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美丽河镇按照上级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农民增收,加大农业种、养、加结构调整力度这个中心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了进村、驻组、入户的“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温暖”访民情调查活动,本人也有幸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调查,就农民增收问题感慨颇多,不由不做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流动与时空延伸 --"浙江村"农民流动的社会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新明  孙景珊 《学术论坛》2002,3(1):123-126
本文认为 ,“产业——社区型进入”是“浙江村”农民实现社会时空延伸的途径 ,也是“浙江村”农民流动与其他农民流动本质区别之所在。对这类农民流动应给予政府方面的肯定 ,这有赖于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增进农民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目前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弱化和忽视农民利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难以充分获得土地出让的财产利益、难以共享与城市无差别化的公共资源供给以及当利益被侵害时难以获得基本的利益救济等三个方面。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只有从不断完善土地制度设计、改善公共资源供给规则、培养农民权利意识和能力等路径着手,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使其能够不断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这样的大背景下,反思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与农民利益的关系,分析当前造成农民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利益实现的障碍因素,加大农民利益实现的立法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这样的大背景下,反思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与农民利益的关系,分析当前造成农民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利益实现的障碍因素,加大农民利益实现的立法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途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政府忠实地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巨大,已经引起国家与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近期为农民增收的理论研究非常活跃,本文亦旨在为农民增收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承载着为农民和农村社区服务的特殊使命,即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与构建是农村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承载着为农民和农村社区服务的特殊使命,即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与构建是农村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江西农民流动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及主要成因,强调能否正确处理农民流动与非农化问题,是实现江西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流动农民职业获得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2002年对南京市流动农民的访谈式问卷调查,本文在描述其职业获得支持网、互惠规范下的职业获得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职业获得途径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1.年龄越大越可能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工作;2.不是文化程度而是职业经历是促使个体突破亲属和原有社会网络的束缚支持力;3.利用市场机制的经济效用要高于利用网络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方运战 《理论界》2005,(4):184-185
邓小平对农民利益问题极为重视,认为农民利益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邓小平心中装着广大人民群众,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紧抓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重视农民的物质利益,支持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邓小平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农民经济利益问题地位的重要性、影响的深远性、功效的联动性、现状的紧迫性、解决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民经济利益保护问题的系统性。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第一要系统地分析农民经济利益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要加强对农民经济利益保护客体系统的认知;第三要构建农民经济利益保护的主体系统;第四要建立和健全农民经济利益保护的政策和手段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流动思想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流动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农民工的异地转移与本地转化、农民有序流动等问题的论述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流动思想,了解当前农民群众实情、努力搞好特色城镇化建设、注重异地转移与本地转化两手抓、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是破解当前中国农民流动难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利益均衡:和谐社会建构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本质是一个合作的体系,社会的和谐有赖于外在社会秩序的"良序化"与内在心灵秩序的"和谐化".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使得利益结构的均衡成为了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目前,在我国要防止贫富差距加大以实现利益均衡、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就必须依靠公正的公共政策安排,合理解决平等与效率问题,提升政策公平性,减少并消除"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对利益的追求是其一切活动的根源,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本质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民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把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作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突破口,根据当时农民的实际情况及农民的迫切需要,领导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利益的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了保障农民利益的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的思想和实践,不仅为当时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建立要素流动模型和贸易政策决定的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要素流动程度、贸易利益分配和贸易政策决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素流动程度影响贸易利益分配,进而影响贸易政策的决定.要素流动的程度越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就越明显,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就越活跃,贸易政策对"帕累托条件"的偏离也就越明显;反之则反然.由于要素流动程度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力量对比的改变、贸易伙伴的政策变更以及外部制度约束的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的国家贸易政策也就呈现出总体上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贯串于科学发展观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也是其内在的本质和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组织化是助力流动农民建立城市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提示了先赋性的“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是流动农民组织成功的关键,但却无法解释为何还有组织失败。本研究提出“复合型”乡土资本这一组织社会资本概念作为解释框架,对一项城市流动农民组织的组织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流动农民组织的成功在于实现了对“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在城市里的新建设与新发展。“单一型”乡土资本通过将流出地的乡土秩序转变为组织社会资本,快速建立起组织能力,将成员带入城市,却缺乏建立拓展组织网络以抵御城市竞争和维系组织应责的能力。本案例中,流动农民组织通过回到家乡,在“单一型”乡土资本的基础上,拓展出政治性的庇护关系和适应城市市场的乡情约束组成“复合型”乡土资本,弥补了城市中的组织网络建设能力和组织信任维系能力不足的问题,令“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保持了延承性,维护了组织发展。研究进一步认为,城市里的外来组织在原本的“单一型”乡土资本基础上拓展出“复合型”乡土资本更具现实可能性,这一过程中流动农民新的城乡身份得以塑造,有利于他们分别在城乡之间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执政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利益结构的单一整体性 ,呈现出利益单元的多元化、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和利益意识的觉醒。由此对执政党的高度认同、高度服从、高度信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方海茹  陆苗 《理论界》2004,(4):15-16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利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利益的最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利益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身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实现,二者是一个交叉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