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钰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61-164
近年来的台湾地区,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另类媒体夹着旧媒体所缺乏的渗透性与互动性特质,俨然成为多元、分众、小众及弱势人群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另类媒体利用网络世界多元、分众、互动的优势,能与阅听人维持紧密且良好的关系,有利其在网络上发挥影响力;但其若未能坚守原始初衷与道德自律,将会造成更多的媒体乱象,使社会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2.
刘红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4):35-40
台湾涉外事务问题,是伴随着两岸关系的形成而出现的重大问题,历经"法统外交"、"弹性外交"、"台独外交"和"活路外交"四个阶段.由于不同阶段所处的岛内政局、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等背景不同,因而重点、目标、政策和手段都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影响也不一样.60年来的两岸关系基本规律和客观实践表明,对于台湾涉外事务,只要不搞"台独"、"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只要遵守国际法和"一个中国原则",问题就能得到合情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陈术合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79-82
当前电视文化异化现象愈演愈烈,从其功能、内容到其对美的选择都发生着异化。电视文化异化,不仅会影响电视媒体的公信度、造成媒体人自身异化,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电视文化的监管、改善电视文化的评价机制、提高电视媒体人的社会担当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徐家勇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47-52
为适应1980年代台湾政治转型民主化和本土化的需要,国民党开始了改革进程,逐渐从威权式政党向民主竞争型政党转变。其改革历程受到台湾选举的影响而呈现较大的波动性。2000年和2008年台湾发生两次政党轮替,两党制逐渐成型。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在组织结构上以"选举机器"为目标采取了众多改革措施,但是能否如愿建立现代化的民主政党仍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强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48-51
当代台湾农民的政治取向在总体呈现"绿化"的背景下,又因年龄和代际、组织能力和经营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多维复杂的特点.大致说来,青壮年农民和有一定经营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农民在政党支持和两岸关系上往往具有相对温和、理性的特点.而老农和小农在政党支持和两岸关系上往往呈现激进和无理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宋淑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3):42-45
马英九就职以来,在"对外政策"方面结束前任极力推行的"台独外交",推行"活路外交".这一政策调整,既是响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意图.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避免两岸在"涉外"事务中不必要的内耗,就要妥善处理台湾"涉外"事务问题.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7.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白团"系日本"军事顾问团"俗称,因团长富田直亮化名"白鸿亮"故名."白团"由冈村宁次和曹士澂共同策划,其83名成员均为当年侵华日军高级军官."白团"在秘赴台湾后的近20年里,为蒋介石培训了2万多名高级军官,对两岸统一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白团"帮助蒋军提高战力和"协防台湾",成为使两岸分裂局面固定化和长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台前幕后人员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台湾帮"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向台湾派遣"白团"也是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染指台湾的重要步骤和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本次研讨会围绕和平发展理论的内涵、岛内政局发展对两岸和平发展的影响、台湾社会的观念和结构嬗变与和平发展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学界时两岸和平发展问题研究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伍晓军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4):43-46
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一个中国的认同,其基本的涵义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如果仅仅诉诸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不足以实现海峡两岸民众对一个国家的普遍认同,进而无法有效地维护国家统一。在这个意义上思考如何推进海峡两岸国家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拉关系的迅速升温,中拉关系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中拉关系的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程度也不断深化。研究中拉关系,台湾因素是绕不开的,过去60年中,台湾因素始终是中拉关系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改善两岸关系和未来发展中的中拉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王学红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62-65
根据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运用综合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进行合理推论,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修春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55-58
由于双方政治互信的初步建立,马英九当局推行以"活路外交"政策以及台湾方面愿意通过两岸沟通与协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原因,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岛内政局发生了积极变化,不仅缓解了两岸关于台湾"国际活动空间"问题的尖锐矛盾,同时也为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带来了契机。但是,该问题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影响两岸关系良好气氛,甚至可能引起摩擦与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彼此照顾对方的重要关切;加强沟通与协商,建立处理台湾涉外事务相关机制;个案处理,逐步解决;两岸关系改善与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解决应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王学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5,5(2):62-65
根据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运用综合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进行合理推论,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冯建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2):65-70
文章将媒介批评划分为近距的言辞媒介批评、远距的言辞媒介批评、近距的言行媒介批评和远距的言行媒介批评四种类型,并结合台湾30年媒介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笔者指出,媒介批评是手段,真正的目标是从批判与纠正之中,逐次建构合适的传播生态,使传媒不但拥有不必担心动辄得咎的消极自由,并且会有积极权利与充分资源,提供人们丰富多样的信息与娱乐,协助人们藉由传媒而温故知新、领略人生。台湾媒介批评实践的经验教训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质量的评价与审查,大陆称为评估,台湾称为评鉴.无论评估还是评鉴,都应为社会公众提供关于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公正、客观、科学、可靠的信息.然而,近年高校评估价值出现了异化的现象[1],一些学者质疑高等教育评估质量[2,3],值得关注.文章在此背景下介绍和分析了与大陆文化背景相同、思维逻辑相似的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发展和演进,以供参考.文章认为,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纳入法制化轨道、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评鉴的指标体系、评鉴工作的国际化视野等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黎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4,(5)
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创造者。他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7.
刘凌斌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66-72
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积极投身两岸的时代浪潮中去,在亲身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的“两岸观”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台湾青年“两岸观”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台湾青年“两岸观”形成与变化的复杂原因,及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上台后的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世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44-47
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海峡两岸围绕"台独"的斗争越演越烈;两岸的经贸往来有所发展;两岸民间交往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各自整军经武,积极备战.两岸关系的总体情况是:民间热、官方冷;经济热,政治冷.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显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105-111
自 1 949年国民党逃台以来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5 0多年来 ,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当前的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 ,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 ,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 ,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 ,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 ,但另一方面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 ,两岸政治僵局持续 ,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未来的两岸关系一方面取决于台湾当局的政策走向 ,另一方面受经济客观规律及两岸人民反对“台独”、赞成统一血缘情感影响 ,加上祖国大陆强大综合实力产生的震慑力 ,台湾当局不敢公开宣布“台湾独立”。不过 ,两岸政治僵局短期内难获突破 ,不排除两岸发生小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3):70-70
2009年8月24日,以台湾政治大学两岸政经研究中心主任魏艾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国民党青年菁英参访团一行43人,到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访问并与部分专家学者举行座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