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继迁  赵志鹏 《南都学坛》2012,32(2):107-112
利用对江苏省常州市小庙村村民的调查数据,研究村民的不同个体特征与其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表明:村民的政治面貌、有产权住房数等因素与村民的阶层认同关系不大,村民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文化程度、从事职业、月收入水平、家庭月消费水平等变量则与村民阶层认同关系密切。男性村民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女性村民;青年和中年村民认同的阶层地位明显高于老年和未成年村民;已有城市户口的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显著高于农村户口村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村民认同的阶层地位较低,随着学历的提高,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显著升高;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村民,阶层认同最高,其次是个体经营者和公司职员,工厂工人和无业者等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较低;月收入越高的村民,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明显高于收入低的村民;家庭消费水平越高的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明显高于家庭消费水平较低的村民。  相似文献   

2.
花卉世界,品种繁多。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花卉的喜爱和厌恶就存在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花卉语和各具特色的花卉语文化。本文分析了不同民族对花卉不同态度的一些原因和花卉语的象征意义,介绍了花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独特作用和在英语等文学语言中的应用,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的感知存在着差异,这在不同民族的被调查对象身上也有所反映。然而,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感知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91.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9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91.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该祭祀炎黄二帝,71.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祭祀炎黄二帝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这说明对中国各民族成员来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记忆,炎黄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将调查数据以生活环境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广东农村民间潜藏着丰富的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较少看重物质层面的花文化,城镇生活环境将引起对非物质层面花文化的淡漠但将促进花卉的销售。建议开发广东农村民间花文化的多样性价值,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花卉市场的繁荣,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吸纳世界优秀文化,为广东花卉产业的发展注入持久的新能源、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和分析 ,发现专职人员较兼职人员表现出较高的忧虑性和紧张困扰 ;而不同学历层次人员的人格因素水平也是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提高的。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学历层次、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 ,以期构建并优化教学管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1.中国居民有一个很显著的消费特征,就是偏爱攀比。按照正常的消费规律,人们的消费受收入、文化程度、爱好等因素的决定,社会全体居民的消费依收入、文化程度、爱好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层次和形式。但中国居民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消费准则是:人有我有,只要有办法可施,决不在那些显眼的消费方面,显得比别人低一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农村消费结构的转变,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相关群体、经济环境特征和消费习惯等5个方面共选取14个变量建立Probit模型,对江西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家庭享受型家电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家庭享受型家电购买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具体而言,高收入户享受型家电购买主要受相关群体、经济环境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中等收入户主要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而低收入户主要受相关群体、年龄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据此,提出企业进一步开拓江西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逐渐从起点基本相同的利益阶层分化为不同层次的利益个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是造成分化的隐形因素.无论是以学历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判断标准的表层文化体系,还是以民族、地域等人文特征划分的深层文化风格,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制约着农民工产业、地域、职业等身份的获得.文化背景差异造成了农民工群体在面对风险、利益及代际传承时经常出现两难选择,进退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对文化诱因的经济学梳理,本文认为教育是克服贫困的治本良药,不同教育层次和质量的提升是解决文化困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调查数据,研究技术工人的不同特征与其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表明,技术工人的户籍、婚姻状况等因素与其主观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不大;技术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资格等级、收入、从事当前工作的年限等因素则与之关系密切。女性技术工人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的技术工人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中低文化程度者;高收入技术工人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中低收入者;技术工人的年龄、从事当前工作的年限与他们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之间都呈现出一种U形相关状态;技术工人的职业资格等级与他们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形相关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为理论背景,首先梳理和计算了国内外定义下的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变化,发现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大小和变化方向随定义的不同而不同。绝对收入定义下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一般上升,相对收入定义下的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有可能下降,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可作为收入法定义的补充。目前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不足50%,全国和农村的比例更低。然后基于收入拟合方法下的中国收入分布变迁情况得出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较低的原因是收入逐渐集中于高收入阶层,最后从收入来源角度提出了降低对中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提高对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以及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经营净收入等措施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1.
论花卉的旅游审美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花卉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 ,具有“色、香、姿、韵”四个方面的旅游审美意义。花卉的色彩给人的美感最直接、最强烈 ,不同花色具有不同的感情象征意义。花卉的香味包括“香”与“味”两个方面 ,不同的香型具有不同的美感类型。花卉的姿态千变万化 ,因与季节无关而具有持久之美。花卉的风韵美是花卉各种自然属性美的凝聚和升华 ,是一种自然意态之美 ,它比花卉纯自然的美更具美学意义。由于作为欣赏对象的花卉是一种具有生命的自然之物 ,因而 ,花卉欣赏是一项特殊的审美认识活动 ,除了受审美主体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情绪条件等影响之外 ,还受自然条件和天时景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成都市周边农家乐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人口学特征、休闲动机、休闲时间和消费意愿等方面对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主要结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对农家乐休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探讨并提出农家乐休闲产品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一、大三的两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课堂录音、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分析研究英语教师针对不同能力和水平层次的学习者所采取的语言调整策略,以及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于教师语言调整的偏爱和需求。为探究课堂教师话语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研究将教师的语言调整情况与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偏好需求进行对...  相似文献   

14.
普拉斯诗中的死亡和复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诗歌给人的印象是充满了"死亡"的气息,然而死亡并非其终极目标。本文从她诗歌中一些意象入手,解析意象中以死亡为主题的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同时也是诗人对生命的体验,体现其对新生命的渴求。最后以《拉扎勒斯女士》一诗为例,探讨蕴含在普拉斯诗中的复活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首次就业期望收入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中国高校实行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对首次就业收入的期望,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之一.调查数据表明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对首次就业收入的期望是不同的,同时大学生首次就业期望收入总体是较理性的、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诗歌给人的印象是充满了"死亡"的气息,然而死亡并非其终极目标。本文从她诗歌中一些意象入手,解析意象中以死亡为主题的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同时也是诗人对生命的体验,体现其对新生命的渴求。最后以《拉扎勒斯女士》一诗为例,探讨蕴含在普拉斯诗中的复活意识。  相似文献   

17.
据广东省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本科学历教师与专科学历教师在学历继续教育计划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教龄、学校性质和学校层次对本专科教师的学历继续教育计划都有显著影响,区域类型、学校位置和教师性别因素仅对本科教师有显著影响;学历继续教育的条件对教师学历继续教育计划并没有显著影响;学历继续教育的效果评价对专科教师的学历继续教育计划没有显著影响,本科教师则会关注学历继续教育对工作的直接影响.建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区域类型、学校位置、学校性质、学校层次等因素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历继续教育激励和促进措施,积极与提供教师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的高校合作,针对在职本科学历教师设计专门的研究生教育产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收入流动性与居民经济地位的动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HNS数据,对1989—2009年间中国农村的收入流动性与居民经济地位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整体上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不断下降且趋于稳定的态势,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收入流动性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此外,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流动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中等收入阶层的流动性最高,而最高收入阶层的流动性最低。(2)2006年之前收入流动性基本上有利于大多数农村居民经济地位的改善,但是2006年之后则不利于居民经济地位的改善。此外,1989—2006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地位的改善更多地来自于较低收入阶层以及最低收入阶层强有力的向上流动的推动。(3)不同收入阶层经济地位的动态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最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较最高收入阶层向下流动要相对更为强势;较高和较低收入阶层向底层分化的态势日益明显;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不容易巩固,其经济地位改善的前景不明朗。  相似文献   

19.
在新就业形态下,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对于推进市民化和社会融合尤为重要。以中国电商之都——杭州市的电子商务及其衍生产业从业人员为观察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呈年轻化和中高学历的趋势,但现代性偏低,地域文化融合度及社会参与度不高。从业者用高强度劳动换来短期相对较高收入,并从整体上支撑着城市便捷的生活,但他们的就业和收入不稳定,传统劳动法规对其工作时长、工伤保障等劳动权益的界定模糊。为缓解新就业形态下社会结构和阶层断裂和固化的矛盾,增强从业者的城市归属感,需格外关注新业态中低端从业人员的住宿环境、社会保障、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范围内 ,对不同职业和经济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现状的多阶层抽样调查分析表明 ,职业与收入的差异与体育消费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而且 ,我国不同职业和不同经济收入的群体的体育消费各具特点。弄清楚这些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