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文学发展史看,那些独具异彩且被视为各个时代的文学主流的作品,都是作家继承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的产物。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又是由诸多的在政治、经济、地理自然条件、生产状况,风俗民情等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文化所构成,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独特的地域色彩和韵味,呈现出缤纷绚丽的风采。由于历史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与文学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都受区域环境所制约,而表现出区域性特点。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区域性必然影响到文学。这种影响涉及到某地域的自然环境、传统风习和社会历史诸方面。中国早期文学,如《诗经》、《楚辞》具有浓郁地地域文化色彩。在秦汉统一、地域文化融合之后,地域文化与文学仍然有着某种联系,只是其存在形式及其表现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当代河洛文学是仰仗土地文化的一种地域文学,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它呈现了河洛地域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河洛村落民俗、葬俗、婚俗具有浓郁的家族文化、民间礼俗和河洛理学特色,它是对乡土历史文化心理的真实再现,是一道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文学中的"浙江潮",形成于有厚实文化积淀与历史传统的江南沿海地域,其产生的地域文化冲击波,显示出它对于开创中国新文学思潮、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的强力潜能.这在中国新文学的几个发展阶段:五四文学、30年代文学、战时文学的逐层演进中,可以得到明显印证.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以其特有的独特魅力形塑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精神面貌,地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不可或缺。文学用其诗情画意的语言彩绘出地域文化的特质,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故此依托地域文学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是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淮河流域文学为例,探讨基于地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大连影视文学的精神向度,并沿着这一方向深入研究大连影视文学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大连影视文学作品借助影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在不断转化为文化的艺术范本,有着大连地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渗透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并且在历史回眸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散杂居蒙古族有着独特的地域、身份和文化认同,散杂居民族特征非常明显。作为移入族群,重庆蒙古族形成了对族源地和居住地的强烈地域认同观念。同时,重庆蒙古族还体现出以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认同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重庆蒙古族固然体现出对国外蒙古族民族属性的认知和认同,但同时也强烈关注到国籍与族籍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巨大差异,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
苏轼寓赣诗文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一生三次流寓江西地域 ,并在江西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诗文作品。宦游江西之作 ,是苏轼苦难行迹的真实记录、贬谪生涯和贬谪情感的凄楚记载 ,它形象地再现出诗人复杂生动的心灵史。苏轼笔下的江西文学是一种贬谪文学的典范 ,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承传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朱双一的<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是研究两岸文学和文化渊源的重要成果,著者从地域文化角度切入,建构了一个地域、民性、文学的三维空间,把台湾文学的地域研究纳入到更加宽阔的学术视野中进行考察,在地域、民性、文学之间的互动磨合中发现台湾的文学地景.该著辨析台湾文学由其边缘位置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共通性和台湾在地性,并宏观把握大陆赴台作家的群体特征,求证出他们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该著从地域空间中探寻台湾文学的中华文化印证,颇有可论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新疆文学显示出民族、地域、文化等彼此纠缠的文化症候,而边地文学互动与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表现尤其突出。创作群体的多元化、民族作家的加盟、从典型到多元书写进一步促进了新疆文学的发展。富有特点的是,新疆文学的题材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历史的深部。  相似文献   

11.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