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农村现代化课题,随着农村后税费时代的到来,新的乡村治理问题也开始出现,转型期的中国农民迫切需要基层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职责,但从收粮催款中解放出来的乡镇政府却陷入了职能转换迟缓、公共产品供给艰难、粮食安全生产危机的困境,这些困境也进一步使乡镇政权面临新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2.
免征农业税,对于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形态的嬗变,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农业仍是主要 产业的内地乡镇来说,农业税的取消,使当地基层政权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困难。本文通过对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机构 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理性分析,提出了乡镇体制改革的几点可行性建议,即:撤乡并镇、削减冗员,减轻乡镇财政 负担;研究和探讨全国逐步实行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和三级预算体制的可行性;实行乡镇债务专项管理,分步、 有序解决乡镇欠债问题:减免农业税之后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发展经济,开辟财源,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3.
信任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石,是治理的基础性要件。乡村治理旨在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这需要构建一系列的信任来维系和浸润。随着市场经济力量不断渗透到村落场域,行政效能不高的乡镇机构、臣民式文化的乡村型态、半熟人社会的乡村生态,导致治理权力呈现内卷化、治理效益出现过密化、自治能力显现衰退化趋势,引发村民对社会秩序、村干部权威和合作者义务不同程度的不信任,给乡村治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税费改革没有改变国家政权建设以来捉村基层组织延续下来的生存逻辑,它们不可能主功地、根本性地从赢利型经纪角色转向保护型经纪角色,谋取私利的动机依然非常强烈。由此而来,农村基层组织的运作逻辑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们会把刚性任务弹性化,也会把国家政策结合进农民的观念与行为中并借此谋取私利,还会因为利益空间的有限而出现村座干部之间的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的治理性危机进一步加剧,给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税费改革与乡村债务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债务是制约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消减乡村债务,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经济学界正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税费改革与乡村债务互动关系入手,分析了乡村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农村现存税费制度不合理,提出乡村制度消减迫切需要税费改革,税费改革对乡村债务消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开始进入"后税费"时代.农业税的取消在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给乡村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乡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应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后税费时代"三农"问题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社区治理行政化与治理责任弱化共同作用于社区治理内卷化。如何重新明确社区治理责任成为当前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的方向,也是理解社区治理内卷化的新框架。田野经验表明,重庆市C街道网格化创新实践重新明确了社区治理责任,其治理过程为:划分网格单元、落实治理责任;整合基层资源、软化制度约束;明确问题导向、夯实治理能力。网格化创新实践从几个方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优化权责利结构,强化居委会治理动力;激活社区主体性,提升居民当家人意识;培养群众化干部,形塑简约化治理格局。因此,重新明确治理责任的网格化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乡村地区必要的治理力量、治理资源和治理权限,是实现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并推动乡村治理从维持型向发展型转变的内在要求。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完成以来,国家给到乡村地区输入的治理资源和嵌入的治理力量日渐增多,乡村治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由于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在乡村治理资源的使用、治理格局的主导和治理权限的获取等方面面临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困境,使得乡村治理的绩效并未随着治理资源和治理力量投入的不断增加而出现明显改善。赋予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对乡村治理资源拥有一定限度的自主配置权,构建以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村民代表为主、外部嵌入式治理力量为辅的乡村治理体系,赋予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必要的自主行为空间,激活乡村治理内生秩序等是化解乡村治理自主性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改善乡村治理绩效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道德转型的关键期,即新旧道德规范破与立的历史交汇期,社会生活暴露出诸多矛盾与冲突,在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领域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呈现出复杂而严峻的道德责任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元文化的碰撞和道德约束的困乏所致。为维护社会稳定、健康而有序地发展,必须研究、制定和实施有效方略,对道德责任困境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村庄内部凝聚力等方面的差异,主要针对团结型村庄、分散型村庄、分裂型村庄等,分析了当前新乡贤在不同社会结构的村庄中参与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不同社会结构的村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模式,以期因地制宜地利用新乡贤资源,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与监管,真正帮助精神病患者,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抚州市云山镇与河埠乡的实证调查,对农村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农村精神病患者救治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使农村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与监管有法可依;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农村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健全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减轻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完善政府监管体系,预防农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12.
江都市农村基层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工作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税费改革中的减员、改制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的管理。针对这五大难点,提出了分类指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企业法人责任制等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谋求经济发展成为近十年乡村剧的叙述主题,这在乡村“外来者”、“归来者”、“村官”人物塑造中得以体现;乡村“绿色基调”叙事,关注的是乡村生态和谐发展问题;乡村婚恋的模式化表达,揭开了“乡下人”婚恋意识的觉醒;乡村剧叙述存在“模式化”、“被叙述”的痕迹,造成了“乡村镜像”叙述的某种“失真”。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一社会关系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政治形态在后税费时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基层政权-村干部-村民的权力关系角逐中,干部统制的权威和认受性基础与取消农业税前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基于新一轮的农村发展政策偏差运行之上,使得“农村经营政治”逐渐凸现,并产生了双重社会后果,其一是农村社区新型贫困,其二是干部权威和认受性受到削弱,对农村社会稳定有很大的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崭新的形势 ,也承受着新的压力和冲击 ,增加了新的矛盾和管理的复杂性。研究新问题 ,寻找新思路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组织不仅是农民个体融入农村社会治理过程最重要的平台,也是其参与国家事务的微观组织载体。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所面临的挑战意味着仅依赖政府垄断和强制特性进行的公共管理模式必须向依靠多元利益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治理模式转变。当前,作为农村公共治理重要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功能发挥不够、不当的情况。为此,农村社会建设必须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其他基层组织的合力作用,积极用好乡村外部力量的协同功能,借助于现代网络化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为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充分发挥提供政治、体制及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不断转换和发展。 其中,既有农村寻求高适应性治理形式的村庄逻辑,也有国家建设目标在农村落实的国家逻辑。 国家是农村治理体制创新实践的关键变量,有效是治理体制转换中国家与农村的共同追求。 国家建设目标既通过治理体制得以实现,也直接反映在体制所要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上。 现代化的阶段性不同,国家建设目标不同,治理体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运行机制也不同,所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也不同。 从有效视角审视 70 年来农村治理体制的实践,经验丰富、成就巨大,农村治理体制与国家建设高度同构。 新时代建构乡村善治体制强调有效,有效的内涵包括行政、自治、组织、服务等多方面。 有效的农村治理体制既要有效适应农村实际,也要有效实现国家建设目标,是一种功能复合性的、多元内涵式的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基层党建正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基层党建由虚入实的转换,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实体化的局面。我国基层党建实体化的路径,是通过党建工作外部化和党建内容本地化得以实现的。基层党建实体化对于乡村善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核心机制在于激活村庄政治金字塔结构中的不同主体,即通过促进干部党员能力提升、形塑普通党员政治认同、提高普通群众动员能力,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沟通。基层党建实体化有助于实现国家政策的切身性传播、乡村秩序的协调型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多主体参与,由此构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从建湖县实践看农村税费改革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建湖县税费改革后的计划生育工作现状可见 ,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领导的关注降低 ,队伍精干了但新手增多 ,工作量加大而经费减少。面对上述新情况、新问题 ,应在强化领导责任意识、提高队伍素质、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付出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农会是农民组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形式.近代农会立法演进的历程,彰显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结社自由与自治管理权的肯定和推动.历代政府主导的有序变革经验表明,可以试图通过农会立法有效笼络乡村精英实现乡村治理,达到管控与自治机制相结合而良性互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