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知不觉,我已在幼儿园工作了6年。作为老师,我有时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时扮演孩子的妈妈,既要教他们怎样吃饭、穿衣,又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怎样做游戏,怎样做一个大气的孩子……虽然有时感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教育之路上,有一个孩子的眼睛像是一面镜子,提醒着我要把更多的善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使,只是,我们的爱有时实在无力除去蒙蔽他们的阴暗,只能在心酸里守望,在悲楚中坚持。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州一级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10条建议:1.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都在做生意,他们平时总是忙于进货、销货,双休日就更忙了。每天中午放学后,我只能在学校门口的“午休班”吃饭,傍晚回家也不见爸爸、妈妈的踪影。有时我感到很孤独,可他们说现在赚(zhuàn)钱全是为我好。是这样的吗?你的爸爸妈妈只顾赚钱而缺乏对你的关心是错误的。一个整日孤独的孩子一定不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可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呢?快乐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即使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一旦放弃了对孩子应有的关心,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到影响,性格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损(sǔn)失都是金钱难以挽回的。如…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低估了孩子的自我观察和学习的能力,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哪知道我们的孩子聪明得很,尤其没有被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他们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我们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见解。这不,以下就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教学案例。 在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这是一门艺术,用好了比表扬还有用。但是如果批评时机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警示目的,还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批评孩子"七不责"原则,值得家长参考。1.对众不责:大庭广众之下最好不要责备孩子,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经是爸爸妈妈惟一的孩子。他们爱我,宠我,满足我的一切要求。可是,我有时还是感到有点孤单。所以,当妈妈告诉我她怀孕的消息时,我简直高兴坏了。我想,你长得和我会有几分相似呢?我们会不会总在一起玩儿呢?因此,你出生后,我是多么喜悦呀!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我们在学生中大力提倡认真读书。每当在学生作文卷中发现认真读书,成效显著的典型,特别是后进生进步快的典型,就立即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及时肯定和表扬。这对于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极积性,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和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经常性的做法,是通过作文评讲和板报刊登两种方式,及时表扬认真读书的学生,推荐他们的佳作。此举在校内外影响都比较大。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以高一年级二班学生王茂林题为《我爱荷塘月色》的评改与讲评为例,介绍一下我是怎样做这项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马健文 《社区》2012,(23):56
小丽是独生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婚后丈夫也对她疼爱有加。可孩子的出生,似乎把一切都改变了。"看到孩子,有时觉得他挺可爱,有时觉得他很可恶。我的生活因为他,完全乱掉了,完全没了自由。"说到孩子,外企职员王先生也是满腹牢骚:"我和妻子工作忙,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可妻子总觉得  相似文献   

10.
浅析如何搞好幼儿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成才的启蒙教育。搞好家庭教育,一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是保证家庭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二是要按照幼儿的认识规律,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各种知识;三是要因材施教,通过正确的引导去激发兴趣,发展爱好,培养特长,让幼儿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四是教孩子阅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以丰富知识开发智力;五是实施的奖罚要得法,主要以奖励表扬为主,让幼儿生活在表扬、鼓励与分享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调任到一个差班任班主任,这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  相似文献   

12.
她是我姐姐     
《阅读与作文》2011,(6):6-7
我很幸运地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做牧师。这个家庭并不大,只有一位母亲和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大的是姐姐读高中,小的是弟弟读初中。有时我会觉得母亲就是圣徒。“紧张”这个词也许能很恰当地表现出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孩子的母亲告诉单身无子的我说:亲情之爱的温暖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的。认识了这家人后,我才真正相信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段年级的孩子带有明显的幼儿特点,学习虽然成了他们的主导活动,然而他们对学习任务尚不能很好理解.在学习活动中极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因此,作为一名低段年级的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果课堂上的气氛很紧张.压力较大,孩子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我们应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语文课堂,让他们在松弛舒适的环境中,带着轻轻松松的心情认真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为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首先要尊重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同时还要赏识表扬他们,这样才能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从而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圣经》孩子,是父母希望的种子。孩子的成长,就如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慢下来,静下来,耐心浇水,施肥,细心呵护,参与其中,然后,静待花开……最近朋友圈疯传一句话,问孩子来到世上是为了什么?我也在深深思考,想了很久。其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1)
丁老师:我是一名大西北的民办教师,已教书育人近30年,尽心尽力,一辈子奉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可到头来,我的儿女却要为上学苦恼,我真不知道该怨谁,现在一直为这事焦虑。我一共有3个孩子,3个孩子都很努力,学习也都不错。家里墙上挂满了他们的奖状,大女儿中考是全乡第一名,儿子今年高考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16年,校园暴力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我倒是想在此给"热"议论降降温. 首先是"暴力"一词用于还在学习和成长的孩子身上似乎过于激烈了.孩子走进学校,实际上是走入社会的实习期. 孩子走入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要学习人际交往.每一天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的相处,都是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操练过程.练习的过程中,自然会有磕磕绊绊,摔个跤也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日子里,我有一个印象:这里的孩子很本份、很快乐而且情绪稳定。他们好象很听话,这我并不奇怪,但让我惊讶的是,他们似乎根本没有受压制感。 瑞典心理学家埃克布兰德(S.Ekblad)于1982年出版了一本关于1976年毛主席逝世以后中国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方面情况的书。她描述到,中国的家长们似乎认为孩子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的内容应符合社会、集体的需要。他们  相似文献   

19.
潘钦楠 《北京纪事》2017,(11):80-82
有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有时又觉得时间走得太慢,但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种唯心的主观感受而已.其实,时间的消逝是永恒的,就像大河里的水花,卷着漂浮物从远方过来,转眼间又离去了.现在回头看看,我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老在说不争气的孩子就知道吃喝玩乐,这回"扯"点正经的——说说我在澳洲这边上的金融课吧.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的第一堂生物课,一天中连续在四个班级上课,其中三班学生的表现最为活跃、积极。他们的参与热情也极大地鼓舞了我。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我表扬了同学们的出色表现,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及时将课堂学习的信息反馈给我,便于更好地改进课堂,使同学们学得愉快。我突然想起有案例中某老师让学生给她当评论员的独特做法,萌生灵感,何不让学生来为我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