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天新闻网     
丁子上网浏览新闻,看了不大一会儿,他就感到兴味索然了,“真没劲,还说是最新报道,其实都是些已经发生过的事儿。要我说,将要发生的事情才能算是真正的新闻。”丁子满脑袋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2.
屠树立老人一生赢得了两个都叫响金陵的外号,一个是“城市猎人”,一个是“金陵动物标本王”。遗憾的是,如今的屠树立老人对这两个外号都并不是十分的满意,他说:“‘城市猎人’嘛,过去叫叫还可以,那时野生动物多,有的野兽还经常叼走老百姓的家禽,所以那时允许打猎,现在呢,动物少了,许多地方都禁止打猎了,我们还要想方设法保护野生动物,再叫我猎人,不就有点不合时宜了吗?”略一停顿,老人接着说:“别人说我是  相似文献   

3.
买书     
我喜欢写作。1974年上中学后,便加入了学校的报道组,把学校的大型活动或好人好事写成新闻稿投到公社广播站。报道组长由一位老师担任。他也是个写作积极分子。他跟我说:“要想写好新闻,最好应有两本书,一本是《语文基础知识》,一本是《新闻写作知识》。”说着,他拿出了这两本书给我看。从此,要买到这两本书成了我的最大愿望。每天放学,我都要去一趟供销社的图书柜台,又托家住县城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编与写作理论与一股理论课相比较,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新闻采编与写作课的教学改革途径,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这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课题。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学习新闻采写课的兴趣入手,探讨提高学生新闻采写能力的方法。一、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讲”为“我要讲”传授理论是新闻采编与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理论知识是采写实践的源头,如果学生不掌握采写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近年来,由于受狭隘的功利主义影响,轻视理论,注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 《社区》2010,(29):7-7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  相似文献   

6.
1958年3月1日,我正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穿上军装,乘上北去的火车,到达营房后,当天晚上出发,执行支援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任务。5月24日这天,我们听指导员说,中央领导最近要来水库工地,并且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亲自参加劳动。我一听到指导员发布这一“号外”新闻,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竟然不加思索地张口就喊:“毛主席要来工地啦,我们要见到毛主席啦。”我的声音可能是太大了,立即遭到班长的反对:“段培武,胡喊什么,谁给你说毛主席要来工地?”“指导员说的嘛。”我理直气壮。“指导员说,中央领导来,没有说毛主…  相似文献   

7.
新闻价值论     
一什么是新闻价值?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依据是什么?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首要问题。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凡是“对我有利”的新闻就是好新闻,它的价值就高。所谓“对我有利”的新闻,包括最新发生的“对我有利”的事件、观点和主张。而“我”,当然是指事件、主张的传播者、报道者,包括撰稿人,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新闻载体的主持者、主管者,  相似文献   

8.
正1997年,我的公司正在制作一个电视节目的在线视频直播,马克·库班公司的销售员给我打电话,希望我使用他们的技术。他们纽约地区的销售员说,"马克·库班想让公司上市,我们需要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能推动公开招股,它将是一次伟大的新闻发布会"!当时我连  相似文献   

9.
(一)说新闻无学于理不通。因为有新闻实践就有新闻理论,“学”焉源于此。但说新闻是一门纯粹的学问,似也讲不清楚。鉴于新闻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体,又有人持“新闻半学”论。“半学”这个提法似通非通,不通也通,就看你怎样解释了。我是这样领会的,这“半”,有两种涵义:其一,新闻工作有自己的规律,这是成为一门学问之所本。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新闻规律缺乏研究,因而难免走样。兼以新闻工作一以政治性强,二以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晚上,我坐在电脑前浏览新闻,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明天妈妈过生日,你怎么给她祝贺?"女儿在床上一边整理她的衣服一边问。见我没有吱声,女儿又说:"要不要到餐馆去撮一顿呀?"我坐在电脑前,头也不回地说:"这不是你操的心,赶快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女儿嘟囔了一句什么,我没有听见。  相似文献   

11.
猪要喝酒     
美国一位新闻学家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套用这句话的格式,我想这样说:“人要喝酒不是新闻,猪要喝酒才是新闻。”有人或许会问,猪是世界上智商低下的动物,君不闻“蠢猪”的说法吗?既然是蠢猪,怎么会像人那样要饮酒、要品酒、要过“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呢?这是不是天方夜谭?是不是笔者在耸人听闻?不。这荒诞不经的奇事就发生在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高老汉家里,并刊登在很有影响的《今晚报》上。这群猪,过去一直靠一家酒店的泔水为生,泔水中琼浆玉液,使它们过着“酒中仙”的生活,可是令它们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其中,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提问要有简洁性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鲜活的生活,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用事实说话,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就难以写出好新闻。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  相似文献   

13.
赵浩生要写一部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乔石说:我早就拜读过您的文章.但一直没有机会认识您。朱炉基对赵浩生送的礼物很欣赏1992年我从报纸上看到赵浩生光生在中国投资办企业的消息,这的确是个新闻,而几十年来,赵浩牛是以采写新闻闻名的!当我们再次坐在一起时,我向他问道:“听说您在大陆投资办了两家工厂,一在北京,一升深圳。近几年您来华时间比较多,是否产业经营使然?”“不是,我只是投了点资,经营之事,我基本不插手。”对於何以想起在中国投资的疑问,赵浩生回答说是受邓小平南巡请话的鼓舞。“一个年近九秩高龄的老人…  相似文献   

14.
江维君 《社区》2013,(7):26-26
2010年9月,我有幸成为坝头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负责社区的宣传、教育、信息工作。坦白地说,刚来社区的时候,当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时,我是很害怕的,由于自己在学校里念的并不是新闻专业,对于各种新闻种类也是一知半解,摸不着头脑,什么是消息,  相似文献   

15.
江维君 《社区》2013,(5):26
2010年9月,我有幸成为坝头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负责社区的宣传、教育、信息工作。坦白地说,刚来社区的时候,当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时,我是很害怕的,由于自己在学校里念的并不是新闻专业,对于各种新闻种类也是一知半解,摸不着头脑,什么是消息,  相似文献   

16.
某一天,听说爱情回来过某年2月28日,城里下起了雪,一点一点飘落在地。有些人特意开车去郊外,上北峰等处看雪;雪覆盖了路面,他们玩起了打雪仗。我在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发现自己也像他们一样高兴。我明天要离开这里。我还不知道自己下一站的落脚点。我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真像他们说的爱情曾经回来过,我不管它仅仅是为了我,还是包括所有对它心盼已久的人,我都觉得这像似一种奇迹,不敢相信,我会得到这座城市的一种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新闻播报风格的发展已经历了三种模式———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播新闻大一统的局面已被打破 ,三种风格各有优缺点 ,不能相互取代 ,这种多元化只是适应大众传播环境与理念转变的一种必然趋势 ,对主持人个人素质要求更高 ,节目主持人知识要更广博、思维要更活跃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虽然我党一贯坚持这一原则,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出现了种种假新闻的问题。要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不惟上,不惟书,同虚假新闻作斗争。  相似文献   

19.
李威 《中华魂》2010,(2):26-26
最近,我的一位同学在担任某市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时,策划了一部题为《××贫困山区行》的专题纪录片,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有不少人说.这是一组能够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并可以载入中国新闻史的专题系列报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专题片播出不久,我的这位从事了20多年新闻工作的老同学,便被调离了新闻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上说,国际法庭要公审红色高棉。热衷国际政治的我,马上重温了束埔寨近几十年的历史,然后感慨万千,倾诉欲膨胀,恨不得马上办个讲座才过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