另一段崭新的新生活,无疑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成功又是什么……之于年轻人,这都是一个新篇章。在此,让我们一起回顾去年夏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圣母大学、亚利桑那州立、种子学校等高校,面向毕业生所讲述的他对于价值、坚持、成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走过60年,回首100年。20世纪之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与充满矛盾的19世纪相比,20世纪是一个斩钉截铁的世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是一个由危机、战争和革命主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2000—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上升到413万,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近495万。就业压力的凸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企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业竞争的残酷,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样一个问题:在大学究竟应该学会什么?是知识?还是技能?还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五花八门。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多年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学会沟通、学会共处应该是大学时代学到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4,(10):11-13
社会转型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社区工作者对于行政类和自治类以外的公共服务事项往往心有余力不足。与此同时,带着专业技能和职业理想进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却不得不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专业的用武之地在哪里?面对在许多社区出现的社会工作行政化趋向以及社会工作者被视为辅助性人员的困惑,我们有必要思考,在这背后,究竟有哪些角色厘定与观念认知上的错位?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平台和服务目标,他们之间应该有理想的协作模式,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当那场史无前例的动乱来临时.六九届人刚读完小学六年级。他们茫然无措地看着周围的变化,充满了兴奋、好奇、恐怖和惊骇。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闹不明白.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那就更遑论只有小学文化的六九届人了。就在这场暴风骤雨的洗礼中,六九届人开始了他们的青春期。由于造反在家“赋闲”两年.“复课闹革命”又让他们在学校读了一年多毛主席语  相似文献   

20.
一个问题常常萦绕着我:一些大革命大运动的参加者总是以四、五十岁以下的人为主体;特别是在近代社会以后,这些革命或运动又每每与青年人保持着某种天然联系——这是为什么?当今天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和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时,我又产生了探索其中奥秘的念头。我想,除了政治学的观点和阶级斗争分析理论,是否还可以运用青年学的眼光和代际分析方法对这些历史作一番再认识呢?有这种可能,也有这种必要,以新的思维视角对1789年和1919年的先烈们作一次新的祭奠。我们要祭奠的是一些什么人呢? 法国大革命的参加者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对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政治身份,我们已经有过很多的研究。然而,他们是在人生什么阶段投入革命的?他们在年龄上有什么特点及其这些特点与革命有些什么关系?对于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