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中国的汇率传递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使用了最新数据,并将汇率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用VAR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发现人民币价格传递效应在不同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时滞,效应也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杰琦 《统计研究》2010,27(8):33-39
 本文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文章特点在于考虑了汇率和价格可能都是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以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当发生汇率冲击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各价格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强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2)而一旦考虑了经济体受到其它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后,估计的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率则显得更为明显;(3)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趋于强化。本文还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可能的深层次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美的双边数据,在HS细分商品层面上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对中国向美国出口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变动对不同类别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对占中美贸易不平衡85%以上的HS16、HS20和HS11等三大类商品出口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多数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为负,不过影响都比较小,因此,可以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增加汇率弹性,培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论扩大出口与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从1998年初起,我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下降,到1999年上半年,更转为负增长,但自1999年7月起,我国出口贸易出现回升,且连续高速增长。本文就近两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波动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由于1998年的数据最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出口贸易和人民币汇率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而本文重点分析1998年的出口贸易和人民币汇率,同时也对1999年7月以来的情况加以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祥胜  杨炘 《统计研究》2004,84(4):55-5
一、引言 所谓均衡汇率,指的是和整个宏观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相一致时的汇率水平.在这一汇率水平下,内外部经济同时实现了均衡(Edwards,1989).因此,均衡汇率水平可以通过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方法得到.然而,由于汇率变量的易变性,即使在自由浮动汇率体制下也存在汇率变化超越基本经济因素变化的现象,况且现实汇率多少要受到货币当局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田大伟 《统计研究》2005,22(12):17-3
一、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分析(一)贸易顺差的升值压力中国的最大贸易出口国是美国,中美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额的很大比重。这里仅以美国为例,2004年,美国的全球贸易出现了约5000亿美元的赤字(逆差),按美国方面的统计,与中国的贸易赤字超过了100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逆差的1/5强。而美国把这归咎为中国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其实这与美国自身的经济、贸易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1.美国经济自身原因。由于美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其劳工成本非常高,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大批迁往国外,传统的制造业成了“夕阳工业”,已经无法提…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问题的引出目前有关均衡汇率有下面几套理论 :Williamson的基本面均衡汇率模型 (FEERs) [1 ] ,Williamson用该模型估计出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均衡汇率 ;IMF的适意均衡汇率模型(DEERs) ,其研究对象同样也是主要的工业化国家 ;Ed wardsandElbadawi使用了小型的、为特定目标而制订的模型来估计非工业化国家的均衡汇率 (ERER) [2 ] [3] ;Stein使用了自然均衡汇率模型 (NATREX) [4 ] 来研究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美元实际汇率的行为 ,随后他与一些合作者一起使用同样类…  相似文献   

8.
谷宇  安辉 《统计研究》2011,28(9):28-34
 本文依据汇率决定理论,构建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两国GDP、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方法,识别了包含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方程及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方程,进一步应用方差分解判断了中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对源自美国的非对称冲击的缓冲机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趋势的根本动因是中国产出及通胀水平相对美国的提高,而汇率传递效应则是不完全的。在1-2年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来源主要受源自美国的需求冲击(实际冲击)影响,而在3-5年内则主要受美国货币政策扰动(名义冲击)影响。因此,央行重启人民币“汇改”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应对外部冲击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惠  潘琦 《统计与决策》2012,(16):147-149
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国内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函数等计量方法,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就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尽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但传递效应仍然相当高,短期传递系数约为0.63。长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对进口价格则具有完全的传递效应,长期汇率传递系数约为1。这一结果意味着中国进口价格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的响应程度较高、且速度较快,汇率波动会很快地传递到进口商品的价格之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汇率指数编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指数编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套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我国在不同市场特征下进出口竞争力状况的包含人民币发达市场汇率指数、人民币新兴市场汇率指数和人民币全市场汇率指数的指数体系编制方案。具体编制时,本文首次引入“第三方市场效应”,以全面反映我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并首次使用“除数修正法”,对指数因成分货币或权重调整引起的非汇率价格因素变动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最后,用交叉谱分析实证发现,相对于国内外其他人民币汇率指数,本文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更强的一致性和不同情形的领先响应关系,联动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地区差距产生影响的两种传导机制,即对外商品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两种渠道。为检验此结论,将全国分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计算Theil系数得到地区差距的指标体系;再结合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利用滞后阶数扩展VAR模型(LA-VAR)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地区差距具有显著格兰杰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还进一步揭示了影响的方向。这说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地区的冲击具有非对称性,基于Grauwe(2003)的研究:人民币版图内的货币体系运行具有较高的净成本。在此现状下急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缺乏稳健性的。  相似文献   

13.
赵天荣  李成 《统计研究》2010,27(2):72-76
 加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利率政策其要件之一就是确认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二元VAR-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实证检验证明,从长期来看,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但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rkov链的人民币汇率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2006年5月25日--2007年5月25日人民币兑欧元的50个周汇率数据,通过建立Markov链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及其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中长期存在小幅升值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存在低估,但与长期均衡汇率比较,其实际汇率一直存在高估的情况。鉴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机制复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陆前进 《统计研究》2012,29(5):34-41
本文首先构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指数和篮子货币汇率指数,根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指数和篮子货币相关性指数最大化可以确定篮子货币的权重和数量,并对新汇改后篮子货币的权重和数量进行测度。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参考一篮子货币中,美元的权重最高,英镑的权重最小,但是其他货币权重都占有一定比例,我们的货币篮子和央行的货币篮子线性相关性较高。根据每一种货币的权重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篮子中每一种货币的数量。根据最优货币权重,我们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篮子货币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人民币汇率参考篮子货币调整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比较接近,说明人民币汇率参考篮子货币调整相对比较稳定。本文检验了模型的预测效果,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我们选取的货币篮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胡根华 《统计研究》2015,32(5):40-46
文章选择1994年1月到2014年11月的人民币、美元、英镑、日元、欧元和港币等六种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首先采用AR-GARCH-t过程对收益率进行过滤,然后运用规则藤Copula函数对标准化残差序列进行建模,探讨人民币“第一次汇改”前后六种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汇率之间的尾部相依和联动现象。研究发现:“第一次汇改”前后,人民币与其它五种货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相依结构发生了变化,且联动中的主导货币也由美元变为以人民币,但仍可用同一类型的规则藤Copula结构来描述;人民币与其它货币之间都存在对称的或非对称的尾部相依,其中人民币与日元之间存在对称的负尾部相依,而与欧元之间则存在负的上尾部相依。“第一次汇改”后,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正的尾部相依程度有所增加,且相依性最大,而港币与美元之间正的尾部相依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此外,人民币与日元之间负的尾部相依关系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1986年至2009年间,人民币汇率制度几经变迁,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水平也多次呈现出跳跃性的变动,这使基于CPI等价格指数构造出的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指数含有明显的异动成分。本文运用异常值分析方法,分离了这段时间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中的异动成分,并估计了异动成分的性质和大小。这些异动都是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的贬值造成的实际汇率的永久性贬值。剔除这些异常变动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序列呈现出明显的确定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