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日一部关系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将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的精神慰藉条款写入草案。  相似文献   

2.
, 《中国社会导刊》2013,(2):23-23
“孝有三:大者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两千多年前,《礼记》就对孝的道德规范作了专门记载。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孝老爱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今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临近元旦、春节,回望一年,我们是否做到经常看望或者问候?在人们心里,传统孝道文化是否历久弥新?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是否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国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16年来的首次修改。修改后的草案中,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需求增多的实际,草案充实了精神慰藉的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也就是说,儿女们无论生活得远与近,都要“常回家看看”,用一颗感恩的孝心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4.
金秋茶坊     
《老年人》2001,(3)
儿女干涉父母再婚违法   据《解放日报》报道:在我国近 1 3亿老年人口中, 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有 4500万,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老年人再婚,越来越多地受到儿女的干涉,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子女暴力干涉父母再婚的现象。这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此,《婚姻法 (修正草案 )》第二章第三十条对老年人再婚问题作出了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婚姻法 (修正草案 )》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 2001年 1月 11日公…  相似文献   

5.
丽洁 《当代老年》2008,(9):10-11
6月2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可能首次纳入辽宁法规。《草案》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回家问候、看望。  相似文献   

6.
1、老年人依法享有哪些权益?答:《老年法》在总则中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具体体现在:①有权要求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权利;②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③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和接受赠予的权利;①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和医疗等待遇应当得到保障;⑤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⑥老年人有参加社会活动并获得合法收入的权利;⑦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2、赡养人对老年人要履行哪些义务?答: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7.
周斌 《职业》2013,(22):47-49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东莞网友围观,在有数以千万计外来打工者的某沿海城市成了热门话题。网友“一气种田”在阳光网发帖说,他也想常回家看看,可是“1个月最多4天假,清明、元旦只有1天或者2天假”,并称如果回家就要付出辞职的代价。网友“saikenki”以“老板!我爸把我告了,你是第二被告!”为题发帖,调侃若自己被老爸告上法庭,老板应该是第二被告。  相似文献   

8.
倾听     
《现代妇女》2008,(12):5-5
“常回家看看”,是子女孝敬老人最贴心的方式。 ——今年重阳节,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公布的“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显示,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父母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开珍 《当代老年》2009,(10):43-43
有空巢孤独感的老年人,可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心理自救: 认知疗法 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0.
老了莫作摇钱树袁卫东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照料子女家务,倒贴大笔钱财”,目前已是50%的老年人供养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又据有关单位调查,利用搭伙、托带小孩,以至房租、水电补贴等手段,“沾老年人光”的成年子女,占到了总数的82%。现实...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工作,但是他对我们两老不尽赡养义务,反而常偷家里的钱挥霍浪费,伤透了我们的心。如今我和老伴都是70多岁的人了,我们打算立遗嘱将全部财产遣留给小儿子,取消大儿子的继承权,这样做是否可以?张保星张保星同志:您来信所介绍的情况说明,您的想法符合法律规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规定:“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这是基于养老育幼,发扬家庭和睦团结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所制定的法规。为了保护财产所有人的合法利益,《继承…  相似文献   

12.
在青岛,如今的老年人上午大多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吃完早饭外出遛个弯、逛个菜市场,或者送走上班的子女、上学的孙儿后,就要打开收音机,将频率调到1377千赫,开始收听一个名叫“牵挂”的广播栏目,这种做法几乎成为了他们雷打不动的定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栏目让老年人们如此着迷,让他们这样牵挂?这还要从3年前年终发生的一件事说丰己……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4,(11):4-7
正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以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啃老"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权益,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制定出台了禁止"啃老"的法规。2014年8月,由杭州市政府法制办拟订的《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啃老"。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读者问:现在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很多,但不少老人心里都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尤其是担心子女会干涉甚至是反对。请问,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遇到子女或其他亲属干涉其再婚或婚后生活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据《扬子晚报》报道,家住江苏省射阳县兴桥镇的陈奶奶有一本特殊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儿女们回家探望的次数和时间。她准备设一个“子女探望奖”,在每年年底给回来次数最多的子女发“红包”,以此促使他们经常回来看望自己。  相似文献   

16.
近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专家表示,中国将通过大幅修改法律,提高1.85亿老年人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晚年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情深深牵动着江苏省盐城广大老年人的心,他们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在灾难与痛苦面前,同灾区人民心连心,他们那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精神和事迹令人赞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行动能力、听力、视力、记忆力等,开始逐渐下降,自然,成了家里的“药罐子”.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拿了药回家后,总是记不住具体该怎样服用,甚至可能服错药. 作为子女,可以给老人在家中准备“定时小药盒”,提醒他们按时吃药,这是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原则.事实上,有条件的话,老年人的用药一定要在子女的监督下,这样最为安全;如果子女不能经常陪伴老人,就应该及时打电话提醒.  相似文献   

19.
空巢老人大概包括三类:一种是真空巢,即没有子女,老两口相依为命。或者鳏寡独守空房;第二种是形式上的空巢。目前此类型的老人数量巨大.主要表现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或者子女虽在同一城镇,但分开住:第三种是“无形”的空巢。尽管与儿女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或者与其存在矛盾,而缺乏沟通。孤独感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20.
论年龄歧视——积极应对老年歧视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已颁布10周年,我市也制定了《大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简称《办法》草案)。10多年来,我市的老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了相应的维护,老年人优待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2005年,全国老龄办会同国家21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5]46号,简称《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