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学术界对文化研究的热潮持续高涨。研究河北文化,认识河北文化的现状和特点,准确为河北文化定位,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发展河北文化,进而更好地为河北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一是要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同时,并且更重要的是要文化创新和发展。要把文化保护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河北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共同构成了传媒网络,在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各类传媒在文化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面对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任务,河北的传媒要生产更多的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精品,把河北的文化传播出去,为文化大省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其含义就是要打破过去视传统文化为零散的、被后人随意选择的各种观念的大杂烩的做法,而将其提升为一种整体的、可传承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把传统的燕赵文化划分为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不同的传承体系.本组讨论旨在对这三种文化的特色、内容、影响等进行概括定性,梳理出其各自的脉络和走向,使之以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的方式呈现于世.研究、总结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方法和目的上讲都是要将混沌的历史和文化清晰化、明朗化,通过勾勒历史的逻辑和线条,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过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对以往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提升,使以往的研究凝聚成为真正的思想文化研究成果中的网上纽结,使以往的经验型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河北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河北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其含义就是要打破过去视传统文化为零散的、被后人随意选择的各种观念的大杂烩的做法,而将其提升为一种整体的、可传承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把传统的燕赵文化划分为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不同的传承体系.本组讨论旨在对这三种文化的特色、内容、影响等进行概括定性,梳理出其各自的脉络和走向,使之以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的方式呈现于世.研究、总结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方法和目的上讲都是要将混沌的历史和文化清晰化、明朗化,通过勾勒历史的逻辑和线条,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过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对以往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提升,使以往的研究凝聚成为真正的思想文化研究成果中的网上纽结,使以往的经验型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河北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河北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其含义就是要打破过去视传统文化为零散的、被后人随意选择的各种观念的大杂烩的做法,而将其提升为一种整体的、可传承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把传统的燕赵文化划分为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不同的传承体系.本组讨论旨在对这三种文化的特色、内容、影响等进行概括定性,梳理出其各自的脉络和走向,使之以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的方式呈现于世.研究、总结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方法和目的上讲都是要将混沌的历史和文化清晰化、明朗化,通过勾勒历史的逻辑和线条,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过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对以往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提升,使以往的研究凝聚成为真正的思想文化研究成果中的网上纽结,使以往的经验型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河北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河北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面准确地认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现实状况,是提高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性工作.这组专题讨论中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葛永红等人认为,河北省应当加强国际交流,整合媒体资源,进而打造自己的文化吸引力.赵学琳提出,河北要尽快制定文化传播的发展战略,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孙爱霞等人认为,提高河北区域软实力是一个关系社会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区域发展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河北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准确地认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现实状况,是提高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性工作.这组专题讨论中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葛永红等人认为,河北省应当加强国际交流,整合媒体资源,进而打造自己的文化吸引力.赵学琳提出,河北要尽快制定文化传播的发展战略,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孙爱霞等人认为,提高河北区域软实力是一个关系社会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区域发展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准确地认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现实状况,是提高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性工作.这组专题讨论中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葛永红等人认为,河北省应当加强国际交流,整合媒体资源,进而打造自己的文化吸引力.赵学琳提出,河北要尽快制定文化传播的发展战略,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孙爱霞等人认为,提高河北区域软实力是一个关系社会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区域发展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活跃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发展,使燕赵文化的古韵展现当代价值,使当代精神风貌的核心融入农民心灵,必须加强河北文化研究,挖掘丰厚的河北传统文化、找寻河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河北经济资源可谓丰饶富足,区位可谓得天独厚,地域文化传统可谓渊深流长,经济实力较之其他省域亦非等闲,然何以迄今其经济社会发展只能望东部发达地区之背项?创新文化不张、创新能力不足怕是难辞其咎的,而制约其创新能力成长的一个至为要紧的因素是此地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对社会的广泛侵蚀和影响.因此,河北创新文化建设应首先以革除"官本位"为着力点,开出"创新型河北"的新进境.  相似文献   

11.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文化建设方面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产业,而且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使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中开发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推动经济的发展.发展县域文化生产力,当前最重要的要搞好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政策创新和品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非常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部门为保护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现有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要保护好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进而使之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必须创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河北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共同构成了传媒网络,在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各类传媒在文化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扣差距。面对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任务,河北的传媒要生产更多的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精品,把河北的文化传播出去,为文化大省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河北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底蕴,对地域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陈诉河北高校建设的现状,结合河北文化的特点阐述了我省高校应加强对本土文化的总结和创新,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对于民间的文化研究,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将理论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相结合,使高校成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极为重视文化建设,于2012年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方针,着力打造“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甘肃的文化宣传研究和传承、创新建设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文化要素应该重视:一、是以伏羲文化、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二是先周文化;三是早秦文化;四是丝绸之路文化;五是氐羌文化.我们要从整体性、系统性、源头性的角度对甘肃历史文化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做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工作,在内容上要覆盖自然生态文化、自然科学文化、建筑景观文化、历史资源文化、影视表演文化、休闲疗养文化.在工作的推动上,要主抓文明创建,文化资源的保护、登记和整理,旅游景区布展陈列,旅游景区文艺表演.在改革与创新上,要明确定位、提升档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做出效益来.  相似文献   

18.
林小棉 《南方论刊》2012,(12):100-101
茂名市蕴藏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对民间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如何改革和创新民间艺术问题,提出了要成立专门机构抓,要整理、挖掘和保护,同时,更要改革创新和开展丰富的活动,让民间艺术更好地为繁荣茂名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段超 《江汉论坛》2005,(11):135-139
湖北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传统丧葬舞蹈"跳丧舞"转换为现代健身舞蹈"巴山舞",融会多种民族舞蹈而成的清江舞、土家族婚俗剧<土里巴人>、山歌创新、"女儿会"的变迁等,都是文化创新的成功实例.透过湖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我们认为,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要注意把握好六点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是文化创新的前提;二是努力探讨新形势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三是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吸收现代进步文化因素,打造文化精品;四是必须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五是建立文化创新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人口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人口文化的浓厚氛围。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研究人口文化建设时,选择河北省人口参数进行人口文化建设实证研究与分析。当前河北的人口文化建设模式还存在问题,这项工程在农村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和困境。因而,符合河北农村地区人口文化建设要求的科学道路,是一条包含了主流新型人口文化、民族人口文化和传统地域性人口文化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互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