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秀梅  肖雪 《统计与决策》2016,(23):185-188
文章构建了转型经济环境特征、高管团队构成和薪酬方式、企业创业导向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旨在揭示高管团队特征变化对转型经济环境变化与企业实施创业导向战略的匹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以产出为导向的薪酬方式在转型经济环境特征与创业导向之间具有一定的路径引导作用,但高管团队中产出型部门背景的成员比例对创业导向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一、序言1995—1997年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受市场环境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影响较大的三年。如何评价这三年中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把握中国重点工业企业的发展走向,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大量的企业数据为研究基础,对企业的生产条件、经营行为、业绩表现及发展前景作出评判。特别是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传统的劳动生产率与资本营运能力统一在一个指标中,对企业表现进行量化分类。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因素的转变进程,进一步理清宏观经济政…  相似文献   

3.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是财务报表信息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财务报表信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企业管理的素质和水平,找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为进行决策提供部分依据。在这方面,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财务报表信息分析存在着种种局限性,极大影响了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一、财务报表信息分析的局限性财务报表信息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分析,其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其也存在着种种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4.
有些企业经营层为眼前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片面地追求利润,为体现赢利或掩盖亏损,采用各种方式或手段粉饰会计报表,往往通过虚列销售收入、虚增资产等方式增加企业利润,这种虚假行为首先违背了<会计法>有关规定,由于歪曲了经济活动内容,使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其次,虚增利润使企业拥有的资产带有水分形成泡沫,从而降低了企业资产运行质量,长久积累将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影响.由于不切实际地追求利润虚增企业资产,将对企业当期资金流,后期企业利润造成影响.虚增资产本身就是一种虚假行为,因虚假内容的存在将给企业后期经营带来危害,最终会使企业价值丧失.虚增资产给企业后期经营工作带来危害的影响因素有: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法,通过对体育用品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倾向和购买行为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品牌美誉度、自主品牌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品牌美誉度、自主品牌、品牌文化与消费者选择总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考察了区块链发展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区块链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所在城市区块链发展水平越高,其企业创新能力越强。进一步检验发现,区块链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这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块链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在高科技行业和民营外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只有持续推进区块链发展、重塑企业经营生态格局,才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7.
孔伟杰  苏为华 《统计研究》2009,26(11):44-50
 本文在浙江省制造业1454家企业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创新行为以及影响因素。首先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创新投入的特征、创新投入的行业分布以及创新投入的产出绩效,并且发现了企业规模与R&;D强度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与安同良等人发现的倾斜V型关系的结论不同。其次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在有效控制了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水平差异、企业产权结构、政府资金扶持、企业品牌和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后,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也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并且存在规模“拐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企业创新投入并不显著,但发达国家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标准化要求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企业集聚对企业的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作用路径上,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在2015年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强;在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下,数字经济均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它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的需要,而且还会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本文通过查找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指出其危害、分析其原因,探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制是调控经济活动、平衡生态经济发展的干预手段。近年来在环境规制趋严的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受到挑战,盈余信号的信息含量与价值相关性变化亟待探索。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压力对企业盈余持续性具有显著的弱化作用,该结论在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环境规制压力通过降低生产规模、抑制投资效率、加剧盈余管理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多元化程度与是否为重污染企业,发现环境规制压力对民营企业与多元化程度较低企业的盈余持续性存在显著弱化作用,而对国有企业与高度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影响并不明显,对重污染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弱化作用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丽荣  刘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1):101-104,108
一、引言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作为所有权的拥有者股东不再直接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而是其代理人(经营者)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经营创新的领先者,负责企业的经营决策,承担着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经营者对企业的  相似文献   

12.
水果是具有出口创汇比较优势的生鲜农产品。采用1996—2013年水果贸易数据,分析中国水果对东盟的出口形势;运用三元边际方法探究水果出口增长路径,并进一步着重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水果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水果对东盟总体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价格边际带动,其次是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价格边际对东盟各国出口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因国家而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水果出口,尤其是出口数量,应从水果出口长远发展考虑,提供更为丰富的出口水果种类,实现水果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提高水果附加值,实现水果出口沿着集约边际增长;与东盟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贸易联系,降低双边贸易成本。  相似文献   

13.
鲁晓东  李林峰 《统计研究》2018,35(12):56-67
借鉴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思想,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2000-2012年的出口交易数据,检验了企业在产品和市场组合上的多样化水平对其出口波动的影响,并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多样化水平在经历了加入WTO之后的急速上升之后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但是,企业间的多样化水平在贸易方式、区域和产业等层面呈现明显的分化特征;其次,出口多样化指数对企业出口波动的影响呈现 “倒U型”的动态特征。从平抑出口波动的效果上来看,市场多样化要比产品多样化更为有效;另外,本文还进一步通过分解出口方差的方法,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揭示了市场多样化策略影响企业出口波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魏浩  李晓庆 《统计研究》2018,35(1):43-52
基于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统计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并实证分析了进口投入品对中国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贸易企业、纯出口企业和纯进口企业相比,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的就业规模最大、就业增长最快、就业创造最多、就业破坏最少,就业增长稳定性也最好;进口强度、进口产品数、来自低收入国家进口、资本品进口、异质产品进口对企业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对企业就业增长效果更为显著;进口投入品仅对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就业增长影响显著,而对纯进口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今后,我国扩大进口贸易的相关政策应该进一步的战略性细化,针对不同类型商品进口、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制定有差异的政策,并高度重视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在就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5-2013年BACI数据库HS-6分位5017种产品218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大样本数据,构建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网络,从“关联”的角度考察国家在整个出口边际网络中的身份和地位,并探讨国家在二元网络中身份匹配的适度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扩展边际网络存在“轴心-辐条”的格局特征,而集约边际网络的结构分布比较均衡,中国在扩展边际网络中处于“桥梁”和“枢纽”地位,但出口和进口对象还需进一步多元化。一国应实现与其出口广度相匹配、适度的出口强度。尽管中国出口的产品-国家组合已比较广泛,但在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其他低技术产品、加工产品、工程产品、电力设备这些产品出口集中程度仍超出适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A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bootstrapping in non-parametric frontier model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to provide measures of firms'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se measures allow rankings of firms by their apparent performance. The underlying frontier model is non-parametric since no particular functional form is assumed for the frontier model. Since the observations result from some data-generating process,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estimated efficiency measures are essential for their interpretations. In the general multi-output multi-input framework, the bootstrap seems to offer the only means of inferring these properties (i.e. to estimate the bias and variance, and to construct confidence intervals). This paper proposes a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bootstrapping in frontier models, extending the more restrictive method proposed in Simar & Wilson (1998) by allowing for heterogeneity in the structure of efficiency. A numerical illustration with real data is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口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研究企业出口贸易对于劳动者工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tolper-Samuelson定理(简称S-S定理)以及Melitz的异质企业模型,分析企业出口对员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出口对企业所支付人均工资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参与国际市场会带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产量增加,这会使中国企业的单位劳动所占资本提高,带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带动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实证检验认为,企业出口与人均工资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出口对企业工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债务结构和内部人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二元制的董事会的领导权结构在成熟期企业内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成长期企业中则不显著;独立董事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业绩都有显著的有利的影响;股权制衡力在成长期企业中对企业业绩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而在成熟期企业内并没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债务融资对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业绩都有显著的负影响;增加高管持股比例在成熟期企业中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绩效,但是在成长期企业中则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负面的影响;股权集中度的增加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在成长期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作为信息搜寻和传播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缓解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稳定企业出口预期,保障出口企业的持续生存。本文首先基于Fernandes 和 Tang(2014)的研究框架将互联网深化程度和出口集聚同时纳入到异质性贸易企业模型,在剥离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基础上,从理论视角揭示了互联网深化程度提高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特别是出口持续生存的内在机理与方向。研究发现,不同于出口集聚会同时影响企业的需求冲击和成本冲击,互联网深化带来的信息溢出效应会通过贝叶斯法则(Bayesian Rule)使得企业修正其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期,提高其对目的国市场成本冲击的估计精度,从而在互联网深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临界生产率较低,有利于其出口参与度和出口稳定性的提高。然而互联网深化程度提高不影响企业在目的国市场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本文使用2000-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目的国-产品层面实证检验了本文的理论命题。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发展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微观机制,以推动外贸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0.
余壮雄等 《统计研究》2021,38(1):92-104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吸引在位出口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获得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业务试探;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加速淘汰竞争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促进产品维度新旧企业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动态,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平均单价与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降低出口市场的准入门槛,导致更多的低价低质企业进入市场。可见,适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品市场内企业的更新换代,激发市场活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质量攀升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出口再分配的优化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