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母亲比作一片绿草地。那父亲就像一棵大树。母亲提供给孩子温情、爱护,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这是母亲不能替代的。然而,许多父亲谈起自己的儿子,不是摇头叹息,就是头疼不已:“为什么我们家那小子敢和我没完没了地对着干呢?”  相似文献   

2.
李红 《家庭科技》2011,(12):6-7
周末上午,我像往常那样,从市场买了父亲爱吃的黄花鱼、母亲爱吃的水果,然后直奔父母家。习惯性地敲门,半天无人应,只好取出钥匙自己开门。家里静悄悄的,父母都不在,这似乎有点反常。于是,赶紧拨父亲的手机。  相似文献   

3.
冠名权     
母亲去世才半年时间,父亲便在老年活动中心觅上新欢了.前两个月还在母亲的遗像前黯然垂泪,如今出门打领带,皮鞋擦得亮亮的.我真为母亲难过,四十多个春秋,母亲像保姆似的侍候父亲,难道大半辈子的情分,这么快就一笔勾销了么?我恨那个缠上父亲的狐狸精,到了"四十七八,垂死挣扎"的年纪,还作小鸟依人状靠在父亲的肩膀上.  相似文献   

4.
母亲去世才半年时间,父亲便在老年活动中心觅上新欢了.前两个月还在母亲的遗像前黯然垂泪,如今出门打领带,皮鞋擦得亮亮的.我真为母亲难过,四十多个春秋,母亲像保姆似的侍候父亲,难道大半辈子的情分,这么快就一笔勾销了么?我恨那个缠上父亲的狐狸精,到了"四十七八,垂死挣扎"的年纪,还作小鸟依人状靠在父亲的肩膀上.  相似文献   

5.
劝父戒酒     
父亲时常对别人调侃,他的酒量并不大,顶多能喝一斤老白干.这还是在退休之前.退休以后,他无所事事,便以酒打发时间,时常一手拿报纸,一手举酒杯,像饮茶一样,悠闲自得.母亲和我们当儿女的却看不过去,不为别的,就怕父亲饮酒过多,伤害身体.  相似文献   

6.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改改。可父亲接过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 另一个读初二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东西,钥匙、钢笔、雨伞等多次不知去向。每次忘记,他母亲总会说:“哼,你像你爸,没记性,做事老是丢三落四的。你爷  相似文献   

7.
母子关系是一切人际伦理中最美满、最和谐、最牢固的关系之一.传统社会父母对儿子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一般而言,父亲对儿子的期待往往好高骛远,富于理想色彩,其态度是严厉而苛刻的,而母亲对儿子的角色期待则平和而切于实际,其态度是宽容而慈善的.父尚义,母尚恩,故父亲严厉,母亲慈善,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由于母子关系比较亲近,母亲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常常超过父亲,母亲更适宜做儿童的启蒙老师,是培养儿童健全才性和健康心灵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8.
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泥瓦工,直到30多岁,才经人撮合,娶了他母亲。一年后,他出生了,白白胖胖的,像一轮满月。日子因他的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特权     
正母亲是一个温和宽厚的人,几乎从未与别人争吵过,惟独跟父亲过不去。父亲偶尔犯了错,母亲便会揪住他的小辫子不放。有一天,父亲来了兴致,下楼跟棋友聊天下棋,兴高采烈地走了,可没过半小时,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母亲问其原因,父亲说:"那家伙输了不认输,老悔棋。"父亲气鼓鼓地撅着嘴,像个孩子似的发誓不再跟那爱悔棋的老家伙下棋了。母亲怎么劝都不听。我回到家,母亲便把父亲的"恶劣行径"数落给我听,我随  相似文献   

10.
我母亲10年前去世,父亲现在也快八十了.大哥与父亲关系一直不好,最近父亲想立一份遗嘱,将他的房产指定由我一人继承.可是大哥不同意,说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父亲只能处分一半,另一半属于母亲的遗产,应该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请问,父亲是否可以处分该房产?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一辈子都对父亲不满意,她总是反复地唠叨着,说父亲怎么样不好.父亲听了,并不怎么理会,实在感觉有点心烦了,就出门走一走. 父亲每天早晨出去散步,回来时总会顺手买些青菜,母亲不是说西红柿的 颜色不好,就是抱怨白菜不够水灵.  相似文献   

12.
我母亲10年前去世,父亲现在也快八十了.大哥与父亲关系一直不好,最近父亲想立一份遗嘱,将他的房产指定由我一人继承.可是大哥不同意,说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父亲只能处分一半,另一半属于母亲的遗产,应该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请问,父亲是否可以处分该房产?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5种. 一是单亲模式,指父母中的一方外出工作,另一方在农村照顾老人和孩子.单亲模式中母亲待在家里照顾孩子,父亲外出务工很常见.留在农村家里的人还有很多家务活和其他工作,鲜少有时间教育孩子,缺乏精力.少数家庭是母亲外出工作、父亲在家,这种现象更有可能导致家庭教育缺乏,因为父亲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比母亲更严厉,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  相似文献   

14.
赵刚和父亲都是农民.赵刚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赵一手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赵刚长大后在家务农,弟弟小赵则考上大学,后来定居大连市.2005年春节,小赵带着妻儿回老家过年,趁着亲友都在,老赵和兄弟二人商量后,当着众亲友和乡邻的面签订了"分家协议".协议约定:老赵今后由大儿子赵刚赡养,其房子、田地等财产全部归赵刚所有;小儿子今后不用为父亲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15.
关于母亲的一个情节,一直想写,只是提笔便是沉重. 我们家有4个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工资少得可怜,家里家外全靠母亲一人操劳,六口之家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 乡下没有幼儿园,每逢母亲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锁在院子里. 那年夏天,被锁在家里的我领着弟弟妹妹闯了祸.院子里的蚂蚁老是爬到草席上,很是让人烦.我想起窗台上有一大块像冰一样的农药,母亲经常拿着镰刀砍一些撒到菜园的地里,据说它可以药死菜地里的虫子,就决定学母亲的样子,在蚂蚁窝附近撒一些药,消灭那些烦人的蚂蚁.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等待     
正小时候,我时常见母亲在家门前的小路口等待父亲回家,那情景让我终生难忘。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层厚厚的落叶,铺满了无限延伸的小路,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像一首忧伤的曲子,母亲每天都徘徊在这条小路上,不停地向路的另一头张望。傍晚时分,家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映出母亲焦急等待的一张脸,虽然母亲的头发被风吹起,凌乱地飞舞着,但她眼望路  相似文献   

17.
谢谢那个叫岁月的东西,让他们终于肯低头妥协,和婚姻握手言和,就此温柔相待. 父亲和母亲结婚40多年,多年的“战争”没有将他们分开,我觉得是个奇迹. 我从小就生活在火药味非常浓的家庭,父亲嗓门大,母亲不服输,他们俩经常说着说着,便毫无征兆地动起手来.经常惊天动地把左邻右舍招来劝架,然后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哭声中,“战争”拉下帷幕.刚开始,幼小的我非常害怕,但次数多了,便慢慢熟悉了他们“战争”的套路:吵架、动手、闹离婚、母亲回娘家,然后父亲赔着笑脸迎着数落去接,被姥姥、舅舅苦口婆心地说骂一顿,母亲这才解气一样趾高气扬地跟他回家.他们的“战争”随时爆发,随处爆发,不计成本,不问后果.  相似文献   

18.
赵刚和父亲都是农民.赵刚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赵一手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赵刚长大后在家务农,弟弟小赵则考上大学,后来定居大连市.2005年春节,小赵带着妻儿回老家过年,趁着亲友都在,老赵和兄弟二人商量后,当着众亲友和乡邻的面签订了"分家协议".协议约定:老赵今后由大儿子赵刚赡养,其房子、田地等财产全部归赵刚所有;小儿子今后不用为父亲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19.
大志 《快乐青春》2014,(2):10-12
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很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父亲说我心比天高,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我却冥顽不化,非要“走出去”不可。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爱     
邦贝克 《快乐青春》2011,(12):56-57
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母亲。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母亲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