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英汉习语的对比与双向翻译研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利用隐喻认知研究英汉习语之异同及翻译还不曾有专题讨论.利用隐喻认知有利于对习语求本溯源从而深入分析掌握英汉习语的语源及语义,有利于把握英汉语习语之“形”“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把握翻译的生成路径,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更是人类认识自身与所处世界的重要的认知方式。英汉隐喻植根于各自鲜明的文化中,尽管存在很多相似处,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了特定的认知特点,导致英汉隐喻认知缺失。译者在弥补认知缺失的基础上,需完成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达到尽量保留隐喻特征,准确恰当地传达喻意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英汉隐喻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从认知角度来说,隐喻的翻译是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映射.本文基于隐喻作为修辞手法和认知方式的理论,重点从认知的新视角分析隐喻的英汉互译过程,以丰富的语料为例,详尽探讨英汉隐喻的翻译过程、策略和方法,灵活运用映射对等和偏移等效两种翻译方法,以准确传达意义,重塑文化意象,或适当修改意义将意义与形象完美结合,使原文信息得到准确完整的交流与共享,以促进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看英汉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指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了解世界.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有助于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深入探讨英汉隐喻之间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策略,将会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但英汉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习语的差异,因而形成英汉习语在语义上的不对应性.本文阐述了英汉习语在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上的区别;介绍了英汉习语在互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英汉习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文化差异构成习语翻译中的一大障碍.文章分析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英汉民族文化差异,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信息,英汉习语翻译主要采用直译法、替代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核心和精华部分的习语可以说是文化的结晶,蕴涵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恰当的英汉习语翻译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瑰宝。英汉习语翻译的优劣会影响翻译的质量。因此,了解习语的特征,掌握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注意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才会译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多种差异,在教学和翻译中要高度重视英汉两种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李秋杨  陈晨 《东方论坛》2010,(1):70-74,89
从汉英思维名词的角度看,思维概念的认知模式分为六种:思维是容器、思维是斗争、思维是有机体、思维是无生命的物体、思维是感觉、以及思维是身体。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基本上相同,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中会出现同样或类似的表达方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用推理视角出发,结合熊学亮的单项语境推导模式解读广告英语翻译,从而为广告英语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认知主体而言,存在着三个世界,即客现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其中认知世界是客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中介。翻译研究与翻译涉及的互动的多重世界,主要是两种语言语篇的语言世界及其反映的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紧密相关。语篇翻译译者应深入分析原文文本的微观语言世界,主要在预测目标读者所具备的认知世界知识和解读译文时可能获得的译文识解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在语篇表达上的异同,坚持译文与原文在语篇微观认知世界上的最佳相似性这一语篇翻译的认知啄刚,构建译文语篇的做观语言符号世界,借此译文读者便可能获得译者所期待的对译文语篇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形式的转换,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文化意象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积的文化环境中重新构建,而这一构建完全受到译语、译者及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制约.本文旨在对认知语境理论及其操作紧扣汉语古诗英译这一焦点进行阐述,并着重以此理论来探讨汉语古诗英译实属认知过程,从中发现极难克服的认知障碍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翻译认知结构在翻译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翻译认知结构是后继翻译学习和实践的核心条件,形成良好的翻译认知结构是翻译学习的核心任务。编制诊断性的测验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翻译认知结构,运用比较法能合理建构翻译认知结构,提倡复译能有效改善翻译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6.
将翻译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 ,实际上是探讨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 ,在翻译转换过程中 ,不管是始发语的理解还是目的语的产出都要受到认知的制约。翻译是人脑对语言、文字内涵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 ,只研究语言而不探讨思维不能诠释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内在规律在于人脑的思维 ,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翻译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科技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在翻译研究过程中 ,对心理因素的研究和调查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 ,排除译者的心理因素的干扰 ,本文试图通过认知的框架和基本概念来讨论译者在创造性翻译时的心理活动规律 ,并分析其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构翻译研究的认知图景 开创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概述认知语言学在翻译研究的作用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翻译研究正在发生“认知转向”。通过探讨翻译中“认知转向”的基本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作者从“格式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认知的隐喻与翻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认知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的作用。这给提倡重视“过程”,而不是“产品”的当代翻译研究提供了资源和拓展自身空间的契机。通过重构翻译的认知图景,作者认为,国内翻译研究正在发生“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讨论“心译”这种母语迁移形式在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客观性,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心译现象,重新界定心译的作用,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心译的积极作用,把其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学习策略,循序渐进地达到精通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