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私塾教育,在明代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科举体制的相对开放,与政府社会教化政策的大力推行,私塾的分布与发展,也呈现出更为纵深化的发展趋势,并日渐成为明代私学中的一个主体部分。私塾的这种纵深化发展,不仅促动了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兴盛,也促动了塾师职业群体人数与社会规模的极大增长。不过,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私塾及其对塾师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呈现出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相对失衡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2.
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点,河南当局顺应形势发展对私塾进行改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章程。民国时期的河南私塾改良是在各方力量角逐下的新陈代谢和自我整合,弥补新式学校的不足,通过改良与新式教育接轨,对当时河南初等教育作了辅助和补充。文章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河南当局设立改良私塾的推行机构,对塾师的改造与培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研方法等举措,进而分析其对近代河南教育的双重影响。民国时期河南私塾改良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近代私塾的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体现出传统私塾与近代小学并存及两者间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的特点.这种改良先是自下而上进行,但最终还是通过自上而下实现的.近代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是促进私塾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4.
科举停废后,私塾、塾师的状况如何,目前研究不足。有人认为塾师已成失语者,是乡村社会的弱势群体。揆诸史实,并非如此。在清末到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乡村的教育“权势”是由塾师而不是由教员所掌握,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国民教育并没有得到基层民众的普遍信服。这一研究表明,理论建构需要建立在合理的史实基础之上,否则难免放大失真。  相似文献   

5.
《成才与就业》2012,(9):52-53
毛泽东8岁那年,父亲送他进了私塾。在私塾读书期间,毛泽东和同龄孩子一样淘气、调皮,而且会出点子,玩得机智勇敢。"小顽童"巧对对子湖南农村池塘多,夏天酷热,孩子们都爱泡在水里学游泳,打水仗,玩起来就不知深浅,大人们常为此担心。有一次塾师邹春培有事外出,他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学生不得出去游泳,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 30年代 ,苏南地区私塾盛行 ,从“经济人”的角度来看 ,它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 ,与塾师在“乡村人脉网络”中的作用及其享有的“软性权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论清代文士的塾师生活与底层写作——以蒲松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学家名世的蒲松龄,其终身职业是私塾教师。蒲松龄选择这一职业,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有较充裕的时间准备举业。但蒲松龄屡试不中,只能以塾师终老,一直徘徊在士阶层的底层。可以说科举失败,是蒲松龄展开底层写作的一个重要根由,而蒲松龄的创作,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塾师科举蹉跎、择业艰难、经济窘迫的生存状态。探讨蒲松龄文学的底层写作特色,可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文人的职业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校称之为私塾。有钱人的子女多入塾受学,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造就了一代杰出人才。但是,塾师教育从来与美术无缘,致使古人学画只能拜师学艺,私家相传。“师徒制”成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唯一形式。清代末年,西学东渐,全国各地纷纷“废科举,...  相似文献   

9.
漫谈词义正反韩学玉幼年人私塾馆,塾师教学生属对(“对对子”),先念歌诀,如“天对地,水对风,大陆对长空……,”儿童念得有趣。据说学完这些,就可教授联和律诗了。以后,进一家初级中学,学英语,也学反义词,如好(gall)──坏(bad),大(big)──...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回忆     
陈从周 《社区》2014,(11):13-13
我是五岁破蒙,读的是私塾,又名蒙馆,人数不过七八人,从早到晚就是读书背书,中午后习字,隔三天要学造句。没有暑假、寒假、星期天,只有节日是休息的,到年终要背年书,就是将一年所读的书全部背出来方可放年学。当时的生活是枯寂的,塾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强的,真是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民间设塾之风盛行。塾学的广泛设置,扩大了对塾师的社会需求,徽州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塾师。徽州塾师在遵循儒家“先德后行,先礼后文”的道德伦理轨迹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改革,注意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丰富了徽州训蒙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推动了徽州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阎文甫(1915.8.17~1936.9.1)乳名文铎,邓县东北50里阎家村人。父阎炳德,为人忠厚,处事谦让。母孙桂荣,勤劳简朴,贤淑娴静。家有薄地10余亩,生活困苦。两个妹妹先后夭亡,全家剩余的5口人为躲避土匪骚扰,到牛庄寨搭两间简易茅庵栖身。文甫被送进牛庄寨一所私塾学习。塾师焦文斋思想进步,对才思过人的阎文甫十分宠爱。经焦先生4年的精心培养,文甫学得不少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中,都描写了一些塾师形象。但其侧重点截然不同:蒲松龄重在表现塾师的可怜,而纪昀则重在表现塾师的可恨。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些物质上贫乏、精神上孤单的塾师形象,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白日梦心理,叉创作了一些在神鬼世界中俸禄优厚、关女相伴并且最终高中功名的塾师形象。纪昀则认为作为一个塾师,不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而片面执着于物欲的追求,严重违背了我国传统的义利之辨。纪昀在自己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却要指责苦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未免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14.
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并非“落魄书生”即可一言以概之的。它是一个涵盖了“退闲官僚”、“儒士”、“举人监生”、“儒学生员”与“科举童生”的多种身份并存的职业群体。随着明代社会之变迁,塾师的社会构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退闲官僚”、“儒士”与“举人监生”的日渐淡出,使“儒学生员”日渐在塾师群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社会构成的演变,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塾师群体文化素养的相对下降,但从人才梯级培养的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不说是明代社会自身对民间教育资源所进行的一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有效配置与优化。  相似文献   

15.
于右任 ,原名伯循 ,字诱人 ,1 879年 4月 1 1日生于陕西三原东关河道巷。 1 90 5年在《新民丛报》著文时始用“右任”之名。于右任不满两岁即丧母 ,其父外出谋生 ,由伯母房氏独力抚养。于右任 7岁 (虚岁 )时 ,进了私塾。 1 1岁时 ,入三原县毛氏私塾读书。自此 ,于右任就师从关中名塾师毛班香 ,治学 9年 ,习经史、诗文及书法。于右任后来勤学苦练 ,以草书闻名于世 ,成为现代的“草圣” ,诗文上亦有相当成就。1 896年 ,于右任应岁考而名列三原县榜首 ,成了秀才。 1 898年 ,于右任的文章得陕西学政叶尔恺赏识 ,誉之为“西北奇才”。于右任声誉…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通俗小说创作深受“天演论”影响.为赋予“天演”思想以合理性,预示“新必代旧”是社会演进的必由之路,小说中的塾师形象呈现出突出的妖魔化特征即,形象猥琐、道德败坏、不学无术.妖魔化使塾师形象在个人修为、知识层次和社会价值多方面远远落后于新兴知识分子并注定被其取代.根本上,塾师形象妖魔化源自作家对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的焦虑不安和改良冲动,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产物.  相似文献   

17.
清末开始,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天津出现改良私塾的舆论,私塾改良开始起步。民国初年,在政府的推动下,私塾改良有所进展,但在初级教育中仍占有相当的份额,与学堂形成了对峙之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私塾采取严格的取缔政策,进一步压缩了私塾的生存空间。至抗战前,新式学堂已基本取代私塾的地位。在近代天津的教育变革中,私塾改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主要从社会史的视角,对明代塾师的社会规模与构成、生计状况与职业生存观念、职业生活及其社会活动等内容作了十分深入的考察与分析。该书使我们透过"身份"与"职业"的夹隙,更为清晰地看到了明代塾师群体的真实生活样态,以及中国近世士人群体演进的内在趋向。  相似文献   

19.
犬联博览     
正2018年2月16日进入农历戊戌年,生肖属狗。今撷数副含狗或犬的对联,与读者诸君共赏之。明代江西才子解缙小时候即能诗善对。相传县令闻讯,想亲自面试,故意令人关上县衙大门,叫他从侧面进,解缙坚决不进。县令吟一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从容对曰:"大鹏展翅恨天低"。壮志凌云,气势雄豪。县令大喜,即开大门迎进。明代广东文学家邱濬幼时读私塾,有一次与一位富豪的儿子争座位。塾师偏爱邱濬有才,叫富家子让座。次日,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允许私塾存在并对之改造,1951年底该省大多数私塾转变为民办小学,1952年底剩余的少数私塾又大部转为公立小学.随着1953年国家对小学教育的整顿和提倡民办小学,湖北省新成立一些私塾,但数量极少.1961年,随着国民经济方针的重大调整,湖北省一些农村私塾重新开办,呈现勃兴之势.1963年初随着国家整顿私塾政策的实施,到1964年湖北省私塾的勃兴被压制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