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词是可歌的,这是为人们所普遍认识到了的基本事实。然而作为一种歌唱文学,词与歌唱者——歌妓之间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以唱词为主要职业的歌妓对宋词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呢?这是一个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宋代是一个声妓繁华的社会。歌妓制度下承唐代,歌妓可分三类:官妓、私妓和家妓。官妓是中央官署和禁军以及各地方州官署所蓄的歌妓。她们都入了乐籍,由国家进行调配。地方上的官妓一般居于乐营,由乐营将管束,所以又称为营妓。官妓是供朝廷和地方官僚们享受声色之乐的工具。官府每有送旧迎新或宾客贵官过境等宴会,官妓便被遣往歌唱侑酒,取乐助兴。陈无已《后山丛谈》载云:“文元贾公居守北部,欧阳永叔使北还。公豫戒官妓,辨词以劝  相似文献   

2.
“行首”考     
徐文翔 《晋阳学刊》2014,(1):139-142
"行首"作为地方官妓之专称,不晚于北宋神宗朝。地方官妓所居住之处曰"乐营","行首"便为乐营诸妓之统领。南宋时,在政府"设法卖酒"制度下,"行首"又为游行中位于前列之第一等妓女,其数量通常为2人,装扮大体为穿红色大衣、戴特髻。"行首"之身份,既有官妓,又有私妓。自南宋后,"行首"逐渐成为上等妓女之统称,戏曲中多见之。至清代,"行首"一词,文人偶或用之,实则在民间之称谓已成绝响。  相似文献   

3.
吾国封建社会中叶,从唐迄宋为乐妓最兴盛之期,分官妓与家妓,妓出身多为贱民,其社会地位与奴婢等,即为官妓,亦无例外。其落藉从良,又必须获地方长官之批准。宋代文人学士以歌词相矜尚,而歌词必得美妓歌之,斯佳话愈扬。如“晓风残月”之柳屯田(永),柳一生落拓不偶,惟与歌妓相亲狎,其流风余韵直至有明而未衰歇。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蓄妓之风盛行.家妓或来源于官妓,或来自于其他家庭,也有的来自民间、其他政权或少数民族地区.家妓的命运与归宿一般比较悲惨,由于各种原因,她们或转入他家,或转为官妓,也有出家为尼,甚至为主而死.家妓的社会地位低下,属于贱民阶层,然而她们尚有与外界社会接触的机会.家妓以声色来讨家主的欢心.有些还生有子女,她们要完全听从主人的安排与处置,家庭蓄妓之风对当时的家庭与社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代舞蹈诗中的舞姬包括后宫善舞的妃嫔、士人家中的舞女姬妾以及从事歌舞表演的宫妓、营妓与市井乐妓。大多数舞蹈诗描写的舞姬,或是风情万种的尤物,或是地位卑贱的玩物,或是致祸夺宠的妖姬,或是令人同情的苦命女。此外,还有少数舞蹈诗塑造了天真欢乐的少女形象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形象。舞姬是唐代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唐代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从舞蹈诗对舞姬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唐人喜好纤柔细弱、欣赏风情愁怨的女性审美好尚。  相似文献   

6.
宋代歌妓与宋词之创作及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歌 妓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在宋人社交、娱乐活动中唱词侑酒。歌妓唱词与文人填词共同构成了词 文学的原生状态。在此过程中,歌妓向文人提供新声,乞要新词,并以自身的特质参与建构 了宋词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3,(6):96-100
中唐是唐代诗歌的新变时期,白居易、欧阳詹、刘禹锡等诸多诗人创作了不少士伎同悲诗。这一诗潮产生的原因是中唐以后伎乐的繁荣发展及中唐士伎的共同悲剧性命运造成的。士伎同悲诗体现了中唐诗人对自身命运的认知与体悟。从古代文人的臣妾意识到士伎同悲,反映中唐诗人在政治面前无奈后转向关注自我的回归与自伤身世的醒悟;另一方面,在文学中将女妓提高到与士子齐同的地步,这不仅为诗词转递期的作家提供了心理适应,也是文学女性观的一大解放,有助于唐宋文学女性题材作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小敏 《甘肃社会科学》2003,(2):108-110,114
《女论语》是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写的一部关于女子行为规范方面的书。这部书反映了她们对妇女家庭角色的伦理定位 ,是唐代后期知识女性家庭伦理思想的缩影。透过它 ,可以了解有关唐代的女子教育、唐代后期妇女地位的变化以及唐代政治的某些情况。其中的有些内容 ,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沉风 《晋阳学刊》2002,(5):92-93
"女性文学"的滥觞是"美女作家"、"妓女作家"的出现.是籍此继续发展"女性文学",还是在人的意识苏醒下,共建人类文学家园,成为我们当下正在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代女性的服饰华美艳丽、胡化风尚、女着男装、以露为美的特点,表现出唐代女性雍容大气、崇武尚勇、追求平等、开放大胆的审美心态。这种审美心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人的审美精神和宽容的文化胸怀。  相似文献   

11.
郭琳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24-125
本文探讨宴会口译的特点和宴会口译中菜肴的翻译,以寻求培养译员宴会口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选制度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文官考试关防非常严密,及格人员素质较高,也基本上得到了任用,但是由于官僚政治传统而形成的行政力量的失控,中央与地方运作的不协调,人事制度的均权原则,公务员任用资格的宽泛,铨叙部对各机关非法任用人员缺乏有力的制裁措施,从而导致任用私人盛行,考选制度的推行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3.
岳阳巴陵全鱼席之所以能成为湘菜一绝,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烹制工艺。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不能适应大众化餐饮变革,以及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岳阳旅游餐饮企业的新旧格局不能形成有效的延续,加之后来岳阳旅游经济发展趋缓,本世纪以来,巴陵全鱼席走向了衰落。为了重振雄风,必须迅速打破"官府宴"与"贵族宴"的局限,实现巴陵全鱼席向"大众宴"的转变,同时强化旅游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监管、协调和指导力度,实现岳阳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尚任通过清流名士、秦淮名妓、清客艺人三种文化意象,来咀嚼旧国昔年的文化诗意.作为清流名士,侯方域风流放纵,且具备出众的文采和经世才略.作者并无针砭侯方域之意,对他给予充分的肯定.李香君代表了秦准名妓既有文士风又有侠者慨的文采、见识、胆略,以及她们的择夫标准和相夫原则.从柳敬亭们的身上,反映了晚明民间文化与士大夫文化的交融,使二者相得益彰;也反映了明清之际士大夫阶层对下层人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区建设,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要因地制宜地抓好社区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档案的宝贵财富,切实为社区居民服务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在新时期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和推动档案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东洋 《兰州学刊》2007,(2):161-164
曹魏官员尚无明确任期规定,两晋始规定官员任期为六年.南朝刘宋前期行六年之制,后期改为三年制,此被南齐、萧梁和陈朝继承并有所变革.北魏早期以久任为原则.自孝文帝至北魏末,地方官任期为六年,中央官则为三年.北魏宣武帝后规定散官任期为四年.东魏北齐地方官任期不足六年,西魏北周内外官任期为四年.隋朝开皇年间几经改革,至开皇十五年文武长官任期稳定为四年.杜佑所云"魏晋以后,皆经六周"的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的妓女仿效女学生装束,往往能取得惊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她们对女学生身份有强烈的认同和渴望,怀着兴学和入学的冲动。作为群体的青楼女子,曾有过兴办改俗半日学堂和青楼进化团的尝试,但这些努力都受到阻碍。青楼进化团虽办学成功,但维持不久也只得关闭。而此期小说对妓女兴学的书写,或将其视为女界荒诞的表现,或认为是妓女改良的象征。青楼女子对女学的向往,以金小宝最为执著,在民初诸多笔记、小说中,她曾以不同的化名进入几所学校,数遭拒斥,最终伴随夫婿出洋方得圆求学梦。金小宝脱茧化蝶的求学过程,是难以复制的个人传奇,大多数妓女仍被阻隔在女学堂之外。在彼时强大的民族国家话语感召下,妓女对社会事务多有贡献,却时时须面对女学界的逼视和众人的鄙薄。风尘女子向学的渴望被压抑,她们的爱国热情并不能争取到受教育权,也不能引向自身地位的提高和命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较为开明的封疆大吏,一生历仕南北数省督抚等要职,在政坛显赫一时。端方在晚清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清政府的现代化决策,促动了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现代化改革。端方在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区的区域现代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较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山东出现了众多的以科举起家、延续数代长盛不衰的仕宦家族,这些家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地方社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仕宦家族兴盛与其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是分不开的。明清山东仕宦家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今天仍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值得人们去总结研究并加以宣传借鉴。  相似文献   

20.
黎虎 《文史哲》2007,(2):55-60
“吏民”一词虽然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和广泛使用,但涵义模糊,且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注意,偶有论及者亦莫衷一是。实际上,“吏民”并非指庶民中有爵位的、富有的特定群体,也不是“吏户”与“民户”的合称。“吏民”中的“吏”是与“长吏”相对应的“下吏”,秦汉以降两者之间的界线呈逐步下移趋势。这些“下吏”来自于“民”,又复归于“民”,与普通农民共同组成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之基础——“吏民”。从社会结构而言,他们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从国家政治统治来说,他们是地方政府管治的基本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