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有“吃素长寿”的说法。日常生活中确有不少老人坚持长期素食,不近肉食。其实这种做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饮食摄入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一不可。营养学家认为,合理营养应该坚持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的饮食原则,这才能使营养摄入全面,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动物蛋白质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利用价值高。肉食可为人体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而植物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利用率远不及动物蛋白质。长期素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使人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失衡,蛋白质入不敷出,造成…  相似文献   

2.
正远离腌制、烟熏,慎吃鱼子、鱼脑。目前,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常以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主,而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高血脂人群应选择低脂饮食以控制每日脂肪摄入,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鱼类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深受国人喜爱。鱼的种类很多,高血脂患者选择时有一定讲究。  相似文献   

3.
夏天为什么要特别补充维生素夏天天气炎热,很多孩子会出现食欲下降,挑食厌食的现象。他们往往不爱正餐,喜好冰淇淋等高热量零食,从而导致脂肪和糖分摄入过剩,而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则缺乏。  相似文献   

4.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1,(12):46-46
冬季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养生方法之一,它主要包括5个方面:1.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如羊肉、狗肉、甲鱼、虾、海参、枸杞、韭菜、糯米等。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人到了冬季,肌体为适应冬季寒冷的环境,消耗能量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因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太多,导致血脂过高而引发冠心病,所以有些中老年人认为只要吃素就能避免血脂增高,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确实,适当吃素对预防冠心病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吃素就得不偿失了。  相似文献   

6.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1,(5):58-58
患脂肪肝不一定少吃肉 脂肪肝患者要吃优质的蛋白质。每天保证摄入80~100克优质蛋白质,反而有利于清除肝内脂肪。这是因为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可增加载脂蛋白,特别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  相似文献   

7.
李明玉 《老年人》2006,(4):55-55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糖尿病专家于德民教授指出,门诊中有超过60%的糖尿病人存在饮食误区,这成为他们血糖达标的主要“绊脚石”。于教授说,所谓“的糖尿病饮食”,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均衡摄入的健康饮食。当前,糖尿病人普遍存在以下错误做法:认为淀粉可转化  相似文献   

8.
乌恩 《老年世界》2011,(3):46-46
热能 机体所需要的热能来源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被统称为“产热营养素”,它们在机体内经过许多生物氧化步骤,缓慢、逐步地释放出热能,习惯上用“千卡”作热能的单位(1千卡=4180焦耳),1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燃烧”所产生可被机体利用的热能分别为4千卡、9千卡和4千卡。这样,只要知道了摄入的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克数,  相似文献   

9.
水滴  晓晓 《女性大世界》2004,(4):120-121
同样是在减肥.为什么有的人就能痛快饮食而越吃越瘦,而有的人却谈吃色变?其实。掌握方法.讲求饮食结构,才是饮食瘦身的重要环节。稍稍改变惯常精细的饮食.增加粗粮.粗纤维等食品的摄入。让它们帮助你清理肠道.消除脂肪.你也可以畅食瘦身。  相似文献   

10.
营养新观念     
营养新观念张岳弛“富态”可能意味着营养不良人们常把体胖称为富态,似乎体胖便标志经济富裕,饮食富足,营养良好。但是中外营养专家认为:热能、蛋白质和脂肪的大量摄入会导致“发福”,而发胖的“富态”后面,往往有可能是微量营养素摄取不足。例如维生素A与铁、锌、...  相似文献   

11.
吃一包饼干,你知道自己摄入了多少克脂肪吗?在超市选购一包麦片,你会比较哪种的蛋白质含量更高吗?随着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的实施,这些问题将得到答案。从2013年1月1日起,在食品预包装上,大部分食品将被强制贴上"4+1"及更多信息的营养标签",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是指能量。这被誉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革命":从关注食品安全过渡到营养健康。现代社会,要想吃得营养、健康,应当从购买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正趋于年轻化。统计资料也显示,近年来,不少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失去生命。如今,中青年男性普遍应酬多,吃饭喝酒没有节制,造成脂肪摄入太多,加上运动不够、生活不规律、吸烟等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痛风等疾病也纷纷找上门。  相似文献   

13.
腰果所含的脂肪,大部分也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和心脏病的作用。而对于肉食摄入量极少的素食者来说,这正是他们极易缺乏的有益油脂。腰果所含的蛋白质是一般谷类作物的2倍之多,并且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与谷物中氨基酸的种类互补,因此,适当摄入腰果,对于以谷物、蔬菜为主的素食者来说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4.
正动脉硬化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变狭窄。以下"食战"术,在对抗动脉硬化中可取得不错的战绩。战术1:控制油脂类型与数量谋以往仅强调"每日摄入食用油不超过25克",却忽略了食用油的种类。近年来,国际营养学会提出了每日膳食脂肪(指膳食脂肪总量,并非仅指烹调油)的脂肪酸构成比概念,在"均衡"(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1∶1)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意义,建议在限制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热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一、对脂肪友好一点 莫要打着"健康"的旗号牺牲掉健康!节食和吃素是已经风靡了好一阵的"健康"风潮,殊不知它们会带来雌激素流失的恶果.雌激素是让女性丰满动人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多少又有赖于女性体形、皮下脂肪含量.除卵巢外,脂肪组织也是雌激素生成的一个来源,它有促使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能力;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发生紊乱,生殖机能当然也不例外,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排卵停止和生殖机能紊乱.而节食减肥多意味着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红肉怎么吃才安全按照膳食指南的推荐,人均每天摄人畜禽肉类的量为50~75克,约为4块红烧肉的量。大多数人面对美食总是难以抵制诱惑,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放心吃肉,健康的年轻人、活动量比较大的人可适当增加红肉的摄入;但老年人、消化能力差的、心脏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则要用白肉代替红肉,因为白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女性常常为了保持苗条的体形,吃得越来越少,但你可知道,吃得多固然会增加脂肪带来的烦恼,但吃得太少也会造成很多困扰。美国一份研究报告称,控制饱的激素同时也对生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当吃得太少时,对女性的危害有很多种,不可忽视。脱发对身体过瘦的人来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均供应不足,因此头发频繁脱落,发色也逐渐失去光泽。如果过分节食,头发则缺乏充足的营养补给,其中包括缺少铁的摄入,便会枯黄无泽,最后导致大量脱发。骨质疏松体瘦的女性髋骨骨折发生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高一倍以上,这是因为身材过瘦的人体内雌性激素水准不足,影响…  相似文献   

18.
魏开敏 《老年人》2003,(7):56-56
▲饮食治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尽量降低已升高的血脂,并维持营养上的合理需求。主要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并增加体力活动来达到热量平衡。具体的营养学指标是,日常饮食中脂肪成分不超过总热能的30%(肥胖患者不超过20%),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必须低于总热量的10%,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每天应限制在250毫克以下,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不少于350克。根据这一指标要求,饮食要较为清淡、少油腻,特别要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另外,研究表明,常食燕麦、大豆及其制品、鱼类、苹果、木耳、紫菜等食物,具…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宣扬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减肥膳食,要求限制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摄入,但可以自由摄取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这种减肥膳食最终被研究证明减的是体内水分而被人们冷落。在21世纪初期,改良版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悄然回潮。大批研究证明,改良后的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法能够较快地降低体重,而且并不会影响身体成分,也没有显著地升高血脂。于是,很多人又开始用这种方法来减肥。  相似文献   

20.
过节休息,大家都喜欢聚会聚餐,很容易导致“过节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下面几点你可要知道哦. 1.重点在于多吃原味食品 饮食清淡少油盐,调味太重的食物一律不碰或尽量少吃.医学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盐,会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吸收过剩的糖,则会转化为脂肪而沉积.另外,血糖增高会加重并发糖尿病肥胖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