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核心,佛山祠堂文化通过它的布局构造及祠堂内的布设体现其特色;通过增强文化的传承意识、深化道德观与法制观、彰显凝聚力与向心力来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泉州这样一个多种宗教相并存的城市,回族祠堂建筑有其特殊的审美文化特性。回族祠堂建筑是泉州传统血缘、宗教、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的传承性要求我们在展望泉州回族祠堂建筑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对祠堂建筑的当今价值进行探讨。现以侨乡泉州的回族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对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典型——丁氏回族祠堂——的审美文化进行美学特征探讨,并对其当代意义和保护与开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宗族社会中,祠堂可谓有其特殊的文化功能。它象征着祖先,象征着宗族组织,所谓“祠堂乃祖先凭依之所,又为至公执法之处”;它既是宗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又是宗族首领代表祖先执行族权、体现宗族尊卑长幼之  相似文献   

4.
吴作秋 《源流》2023,(11):48-50
<正>每当谈起革命遗址,总会令人联想起城乡普遍存在的祠堂。祠堂,作为一个生活群落纪念先祖、弘扬孝道和族亲会聚的场所,以其特有的功能和环境条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许多祠堂成为见证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5.
移民村落中的建筑景观具有复杂的特征,并非不同地域风格的简单混合,地域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特性以及相互关系,对其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太湖流域是中国历史上移民南迁途中的重要中转站和定居地,形成了“开放兼容”的地域文化,使移民村落中的建筑景观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尤其是祠堂建筑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复杂特征: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功能需求、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同一个建筑中和谐共存、兼容发展,体现了地域文化与移民文化的交融与共生。笔者以江苏镇江儒里村的张氏祠堂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在太湖流域的地域文化与移民文化的双重影响下,祠堂建筑在风格、功能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征。对太湖流域移民村落中宗族祠堂建筑特征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讨不同文化对建筑景观的影响,以及地域内建筑景观特征延续、变异的诱因与规律,也为不同地域内移民建筑的深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祠堂文化是以祠堂为载体,以祭祖、尊贤、求神等民俗方式沉淀而成的一种文化存在形式,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它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以地缘为纽带的集体主义文化相遇时,存在一定的紧张性,并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形成一定的政治风险。为此,必须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村落祠堂文化的现代功能转型;依法管理,促进和谐;加强科普工作;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威等方面来规避农村祠堂文化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7.
祠堂古建筑属民间民俗建筑,不仅体现着中国世代家族的意识,而且在建筑形体、建筑院落、建筑群落的格局中强化着宗族伦理观念。佛山地区祠堂十分普遍,其建筑或建筑群的形制与布局特色体现了岭南的人文景观、风土民俗,在此探讨祠堂建筑形制、格局所体现的岭南伦理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孝慈文化融入祠堂中,成为族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定势。从恭敬慈爱、承志守业、重祀追远三个方面阐释祠堂孝慈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对族人伦理道德观念产生的重要影响。祠堂孝慈文化独有的亲情感染力,可以促进个体道德自觉性的提升,进而为建立和谐的家庭代际关系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9.
濂溪祠堂考     
后世尊称理学鼻祖周敦颐为濂溪先生,随着他在思想史上地位的不断提高、理学思潮的兴盛和统治者关于祠堂制度的改变等,从南宋开始出现濂溪祠堂,明清时期,对濂溪祠堂的修缮各地一直都在进行。濂溪祠堂的地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四川、福建、湖北六地,修建者主要是地方官员。濂溪祠堂的兴起不仅是理学发展的结果,也客观上对理学的兴盛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晚清湘军的兴起带来湘乡县域宗族的发展,进而影响这一时期该地区祠堂的兴盛。通过对多个家族的族谱和现存祠堂进行考察和研究,得出晚清湘军时期湘乡县域的祠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为家族经济实力增强,宗族内原本合祀一庙的先祖分别建专祠祭祀,祠堂数目激增;祠堂规模扩大,平面形制呈两翼扩展的地域特征;细部装饰多样化,体现出湘军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潮汕女祠是与男性祠堂相对的潮汕传统祠堂,肇创时间失考,自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祠堂文化的繁荣应运而荣,其数量虽占少数,远不及男祠,却是潮汕祠堂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成为地方历史人文的独特组成部分。潮汕女祠文化繁荣主要有四个原因:中华崇尚孝道的文化传统、明代中期礼制的许可、明清时期潮汕地方社会的发展以及明末揭阳名宦先贤对"庶文化"的申倡,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分析,从地方人文因素角度对后两个原因展开论述,为潮汕传统祠堂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在汉代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从丧俗研究出发,祠堂是祠祭死者的重要场所,墓室是墓主灵魂的安乐处;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汉人则通过祠祭与墓葬希望死者之魂尽快归来,无妄行,在自己的墓室——"幸福家园"中安心生活。本文试从墓上到墓下的转变,意在揭示汉人对生死的理解和早期道教《太平经》对这一时期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与华南或江南不同,明清时期的华北宗族并不将祠堂视为宗族的象征和标志,而是以祖茔作为宗族的主要载体和活动中心。而围绕祖茔展开的墓祭活动,则实现了宗族的构建、维系与组织化。墓祭不仅将散处各村的族人组织起来、将族人的祖先认同实际转化成了宗族认同,还在祭祀之余管理族人、处理宗族公共事务。可见,华北宗族的墓祭活动在实际上完成了祠堂应有的功能和职责。以祖茔为宗族象征、以墓祭为核心活动,构成了华北宗族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徽州宗族祠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现象。本文探讨了徽州宗族祠堂的兴起时代、建造规模、建筑装饰及其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作者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夏言进行民间祭祖札制改革以后,徽州宗族出现了大建祠堂的热潮;徽州宗族祠堂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建筑耗费惊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所引起的徽州社会变化,冲击了徽州的宗族统治,因此许多宗族集团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强宗族观念和宗族团结,巩固宗族组织和宗族制度。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天柱是边疆社会碑刻运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该地举凡示禁、褒奖、布告、判案、林木保护、移风易俗、筑路修桥、捐资助学、宗族迁徙、祠堂修缮、寺庙宫观之修建,等等,民众无不刻碑勒石,以示郑重。究其分类言之,又大体可分为官府告示类、乡规民约类、路桥井渡类、学校教育类、祠堂宗族类、寺观庙宇类等六大类。这些作为乡村社会公共信息发布或传播媒介的碑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鄂东南传统民居聚落的内外空间选择及祠堂具有文化生态功能,自然、人文要素对鄂东南地区民居聚落文化生态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传统文化生态系统与山地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宗族是由族和房等支系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比如公共祭祀田和义田,有社会互助功能和文化教化功能,由族长和宗正管理,并且有规则保证其实施的一种社会组织。而族产作为家族或宗族的共有财产,主要有义庄田、祠堂田等。由于族产管理者如族长的权力很难受到限制,而族产本身处于流动中,所有权不确定,因此在族产所有与使用上发生了不少纠纷。尽管清代国家法与家法族规对此有不少规定,但是其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18.
姓氏地理     
中国人的姓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血缘纽带。温州农村多聚族群居,各族均设有祠堂。每逢过年过节,外出打工的人们回乡,也大多在祠堂里聚宴,依到席人数分摊费用,晚上则放电影或上演社戏。有些生意人干脆把上祠堂的活动当作生意信息交流会,因为把业务交给同宗同姓氏的人做,心里感到可靠。  相似文献   

19.
正在乡土时代,祠堂是家族聚会的堂皇之地。作为中国古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多有占地广、规模大、建筑讲究和气派恢宏的特征。时光带走了族规家法和统领一方的威严,它们历经岁月沧桑和劫难,带着移民和家族的传奇故事幸存下来,今天仍以静默的姿态,傲立在新貌的古镇里,成为华夏青山绿水间一道独特的风景。家族的发祥之地祠堂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性建筑,是一个家族的"发祥地"。过去的家训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往往在祠堂这个处所中被展现得淋  相似文献   

20.
《风雨祠堂》是甬剧编剧名家王信厚以迪伦马特《贵妇还乡》为蓝本成功改编的剧作,标志着甬剧在剧本创作上达到的新高度。对比分析《风雨祠堂》与《贵妇还乡》在文化结构、艺术技巧与人物形象等方面表现的区别,探究甬剧在改编外来剧作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