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基调,主要表现为中国美学家们从现实的生存体验和个体感性生命的视角去思考美学问题,这种立足现实生存的美学理论在人生体验、生活改造和生命安顿这几个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以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现代新儒家美学源于地理疏离、情感疏离和文化疏离;作为体验之学,审美是对人生意义普遍性的发现;作为生命安顿,审美是对工具主义方法论的超越;由"感"而"信"则彰显了儒学的超越向度。现代新儒家以审美来重塑中国人的生活品格和精神世界,体现了现代中国美学精神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2.
方东美和唐君毅都是学贯东西的现代新儒家学者,晚年都在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中从事哲学玄思。他们都突破了传统的以道德为标准来衡量人生境界的局限,而从道德、认知、审美、宗教等不同角度来思考人生境界问题。他们都把人生境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以现实的物质世界为基础,而以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的形上境界为归宿。但他们在建立人生境界理论的方法、线索、角度、类型、思想来源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境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文学强调“境界”,我国现代大学者冯有兰先生更倡导“人生境界”之说。冯先生通过对“人生四境界”的划分,给予传统的圣贤思想以新而具体化阐释,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作了逐次超越或渐次提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提供思想启迪。为我们理解传统中国的人格理想开拓了一个新维度; 而现代以来人生意义的诸般讨论及困惑,也使得我们关注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似乎是一种必要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很早就把语言看作是生命本质的外在表达,在中和审美意识规约下儒家在对语言与生命关系思考中奠定了其节制、刚健的基本语言审美要求。儒家讲究人生修养与生命境界的提升,语言也会随着生命境界的提升不断中和不断超越显现不同境界。孔子的人生修养历程标示了儒家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生命状态,民族文化、民族生命具有传承性,儒家语言审美也在新时期作家中呈现三重美的境界。文章以阿城、李锐、刘恒、杨绛、汪曾祺、巴金为例阐明了儒家语言审美在新时期作家中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5.
人生境界说作为哲学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加以关注、探索和研究。哲学虽不等于人生境界,但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人生境界发生影响。人生境界不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需要人们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和积极思索才能确立。而人生境界一旦确立,其内在价值在人的社会生活和生命中影响深远。人生境界不仅内化着人的生活,让人的生活更丰富而深刻,提高着人的生存质量,让人在冷静、清醒中超越现状,追求和实现高质量的生活,而且也区别了人的生活,塑造着不同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6.
“道”的人生境界,其本质特征在于心灵状态的自由无羁,这在老庄是物我两忘、逍遥自适,在儒家是平和愉悦、从容中道。即道家以摆脱外在桎梏、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为超越,儒家以完美自身德性、体认无所不在的天理为超越。两者的价值观念不同,但超越的目的都在于认识人的本体的存在、追求一种人之为人的精神。正是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自足自恰的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7.
根据个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的高下,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而这实为一个自下而上的价值序列,隐含着"新理学"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将与此四层境界相对应的人格理解为愚人、常人、贤人和圣人,可以揭示出冯友兰哲学与儒家传统精神的契合相通.  相似文献   

8.
儒家生死观通过对死后世界的悬置,将生死关怀的重点转移到现实人生上来,强调人的道德属性,赋予人的生命以弘道的使命,并以三不朽为具体评价标准,阐释死而不朽的生命境界,为人们提供现实的超越追求。面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困惑,儒家的生死观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文化资源,为现代人的人生困惑和生死纠结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道德自我注重德性修养和自我完善,基于伦理自然主义、道德理性主义以及实践理性价值的确信,以尽性、穷理和践行相统一为内在修养途径。作为理想精神,道德自我表现为以精神性和社会性自我对感性欲望和个体利益的超越,以主体性和理想性自我对世俗功利以及制度规范的精神超越。在修养和超越中,道德自我不断提升精神和人格境界;在汲取传统儒家、道家人格和精神境界智慧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自我人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于:注重责任、服务社会的奉献境界,天、人、我一体的和谐与自由境界,生命不朽和价值永恒的完满境界。心性修养、内在超越和境界追求构成道德自我行为实践和价值实现的德性根基和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0.
儒家理想人格追求以人性善为基础和前提,以内圣外王为典范,以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为最终指向。儒家的道德修养,是由内到外、由性到德、由德到功,最后再返回天赋善性,即天人合一的过程。可见,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与人性善的假设及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追求具有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先生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的;"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的.就境界说,由于人对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可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妙的精神境界;就行为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必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只是一种平凡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40年代依据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而作为冯友兰先生“新理学”体系构成的“贞元六书”则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哲学。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最终仍要指向人生的问题,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到贞元六书之一的《新原人》,冯先生通过对已有的文化哲学的分析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构化出关于人生境界的体系界分,也最终将对文化哲学的探讨落实到对人主体本身的追问和思考上,这也表现出冯友兰先生对于复兴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和人主体价值的终极关切。  相似文献   

13.
从总体上来说,道家、医家都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哲学思路。但以《内经》为元典的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是合于天、人的共同运作规律,即医学之道主要是生命之道,也是气之道,这为王充等唯物主义的元气论哲学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医家之境主要是生命气化之境,属认识论之本质、规律之境,属于系统论整体之界,即超越局部结构之和功能之界。显然,它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处于永无止境的变化之中,即生命的绵延。  相似文献   

14.
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南宗禅看来 ,“禅”既是修行 ,又是得道 ,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 ,既是方法又是本体 ,既是定又是慧。也就是说 ,定与慧是一体的 ,佛本是心 ,心本是佛 ,只要保持“平常心” ,就能进入“禅”境 ,以豁然晓悟 ,自识本心 ,万法尽通 ,全面、整体地体悟到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达到自我生命与最高生命存在相融合一的“慧”境 ,即“禅”境。在此境界中 ,“禅”是定慧的圆融浑一。故就禅宗美学而言 ,则禅是生命之美的集中体现 ,为美的生命本原 ,既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和途径 ,又是通过这种审美体验以获得的对生命本旨的顿悟以及由此达到的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禅宗的代表人物虚云大师,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一生以戒为师,严持戒律.他指出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主持制定了种种清规戒律,对光扬祖道,道业大成,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体现了虚云大师大菩萨心之本愿.他坚持农禅并举,重视劳作,强调只有劳作才能实现生活,不然就会落空.他遵循前辈禅师所创立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林制度,进而制定了严格的生活规范.大师把劳作视为一种生命的积极实现方式,强调只有能够享受辛勤的劳作,才能获得清净自在.他把劳作视为生命的一种真正实现,显然体现出勇猛精进的奋斗精神.而正是具有了勇猛精进的生活态度,才能“毗卢”自性,照彻内心纯澈的光明面,这也是禅者能够体验智慧和快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既是认识民族社会的入口,也是民族社会理论产生的本源。以列费伏尔和赫勒为代表的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把日常生活作为现代性的表征来讨论,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研究除了继承西方这一哲学传统之外,在历史、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也有所扩展。相比之下,民族学现有的日常生活研究内容较为庞杂、分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很多有意义的日常生活议题尚待进一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族记忆而言,战时中国文学留摄下的心灵体验、生命体悟,包含了一个民族对于自身遭受到的侵略战争的全部回答。无论是战争初期"放逐"、漂泊中"远行者"等形象的塑造,还是战争相持阶段的"怀旧",都表明作家们的感悟超越着战事,而寄寓着对民族长远建设、根本命运的思考。而战时中国文学暴露讽刺的多元形态、哲思的不同取向,也都表明作家的战争人生体悟从民族战争本位向战争本位的转化,呈现出超越具体战争对峙,求索于人类自救和民族自立的内在层面。正是这些战争人生的心灵体验,构成了战时中国文学的博大、独异。  相似文献   

18.
现时代,人们已经彻底撕去了笼罩在现实身上的层层面纱,现实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实的一丝不挂不仅呈现出了工具理性时代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显露出入类精神生活的物化迹象.现实的面纱是由人类自己为自己揭开的,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具有精神生活的理论自觉,能意识到精神生活被严重物化了,并能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精神生活的理论自觉以及对精神生活物化的批判本身是精神生活的形上诉求,也就是说,正是精神生活的形上诉求,才有对精神生活的物化现状的理论自觉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风险生存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生存论哲学正内在地走向生存美学的拯救思路。内在地走向生存美学的广义生存论学说却彰显"风险"社会环境对当代个体意味着更丰富的生存选择。生存美学对生存论哲学的学术拓展在于生存美之意义建构,这种生存美学是立足生活实践的意义建构,审美对象追求只有对具有审美意识的生活实践主体来说才呈现出意义。而其意义建构深层是一种生存美学境界,体现了品味生存、应然生存、终极生存等方面的和谐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20.
生命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老子哲学思想中所蕴涵的"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是一种通过"无为而为"的生命践履追求人的生命之"真"与"朴".当代中国人面对全球性、人类性的生命矛盾与生命危机和中国人自身传统文化失落与社会转型的痛苦抉择,面对自身生命观的困境,需要有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生命观念.当代中国人应以现有的生活世界为根基,现有的生命境遇为契机,以对老子哲学生命境界之真义把握为财富,实现当代中国人真实的"自然"生命观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