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顾梅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78-81
误读是中西文学阅读中亘古就有的现象 ,不过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当 代。误读产生有着一定的时代、民族、个人因素。误读产生在创新的基础上 ,并且开拓了审美领域 ,挖掘出了新意。不过误读存在着正误与反误 ,而且过于强调误读的超越往往会忽视继承。面对误读 ,要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总原则 ,并全面对待不同个性化的阅读 ,树立正确的误读观 ,使社会主义文学阅读园地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2.
史英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64
焦仲卿是《孔雀东南飞的》男主人公,他深爱妻子,淡薄功名,顺从母亲,但当爱情被迫夭折之时,焦仲卿丢弃了软弱乃至生命,以死殉情,成就了坚强。他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叛逆,为维护爱情,他从他所属的那个阶层一步步脱离出来,然后猛一转身,当众棒击,焦仲卿更加深化了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不能仅以软弱评价他,应看到其性格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他是勇士。 相似文献
3.
4.
刘玉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徘徊”的本义是回旋往复,最初主要描写动物及自然的风等客观事物,以后逐渐用来写人。现存汉乐府民歌里的“徘徊”,一是兴起或烘托气氛;二是描写可见的外部行为动作。从建安到两晋的诗歌里,“徘徊”虽有了揭示人物情感的作用,但还没有明显的“犹豫不决”的意义。焦仲卿的“徘徊”主要是选择殉情的方式和地点,不能理解为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6):721-725
通常存在于阅读活动中的"误读"现象,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领域中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他者文化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变异性理解。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文化交往的客观条件以及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是导致误读产生的主要原因。对误读的研究和关注是当代意识的产物,反映出对文化差异性的重视。误读的创造性意义在于,它往往是对被理解的文化主体的一种丰富和扩展,也是打破不同文化间无联系状态、导致认同和理解并产生新的文化内容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程国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央视播音员、主持人是有声语言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其读音是规范、标准的,但也有很多疏漏,存在不少误读现象。综合分析其致误原因,主要有多音误读、声调误读、声母误读、特殊词语误读。 相似文献
7.
尹一兵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1):44-46
文本的唯一性和读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多元解读与误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过度”阐释将会使多元解读演变成误读。误读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防止“曲读”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并尽量做到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意图。 相似文献
8.
潘皓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3,16(6):721-725
通常存在于阅读活动中的“误读”现象,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领域中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他者文化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变异性理解。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文化交往的客观条件以及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是导致误读产生的主要原因。对误读的研究和关注是当代意识的产物,反映出对文化差异性的重视。误读的创造性意义在于,它往往是对被理解的文化主体的一种丰富和扩展,也是打破不同文化间无联系状态、导致认同和理解并产生新的文化内容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田皓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4):80-83
PSC中字词误读现象突出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试人的等级水平。因此 ,归纳误读类型 ,分析误读原因 ,探求减少误读的对策 ,对提高PSC成绩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成语中的异读词在语言生活中很容易发生误读,误读的主要原因是或专有名词的特殊读音,或古音通假,或语体差异,或古音破读,或古书面读音,或汉字简化。要消除这些误读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方面是修订异读词审定标准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11.
刘润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99-103
本文论述了《焦仲卿妻》的一大艺术特色戏剧性叙事。即说明它的完整的闭合式情节结构,它的人物语言的作用,它的既合乎情理、又有偶然“意外”的情节以及叙述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小说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建忠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4):58-63
异质文化间的文学翻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读”。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对“文化误读”进行研究,对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误读作为一种文学接受现象对文化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误读可能促进文本阅读的创新、文本创作的丰富以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可能破坏对原文本的审美内涵和价值的理解,阻滞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误读观,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8-162
误读理论是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涵盖了不确定性、互文性、反形而上学等重要解构思想。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文学接受的角度,认为误读是读者对具有“召唤结构”的文本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作不同“填充”,区别于作者原意,也区别于杜撰;二是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误读理论在此作为比较文学方法论而受到重视;三是对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对单个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著的系统研究,还需要加强对解构主义误读理论内在体系的研究,增进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叶橹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3):5-7
诗歌阅读中的“误读”,无论是读者的有意为之或无意中的“歪打正着”,指的都是读者在对诗意的理解上与作者本意不一致。之所以会发生“误读”,是因为读者从诗中读出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而以自身的联想力丰富、补充了作者的诗意内涵。可以说,误读难以避免,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它应该出现在率性而为的状态之下,而不是出于无知或有知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鲁小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98-102
《西游记》是否为"辅教"之书,乃学术史的一桩公案。这一公案形成的文本原因,在于《西游记》具有似佛非佛、似道非道的表象,论争各方皆能从中找到"立"和"破"的依据。《西游记》驳杂的宗教表象是对宗教经典、人物和故事的"误读",小说也由此具备了解构主义特征。表现之一是"新的文本的产生",之二是宗教意义的消解。故而,无论视《西游记》为佛教书,还是道教书,任何试图将其定于一尊的努力,皆与《西游记》的解构性质迥不相侔。 相似文献
17.
张莹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71-74
文化误读,从文化交流伊始,便无可规避地存在其历史进程中。由于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对他者文化真实而全面的认识,长期被传统观念斥责为错误的、负面的。文章试从文化相对主义,解构主义,哲学阐释学这三种不同理论纬度重新认识文化误读,并借此希望探索一条研究文化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