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引力模型、首位度分析法和基尼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峡西岸旅游圈23城市近5年来的旅游规模分布、演变及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海峡西岸旅游圈是多中心布局结构,呈多点辐射状态;厦门和温州分别是海峡西岸旅游圈的旅游经济首位城市和游客首位城市;圈内旅游经济和旅游规模呈现趋散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国际公关》2012,(4):76-77
宁波并不是以名山大川而著称的城市,旅游资源也相对有限,但近几年以来,宁波在旅游事件营销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创新。2008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为契机,宁波旅游局将“大桥旅游”作为重点在长三角一带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并第一个提出‘同城旅游时代’概念。随后又抓住上海世博会的机会,开展了系列世博营销活动。2011年“5.19中国旅游日”的倡议与确认,使宁波宁海持续受世人关注。因此,我们通过对宁波旅游营销市场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借“事”造“势”的创新性旅游事件营销思路,策划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营销事件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是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开拓农村市场已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把发展农村流通业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规划,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加快培育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推进农村经济与消费市场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群是区域旅游资源的大尺度空间集合,以海西国家3A以上景区为对象,通过对海西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系统研究,从聚集度、规模度和优越度三个维度计算20个城市的旅游开发潜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潜力最大的是三明市,其次是南平市,而抚州市和潮州市开发潜力最小;影响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因素除本身资源禀赋外,主要受交通条件、游客出游理念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应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和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现有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特色,代表着活力和竞争力。特色理论为区域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智慧、理论基础与方法。以特色的视阈探寻区域发展之道,尝试建构区域特色发展理论,深化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特色,探寻有效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国家战略意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导致了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海峡西岸经济区涉及城市群众多,空间发展差异明显,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旅游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理论是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能够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然选择。这已成为了我国旅游界的共识。本文以海峡西岸旅游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阐述了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点,其经济实力与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分析发现,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仍然相对较弱,外部竞争异常激烈,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较弱,资金外逃和人才流失现象明显。由此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和谐共荣;发展县域经济,关注效率与公平;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引资能力,扩大外向型经济规模;升级教育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实施地方政府再造工程正面临着诸如时代感不足、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不足、行政能力不足、政府间协作不足和技术创新性不足等方面的难题。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解决难题的基本对策就是搞好行政观念再造,有效建构服务型政府;立足地方基本实际,科学建构生态型政府;强化行政能力建设,及时建构效率型政府;搞好区域横向协作,切实建构合作型政府;优化区域行政体制,建构创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海西”社会工作专业化话语体系有着“区位”、“领域”、“主体”、“行动”和“结果”方面的生成逻辑,它是由表露于外的话语构件和隐含于内的话语构件有机构成的。在科学发展统领下,“海西”社会工作专业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是:优化科研团队,塑造主体依据;规范学术用语,避免话语歧义;强化学术伦理,杜绝粗制滥造;开放学科边界,加强国际交流;遵循逻辑规律,实现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具有较高竞争优势,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正逐渐形成竞争优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制造业竞争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趋势开始显现,但主导产业竞争优势仍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提高广大农民抗贫穷能力,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运用社会分层、人力资本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逻辑推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制约农民素质提升的关键。在该观点的基础上,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从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健康投资、迁移投资四个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城乡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湾和大陆同根同祖同源同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建作为海峡西岸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与台湾联系最为紧密、交流最为广泛,在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方面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本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资源环境、市场环境和区位交通环境,以及海峡两岸具备的自然生态优佳、海滨特色突出、文化底蕴深厚、都市魅力迷人等旅游资源特色,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服务业将会成为两岸未来产业转型与产业合作的重点.台湾研发服务业起步比大陆早,其产业体系发展相对成熟,因此在两岸市场中将享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台湾研发服务业目前在两岸市场中却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短缺、研发资源整合度不高等发展挑战.因此可以说,台湾研发服务业在两岸市场的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已成为影响台湾能否顺利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公益广告对两岸文化认同培养的要求和路径,通过考察台湾广告作品的意义结构与传播价值和区域性特点与意义分享两个视阈所呈现的意义空间的影响力,提出以公益广告建构海西文化圈路径的建议:建立开放的政治文化认同的价值体系,建立双向传播的有共通意义空间的符号系统,以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加强组织机构、企业和媒体为主导力量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立足时代性、全局性、系统性,把怎样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根本结合点,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中心,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从高等教育领域、医疗卫生行业、海西建设主战场三维出发,重在推进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医学高校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统筹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救死扶伤等多重使命,以学科体系为生长点和培养基,向一流看齐,向行业最高水平看齐,构造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四位一体”的学科生态,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海西“三位一体”的学科高原,努力为海西建设提供“五个支撑”,在服务海西中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西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条件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剖析了海西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潜在生产性服务需求大等优势,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海西区今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将是海西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部门;也分析了发展相对滞后、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总体竞争力较弱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