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正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
孙犁小说历来以塑造恶劣战争环境中乐观健康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劳动妇女内在的心灵美和人情美、并以此来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深读孙犁的小说,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美与丑、好与坏泾渭分明;政治与道德、外表与内心简单浅薄,这显然违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20世纪50年代初在《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中,在人物俗儿和小满儿的身上,孙犁一改以往二元对立的人物创造模式,使这两个人物比以前创造的任何女性人物都要复杂和丰满,这也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成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对死亡极尽笔墨地刻意渲染,其用意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困惑。鲁迅通过对死亡本身的叙述,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这一人类困惑并永远困惑的哲学命题,而鲁迅又将这一命题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探寻。这也是处于精神困境中的鲁迅对自我处境的挣扎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郑春凤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赵树理把女性的解放或表述为女人与女人之间关系的调整 ,或表述为男人对女人的救赎 ,在这两种表述中 ,作者所关注的始终是女性的政治解放 ,而忽略了女性的精神解放。在这种选择中赵树理的心态是复杂的 :一方面他已预感或感受到了革命摧毁旧有文化秩序的威力 ,使他心甘情愿地去抒写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民间的道德准则对他的束缚 ,从而使他的男权文化意识在作品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王向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4):41-45
自称“中性作家”的须一瓜内心其实翻卷着女性主义的激情。她固然不像女性主义写作者徐坤、张抗抗那样刻意塑造“作女”形象、讲述性别寓言,但于不自觉中,她多方面深度接触并探求着女性主义话题的解答,比如弱势人群中埋藏至深的性别压榨,女性自身在性别牢笼建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瓦解男权文化控制的可能方式等,“在在直逼灵魂”,催人警醒。 相似文献
5.
邓云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在《呐喊》和《傍徨》中,主人公以知识分子为主。而这些知识者又几乎无例外地具有“孤独”的精神特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引人注目的“孤独者”形象系列。魏连殳、吕纬甫、涓生、子君、狂人、夏瑜、孔乙己……都是读者所热爱、同情、评论界所热衷评说的形象。综观几十年众说纷纭的 评价,对这类形象的认识,虽然褒贬程度不一,但认识的焦点多集中在对“孤独者”的“孤独感”的分析上,并对此形成了一些代表观点,如“孤独感”是因脱离群众造成;“孤独感”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局限性;鲁迅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玮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92-94
在西方文学的传统中,女性拯救一直是个不变的主题。《城堡》中的女性和《伤逝》中的子君,对于主人公来说,都在一定意义上扮演着拯救者的形象。但她们最终都无力承担起拯救主人公命运的重任。卡夫卡内心深处强大的焦虑感,与鲁迅灵魂中的彷徨,不可避免地将个人的情绪书写融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是卡夫卡是面对内心焦虑和不安惶恐情绪的书写,而鲁迅对子君的塑造,则反映了他的爱情在新旧道德夹击下产生的灵魂中的矛盾、痛苦和焦虑。 相似文献
7.
李明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4):59-62
觉醒的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着力塑造描写的形象,这类知识分子也可称之为"孤独者",他们是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贡献的重要形象.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撞击,这些觉醒者们以"救国"、"救我"为己任,成为旧思想、旧秩序的反叛者,但最终又成为"孤独者",又都走上了从追寻到幻灭、从希望到绝望的人生道路,形成"圆圈"的生命模式.造成这类知识分子人生历程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有鲁迅创作这类小说形象时的心态因素,更有当时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喻世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关注国民精神状态是《呐喊》、《彷徨》大多数小说叙事的焦点。对大众无法救赎的灵魂 ,鲁迅表现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沉痛 ;先驱们“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剧 ,使鲁迅感到了置身于荒原的孤单。这种荒原意识既与鲁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更与他早期的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女性身体叙事的文本中,透过对女性饥饿之躯、欲望之躯和疾病之躯的叙述,使女性身体承载了"思想启蒙"的隐喻,肯定女性的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并书写了男性角色在对待女性问题上所作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女性饥饿之躯的叙事,揭露了男权社会的经济剥削造成女性物质生存困境的罪恶,女性必须争取平等的经济地位,才能真正成为和男性一样的主体性而非只是客体的存在。女性欲望之躯的叙事,揭破女性的欲望压抑与男性的欲望消费的阴谋,发现其中的性别寓言以及男权权力话语的分散与播撒。女性疾病之躯的叙事,由女性身体的疾病痛楚透析疾病的文化隐喻,由人的生理疾病联想到人的精神疾病,从原来的医治人的生理疾病转变到对人的精神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王悦华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36-38,49
在反映世情的小说中,"偷情"是较为常见的情节。偷情作为受到大众主流价值观绝对批判的行为,无疑是对家庭和伴侣的背叛,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对偷情行为的道德审视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人类对个体意识认识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女性作为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相对于男性而言的双重弱者,其个体意识的发展经历了艰难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斯蒂芬·金的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其独特的选材和对人性的解读和对自由深层思考成就了作者和作品,本文从主人公安迪的救赎入手,对小说中的人性和自由做深层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蒋德均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1):19-23
《伤逝》主要思想意义不仅在于歌颂“五.四”时期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勇气和行动,批评他们斗争的不彻底性,并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势力思想的黑暗和顽固,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能够把爱情和婚姻问题置于社会斗争的背景下,指出争取个性解放必须与争取整个社会的解放相联系,并提出了人的解放与现代化问题。鲁迅吸收了中西方小说在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的长处,创立了自己的风格。《伤逝》是一首悲壮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左翼乡土小说家在小说文本中,对中国农村女性的苦难命运和血泪痛史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揭露,试图以此唤起人们对于中国乡村女性的同情与关注。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其中揭示了女性在时代革命语境下所发生的一些新变,昭示出女性的解放之路,表现了她们在革命潮流推动下,自身身体意识的觉醒和为了求得自身解放所作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抗争。然而,女性的解放之路是坎坷曲折的,对于那些积极投身于革命阵营的女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白鹿原》与《长恨歌》先后于上世纪90年代问世,两部长篇小说都将笔触指向了“历史”,但两者对于历史的建构却是大相径庭:前者建构的历史是一种“斗争模式”,后者则是“合作关系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想象中,两位作家又分别塑造了“妖女”、“圣女”、“女人”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不同的历史想象与女性形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的性别意识话语,反映了女性主体建构的困境,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去完成女性自我建构的再度深思。 相似文献
16.
王建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6):40-43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一部分以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小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革命叙事背景下知识女性的成长特征:爱情与革命的二元对立、知识分子叙事态度的变化以及女性意识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潘颂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0):137-141
桂籍海外华文作家陈谦在自我审视与内心质询中实现了“自我”言说的建构,展演了跨越与交融的多重属性以及智性的生存哲学;通过细致而绵密的语言,陈谦的小说也表达了“跨域女性”心灵敏感而柔嫩的感知力。直击跨越中的内心真相,书写交融后的心理真实,陈谦小说通过文字还原跨文化场域间的心灵体验,最终建构起独特的书写“跨域女性”心灵世界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时代的原因,十七年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女性特征往往被弱化。小说《青春之歌》中,处于权威及主导地位的是革命与阶级斗争的话语,但在"革命"的规范下,我们仍可看出潜在的女性话语,爱情则是女性话语的显现。 相似文献
19.
梁小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31-134
左翼小说中女性的成长叙事,虽深受"革命+恋爱"公式的影响,但却无法用一种单一的模式来统辖,因创作者的性别差异而在文本中呈现复杂面貌。从成长视角探究左翼小说中女性的成长经验、生存状况、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与自我建构,有利于从性别视阈折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特征,并挖掘女性成长背后隐含的性别权力与公共政治是如何介入并影响、改造女性成长叙事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阅读了丁玲早期女性小说本文 ,指出莎菲们的逃亡与孤独既是女性现代自我意识觉醒后女性自我坚守、选择的结果 ,也是女性以此方式拒绝、抗争社会异化与抹杀女性自我意识的结果。逃亡与孤独 ,也是女性现代本文叙事的一种策略 ,它们寄寓着现代女性的欲望话语 ,以此反抗、颠覆排斥她们成长为现代女性主体的父权话语与男性神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