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参与视野下的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舆论是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对政治参与发挥着积极影响。当前以网络舆论实现政治参与还存在网络舆论尚需引导、非制度化参与、缺乏法律基础等多方面不足,为此,需要从引导网络舆论,构建法律和制度基础等多方着手,为公民通过网络舆论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网民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持续关注形成了网络舆论,它反映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而网络舆论在社会群体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看成是网络舆论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就我国当前的情势而言,网络舆论是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对政治参与发挥着积极影响.当前,需要从引导网络舆论、构建法律和制度基础等多方面着手,为实现公民参与政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平台。如何使用好网络,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运用网络实现自身政治权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扩大了弱势群体的知情权,增强了弱势群体意见表达、政治参与、政治监督的自由度,改变了议题设置方式,便利了弱势群体利益团体的组织等,但目前也存在着弱势群体自身素质和网络利用能力参差不齐、网络政治参与无序、政府对网络的管制和政策回应不规范等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明晰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建立公益性的网络参与平台,培育网络舆论领袖与弱势群体成员之间的代言-支持关系,引导规范网络舆论,构建规范化的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舆论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舆论现象,它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同时,也可能对政治认同、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面对网络政治舆论中存在的情绪化表达突出、网络民意的偏颇性、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和传播信息失真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以正确引导网络政治舆论、加强伦理道德与网络立法相结合以规范民众的网络行为、增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以扩大主流政治舆论的影响力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治理,推动网络政治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网络管理的体制机制、网络平台的建设水平、网络内容的建设质量、网络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应立足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大背景,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加强网络队伍建设、完善网络评价机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网络环境等方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师生网络意识和网络素养,切实提高网络育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对长沙市三所"211"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显示,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流积极、健康、理性,但也存在深度不足、内容肤浅、知行脱节和目的功利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参与渠道受阻、网络法制滞后和大学生参与素质偏低等,可以通过畅通渠道、健全法制、加强教育和提升素质等途径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面临的冲击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愉悦、给我国政治发展带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使得政治稳定形势受到重大冲击和挑战:网络突破了传统的信息垄断使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民意表达新渠道;网络参与使传统政治参与体制面临了新挑战。如何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下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成为当前执政者亟需思考和应对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有其内在结构及运行机制。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加强信息审查、网站分级、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利用网络功能引导网络舆论等措施来应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形成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及其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舆论有其内在结构及运行机制。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加强信息审查、网站分级、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利用网络功能引导网络舆论等措施来应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形成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凭借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兴手段。微博问政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和国家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微博问政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形式主义、信息鸿沟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要加快完善微博问政的路径选择,使之成为舆论监督政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论坛舆论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指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个基本方向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基层民主。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舆论管理手段在网络舆论管理的失效使网络舆论管理近乎真空。文章针对现有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网络论坛,利用现有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舆论中的主体和传播的信息进行分析,将网络中众多的舆论传播主体纳入舆论管理中,并对网络舆论传播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从而实现网络舆论的真正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网络政治参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舆论生成和政治效应两个环节,缺一不可。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必须系统的分析网络政治参与是如何生成以及这一参与行为对整个政治系统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的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剖析三种传统的理论各自的优缺点来构建一种全新的网络政治参与模式,并通过分析这种新型模式对媒体议程、网络公共领域和政府决策产生的影响,使网络政治参与能够遵循一条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林双川 《今日南国》2006,(14):10-11
网络民意汇入中南海温总理看到“信心和力量”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达1.11亿,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而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更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网络的“舆论场”作用,日益受到中南海高层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辽宁省各地政府在预防和应对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现实利益诉求渠道不尽畅通,网络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思想准备不足,危机意识淡薄,应对不及时,处理失当,推脱、逃避责任等。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健全应急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完善网络利益表达机制,健全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与网络管理法律法规,推进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严格实施行政问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参与已成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但在实践中网络非理性参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这种非理性参与表现为滋生狭隘与极端观点、网络民意的异化、忽视专业建议、侵犯私权等4方面。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近年来一些典型的网络参与案例,对网络非理性参与的成因进行了讨论,从其根植于网络参与的特性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解决网络非理性参与绝非朝夕之功,不可简单地动用权力强行遏制;可以从法律、道德、舆论、现实诉求渠道这4个层面着手,循序渐进瓦解网络非理性参与存在的基础,减弱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社会,网络化政治参与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但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提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加速公民政治社会化进程,而且也可能因为无序、非理性的参与导致网络舆论失范、降低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功效,从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及其基础建设。因此,必须切实关注并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加强对现实社会治理、加强对现实群众领导的同时,必须顺应网络社会的特点,提高对网络社会的领导力。要求树立平等、开放、自信的理念,融入"互联网政治"新空间;主动抢占网上制高点,提高对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积极应对网络民意,开辟与网民沟通的新渠道;消解网络广场效应,引导和平息公共舆论事件;善于调动网络民间力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这将使互联网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正能量,凝聚各种力量"顶起"一个富有建设性的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网络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并进而导致网络舆论的产生。网络舆论突破了传统媒体由于时空间隔而造成的信息传输的种种障碍,赋予其巨大的整合功能。网络舆论将一系列公众诉求通过政治输入系统进入政策过程,政府不断回应产生公共政策输出,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如何有效把握这种互动成为提高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渗透,公民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日益兴盛,并且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公民往往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网络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制度内政治参与,亦或通过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等方式进行制度外的政治参与,这都会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信息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