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燕雯  陈静 《国际公关》2023,(22):67-69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征程,第一次把“文化自强”这四个字写入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并对文化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自立能力。本文对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蕴含进行了阐释,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梳理出如何以“六个必须坚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强才能实现,才能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生机。  相似文献   

2.
“科学文化自信”是一种基于科学文化的文化自信,提出这一概念旨在说明:科学文化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正是因为科学文化不断内化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成分,才使中国文化从自大走向自谦、自省,从自觉走向自信、自强。建构“科学文化自信”就是要把科学文化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程,自觉顺应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逻辑旨归,切实回应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诉求,实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双重功效。依据出场学的理论逻辑,即从“何为科学文化自信”“建构科学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如何建构科学文化自信”三个方面,构建“科学文化自信”的出场逻辑与路径,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与文化自信的相向研究,并在两者研究的交叉域探寻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新资源和提升文化自信的科学文化新进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国际化视野来看,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确立文化自信以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确立文化自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更要实现文化自强,树立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社会化,即使人民群众从对红色文化“知”的层次上升到“行”的深度,做到“知行合一”。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实践特质,决定了红色文化社会化有着特定的前提基础和价值目标。推动红色文化社会化既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目标,又有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的直接目标;既有推进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核心目标,又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目标。要实现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知行合一”,实现红色文化的社会化,需要在红色文化的产品质量、传播理念、传播制度、“知行”转化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正>一、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把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建成一个文化强国。这种理念形成,体现了党的文化自觉。自从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以来,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理念迅速传播开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铸就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和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展现出独特的、坚韧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态。坚实有力的文化自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归旨,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立辩证统一于一体,实现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深刻觉醒、坚定信念和独立自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发扬好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宝贵精神品格,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不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7.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文化自信教育是推进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文化自信与“纲要”课教学有其内在关联性,文化自信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的,而中国近现代史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纲要”课中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在教学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体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而且有利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沉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和“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厚根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强支撑,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以构建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直接关涉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发挥辅导员的“主体”“主动”“主力”“主责”优势,从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培育、文化自信能力塑造、文化自信知识教育、文化自信品格锻造、文化自信环境创建等方面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对繁荣我国科幻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任务。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科幻电影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要求发展科幻电影产业,彰显中国科幻电影“天道乃科技之本,民情为幻想之源,自强是艺术之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关键词,以浓缩的形式表达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繁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欲达目的.在三者关系中,文化自觉是前提,它既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又是文化建设实践的主要着力点.文化自觉的真义在于“自知”,“自知”的主要障碍往往源于某些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文化与经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四种关系上实现观念转变.这些观念的转变,既是文化自觉本身的要求和表现,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有的胸怀与境界.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第二个“相结合”论断的引申与支撑,既在静态上找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当代价值,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重大创新,又在动态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前提条件,指明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基础和文化资源。“高度契合”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新世界属性具有高度契合性。新时代新征程具备了再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两者最终又要归于理论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文化进入到全新发展的新高度,我们更要牢牢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了“人民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在列宁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通过文献介绍和文本翻译的方式传入中国,不断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接触、接受、认可、认同,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中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准则。以列宁及其文化著述在中国的传播为视角,爬梳列宁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人民文化观的介译,进一步彰显其在中国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道路、理论与临床自信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源于中医药辉煌的历史成就与顽强的生命力、源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源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源于中医药文化是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锋、源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要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提高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通过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在中西医文化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也是综合国力的另一种标志。全球化并非统一化,更非单一化。多元化是文化存在的根本形态,也是其发展的必然形态,更是其持续发展的必须形态。文化自觉是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动力来源,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类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互相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各国之间共性更多.在强势文化和强势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地方性和民族化更加强烈.全球化刺激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并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新形势要求我们利用全球化的技术支持,用全球化理论研究和观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以便中华文化与全球化时代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7.
杨煌 《中华魂》2012,(15):11-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就需要对文化的自觉、自信,这是前提和基础。没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就会沦为空谈。  相似文献   

18.
<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宁夏大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高等学校要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紧密交融,以高水平的人才为保障、高水平的科研为支撑,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并举,以立德树人、文化铸魂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立足于革命精神和当下建设,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不仅为青年教育指明了思想前进的方向,也为青年怎样实践“文化自信”规划了路径。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对开展新时代青年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即:引导青年学习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青年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青年彰显和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国思维.国际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跨越文化不自信之“坎”树立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