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会一直实行“街居制”管理体制。新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的居民结构和工作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在保持“街居制”架构下经历了三次变革,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管理关系不顺、职责不清等难题。为此,需要用新思维来突破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困境,而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改革需求,通过撤销街道办事处,重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王莹 《社会学》2007,(1):6-10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整体性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在以单位制为主、街道一居委会制为辅的体制基础之上,权力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行政化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遵循两大原则:1.政府行政性与社区自主性相结合;2.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城市社区是由一定数量的城市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具有文化维系力和内在互动关系,以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社区为其构成的基本要素。社区管理体制是由社区发展动力、利益主体、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城市宏观管理制度,我国特大型城市的社区管理体制正处于由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变的过渡形态,其客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社区制。社区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多元社区管理主体,表现为以政府为统筹,居民自治为原则,不同社区组织共同管理,使原有的条块化行政体系向多层次、多系统的管理体系方向发展。当前,社区管理主体的数量正迅速增加,但这并未削弱政府作为社区管理主要部门的地位。同时,这种多元化社区管理体系尚未通过行政规定或立法予以确认和规范,导致组织运作过程矛盾重重,未能实现多元化社区管理分工所带来的管理效益。探求科学有效的社区管理新模式成为改善城市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转向以“街居制”为主的制度变迁。由于“街居制”在运作中面临一些深层矛盾,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推进城市治理结构扁平化,有必要撤销街道办事处,由区政府直接指导社区建设,实行“二级政府、二级管理”体制。撤销街道办事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待于推进大部门体制、调整行政区划、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公私合作关系等配套改革相支持。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告别了“从摇篮到坟墓”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意味着要告别以“户籍制”、“单位制”为代表的严格的社会管理体制,意味着要告别全能政府,而原来由政府承担的某些任务必须由社会来完成。这样,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就空前加大了。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政府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方面的政策引导依然还是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6.
1999年,沈阳市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项大改革:“撤消”了2753个居委会,重新组建了1277个社区;在所有社区实行自治,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制,成立社区议事会、管委会、党组织,确立了决策、执行、监督、制约的机制,成为全国社区建设中敢于从体制上开刀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李光全 《城市》2015,(6):48-51
笔者以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为例,指出经济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必要性,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可行性。研究发现,权责利不统一的体制设置、人员编制问题制约了蓝色硅谷的长远发展。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协调的难度大成为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障碍。为更好地落实三中全会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经济新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带动作用,提出以区区合一推进管委会组织领导职能的加强、建立双主体合一模式,赋予硅谷核心区管委会独立财权、依托服务中心打造审批权承接平台、推进审批权限向一线下移、机构设置与用人体制凸显精简高效、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用人体制机制、创新干部选拔培养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梅林  翟婧彤  王振坡 《城市》2015,(9):43-48
随着我国新一轮涉及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及金融体系等诸多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构建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与周期,作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变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加强土地储备制度的科学性管理和预期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精明增长理念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指导,分析了当前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储备方式、土地储备规划及土地功能分区等问题,进而从城市发展需求估计和城市开发容量两方面系统构建土地储备的合理规模与周期的预测、评价体系,力求土地储备向精细化和过程化管理转变,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城市的“单位体制”开始松动,“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渐露倪端,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不断上升,民主意识和参与愿望越来越强。所有这一切,一方面冲破了传统社区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樊篱,另一方面又呼唤着建立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微型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体制选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雪辉  袁义才 《城市》2008,(1):26-30
当前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价格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但住房价格偏高、投机炒作严重、居民置业困难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将从城市住房的特殊属性分析出发.对国内外住房供应体制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分析我国住房体制选择的原则与方向.提出城市住房供应体制选择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