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49-52
本文对艺术社区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成都为案例,比对其他地区艺术社区发展状况,探讨成都地区艺术社区发展如何拓展地方文化特色,如何走向国际化道路问题,认为机制的引入是解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徐昌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413-414
中国社区建设已有近 2 0年的历史发展历程 ,成都社区建设也在这一进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然严重存在 ,本文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一些已严重阻碍社区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问题作了分析探讨 ,初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4.
5.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提高社区治理效能,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有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长期以来,成都市坚持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多元力量协同治理,持续创新社区治理方式。近年来,成都市更是把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主动谋篇布局,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成都翻译产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对成都翻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提出成都翻译产业的发展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为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全球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快速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和社区治理二者存在制约因素,导致基层党建在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面临功能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难、机制滞后、居民参与水平低等困境。成都市“一核多元、赋能基层”的发展治理模式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实施精细化治理,推动三治融合,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成都模式的启示就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目标、依托互动的工作平台、优化党建引领的领域、完善治理制度,最终实现基层党建引领能力与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9.
10.
彭红碧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4):39-41
成都花会是流行于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民俗节日.早在汉唐时期,青羊宫就出现花市.明清时期,赏花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民俗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成都花会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目前已形成龙泉桃花节、新津梨花节、彭州牡丹节、天台山茶花节等八大花会.随着花木产业的迅猛发展,成都2003年举办了首届花博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时爱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158-161
社区音乐艺术作为建设人文社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力量,为提升社区文化、打造人文社区、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与社区活动相结合的问题,论述了音乐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只有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使居民生活才能更丰富多彩,社区更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调整他们的价值趋向,起到统一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的作用。在社区开展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组织方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曾祥基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5):1-2,43
当前,为了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和机制,成都加强了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要相互对接.成都通过加大投入,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硬"环境水平和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15.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1):1-4
成都自古即有"天府"和"天府之国"之称,其最初得名略晚于关中,以后取代关中,这已成千古定论.根据苏秦、张良、诸葛亮之定义,所谓"天府"和"天府之国",必须具有"四塞之国"、 "沃野千里"、 "天子之都"三个标准.后来太原、北京、沈阳、江淮以南、闽中等地先后有"天府"之称,但均因缺乏其中一条或多条标准而够不上"天府"和"天府之国"之称谓,也自然为历史所淘汰.目前在成都未丧失上述条件前,来开展评选"新天府"活动则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贾秀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3-5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也必然带来社区建设模式的转型和社区运行机制的重建。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元。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区结构类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即正在由自然产业型向社会分层型转变。当前应着重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重建与再造,保障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吴传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323-3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把成都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的“和谐之都”,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为此,建设现代政府是构建和谐成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社区自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韦克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8-52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必然发展的结果与要求。社区自治不仅仅是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自治,其自治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还包括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以在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较为合理。社区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组织居民,利用社区中的一切组织和资源,使社区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促进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翻译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拓,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成都翻译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全球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该加强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业。 相似文献
20.
黄亮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84-86
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而艺术产业因为自身的特质和顾客购买模式等原因更需要聚集。艺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同时也为塑造缄市品牌、旧城改造提供了契机。当然,集群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