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泽厚美学是20世纪后期处于中国美学主流地位的“实践论美学”的杰出代表。考察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对把握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进程和构建21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纵观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在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李泽厚实践论美学初步创建;80年代,随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论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不断深化;90年代,在“后实践美学”的批判中,李泽厚实践论美学步入反思期。  相似文献   

2.
3.
李泽厚的晚期美学思想发生了转向,在美学理论方面,他由早期的“自然人化”和“工具本体”转向了晚期的“人的自然化”和“情本体”;在思想史研究方面,李泽厚则提出了“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与“儒道互补”等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重要范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以杨春时为代表的后实践美学阵营依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泽厚晚期美学思想的矛盾性与缺陷性,从而引发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这便是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学热”浪潮之后掀起的第三次美学论争.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中趋于成熟与完善,同时,这场美学论争也促进了中国美学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美学包括认识论美学、主体性哲学美学和“情本体”美学3个部分。其思想来源复杂,早、中、后三期美学价值取向分岐较大,其中理论观点互相掺和甚至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李泽厚的关学思想往往融合在哲学和中国思想史研究之中。具体地说,李泽厚以马克思主义为支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家园,以康德和黑格尔为营养,构筑了他独具特色的关学理论形态。分析认为,尽管李泽厚美学思想比较庞杂,但是其主线仍是比较清晰的,即以主体性实践哲学为骨架和灵魂,通过“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美是自由的形式”、“积淀说”等命题或范畴的论述来建立起自己的实践关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1950年代,李泽厚将黑格尔的“理念”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进行了成功的嫁接,实现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化。1980年代他把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加以唯物化,以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这就是李泽厚的“移花接木”法。李泽厚哲学是工具论哲学,它是起点,也是贯穿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线索。中期李泽厚提出建立主体性哲学,后期又提出“情本体”。进一步强调了感性、偶然性和情欲论,但是,“情本体”和“工具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张力结构。因此,工具论在学理上桎梏了他学术发展的潜力,使之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为了突破这种理论上的尴尬局面,李泽厚把马克思主义与康德三大批判相互参照,用马克思的实践观和历史观来改造康德的先验主体性。李泽厚试图将“先验”变成“历史”,这历史不是黑格尔所言的“总体历史”,而是具有人类社会实践的具体历史。他同时要推翻两个哲学家,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导致李泽厚的“主体性”变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哲学概念。概念语义之间经常产生矛盾,相互抵触,貌似严密,实际上逻辑欠缜密。虽然他自己生造的词语很多,但还是掩饰不住内部体系的紊乱。  相似文献   

6.
李泽厚认为中国古典文化是“以乐为中心”的“乐感文化”,“乐感文化”有着西方“游戏说”、“快乐说”的影子;李泽厚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也来源于形式主义美学,他在其理论形成的后期提出了“度”的概念,主张用历史本体论反对任何精神心理实体的存在,这一思想的转变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有关.符号论美学中艺术不是个人情感的自我表现,而是作为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符号的“情感符号”理论也得到了李泽厚的重视,因而其实现了从群体性向个体性、必然性到偶然性、理性向感性的学术转向.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同样影响了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为理清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研究其治学方法及其理论根基,有必要对李泽厚吸收与采纳的各家各派的学说进行一番梳理和分析。分析认为,众多西方先哲和中国古代先贤的美学思想是李泽厚美学的思想根源,但这些思想又都经由李泽厚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成功的嫁接,这就是李泽厚所言的"创造性转换";在接受外来美学的过程中,李泽厚巧妙利用"误读"来满足建构自己理论的需要;借用外国美学时髦的名词术语,"克隆"出自己的美学体系,实现了外来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这是李泽厚美学的特色;李泽厚美学在西方哲学和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上形成了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美学、积淀说、心理本体论、实用理性、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情本体的乐感文化等内容复杂的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承继20世纪50-60年代“实践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李泽厚于20世纪70-80年代对其“实践论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被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用“外在自然的人化”和“美是自由的形式”来考察“美的本质”;用“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和“积淀说”来论述“美感”;用“从形象出发”和“三层面”来分析艺术.走向“充实和完善”的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不仅表征了20世纪中国美学“从介绍转向理论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也使得李泽厚本人成为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首要代表.  相似文献   

9.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性哲学来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性哲学来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期的李泽厚困其“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学观被称为“客观社会派”的代表人物。接着他进一步提出了“制造一使用工具”的“工具本体论”思想。后期的李泽厚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进一步提出“情本体”的美学观。前、中、后三期的李泽厚哲学美学观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但也不可抗拒地显示了其哲学本身的内在张力,透视了其美学观对经典文献阐释的有限性。从机械主义走向神秘主义,从群体抽象的人到个体具体的人,从深层历史学到深层心理学,李泽厚美学显得力不从心,逻辑混乱,有时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我国出现的三次美学热中,在第三次“美学热”中美学研究渗透广泛,流派叠出,予我国的美学 研究和美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意义深远。但人们在运用新方法进行研究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美学研究的 泛化,带来了一些庸欲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纪实美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之交,电影理论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争呜期”和“反思建构期”两个重要阶段。“第四代”“第五代”以及“第六代”(“新生代”)导演的创作分别在不同时期体现了纪实关学对于中国电影的渗透与影响。综合这两个阶段纪实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将其概括为四种研究视角和话语形态:电影基础关学范畴、电影现代思潮、中外影像传播理论、正面关注纪实美学的现象及理论等。这四种研究视角丰富了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理论体系,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泽厚美学理论研究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鉴于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往往融合在哲学、中国思想史研究之中,因而其关学思想显得颇为庞杂,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李泽厚五十年的关学历程。分析认为,尽管其关学思想比较庞杂,但是主线比较清晰:以主体性实践哲学为骨架和灵魂,通过“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美是自由的形式”、“积淀说”等命题或范畴的论述建立自己的实践美学体系:李泽厚以马克思主义为支撑,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家园,以康德和黑格尔为营养,构筑了他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5.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当代美学家李泽厚一生的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对李泽厚不同时期的关学著作做一番鸟瞰式的考察,分析其关学观中感性与理性、偶然与必然、个体与群体这些美学概念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张力结构。分析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李泽厚因其“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学观被称为“客观社会派”的代表人物;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他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一使用工具”的“工具本体论”思想;20世纪90年代的李泽厚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情本体”的关学观。分析结果表明,李泽厚前、中、后三期的美学观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从机械主义走向神秘主义,从群体抽象的人到个体具体的人,从深层历史学到深层心理学,后期的李泽厚力图摆脱早、中期对理性的过分的崇拜、对必然性的依赖,转向倡导个体的感性自由、张扬人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7.
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是 2 0世纪中国美学界自 5 0~ 60年代美学大讨论和 80年代“美学热”以来出现的又一次重要的理论争鸣。对此次论争的情况和意义的梳理是迫切而必须的。作者首先提出并论述了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理论资源 ,然后选取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两个典型代表——李泽厚和潘知常 ,以他们为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情况 ,在历史和逻辑的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它们由于与世界性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相呼应尚习 ,且向上接续了中国古典人学美学的这一脉传统而成为中国人学美学的两种当代形态 ,并在对话和互补中实现了历史性的汇流的结论。最后 ,作者初步指出了建构当代人学美学学科的可能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与阿伯拉尔都属于思想史上暗淡时期寥落的孤星.他们与现实的冲突,并非一种信仰和理念的冲突,而是思想内部进步与保守、弱小者与权势者的冲突,这就使得他们的命运更加富于悲剧色彩.比较他们的思想和命运,可以呈现出一个文化和思想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泽厚与邓正来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在当代中国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李泽厚讨论的主体性指的是人的主体性,而邓正来讨论的主体性指的是中国的主体性。从李泽厚“主体性的人”到邓正来“主体性的中国”的变迁意味着当代中国思想自我意识的恢复,这对重塑中国社会的价值与秩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典范符号,李泽厚“实践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是中西美学与文化艺术理论融汇、提炼的过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乃至现代西方文化理论成为这一美学体系的西学符号,“巫史”传统、实用理性以及“乐感文化”则成为李泽厚借鉴西学思想烛照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论产物,其化合中西、融会贯通的理论驾驭范式不仅成就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奇观,也引发了对美学与艺术理论延展的无尽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